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78章 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丁晓莉准备的十分充分,准备了两套备选方案。

    一套是,张一峰只出一半的价钱,就可以获得高桥山渡口的使用权,另外一半,算高桥山作入股,但只享受监督和分红的权力,不参与具体的经营和管理。

    条件虽然不错,但这个监督,要求可不低。

    不仅要在财务和运营管理等部门进行监督,还要求设立党支部,统一管理。

    另外一套是,将高桥山渡口,以市场价卖给张一峰,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评估,谁也不吃亏。

    而后,双方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价格基础上,进行具体洽谈。

    张一峰想也不想就选择了第二套。

    比起少掏钱,他更看重一次性解决问题,否则,多出来那么多岗位,难保以后不会出现问题。

    虽然他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但也怕被薅羊毛,而且,一个内部不能统一的企业,很难有好的发展。

    除此之外,如果高桥山参与进来,日后渡口与将军峪的合作,在利益分配上,也容易产生矛盾。

    丁晓莉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会选择第二套方案。”

    不想给张一峰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又解释道:“第一套方案,并非我们本意,是县里制定的,原因嘛,呵呵,我不说你也应该清楚。”

    但这话刚说完,又问道:“你不再考虑一下?第一套方案,优惠力度可不小。”

    张一峰摇了摇头,拒绝道:“不必了,我相信比起个别人员的安置,镇里更需要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

    丁晓莉点了点头,附和道:“确实,我和徐书记,都看好第二套方案。”

    张一峰惊讶道:“徐伟也看好第二套方案?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丁晓莉尴尬的笑了笑,其中详情,并未对张一峰解释,而是又与张一峰沟通起,保留人员的问题。

    “一峰,渡口这些员工中,你能留下多少人,能不能先给我交个底?”

    张一峰想了一下,还是没法给她确切的说法。

    “丁镇长,不瞒你说,我需要的人不少,驾驶员、维修人员、售票人员,包括部分后勤人员,都是我需要的,但对于现今渡口人员的工作态度,我还需要深入了解一下才能做决定。”

    紧接着又补充道:“但我更倾向于普通工作人员,管理层,你们还是及早安排,我会面向社会招聘。”

    丁晓莉苦笑道:“一峰,你是不是对我们有误解呀,管理层,也不全是人浮于事,还是有不少实干家的。”

    “我对你们没有看法,但我却不认同你们的经营管理模式,既然渡口从集体企业变成了私人企业,自然要按照市场规则来,你们那一套,怕是不太符合需求。”

    “你这么说,我不反对,但我建议你还是深入了解一下,再做决定。”

    紧接着,又提醒道:“一峰,你收购这渡口,肯定是用作旅游以及配套设施的开发,这土地的使用年限,只有四十年,届时,如果你想继续使用,需要续缴一定的费用,否则,土地将被回收,包括上面的房屋、设施等。”

    张一峰点了点头,“没问题。”

    “好,那评估机构,你来找,还是我们找?”

    张一峰想了一下,建议道:“各找一个吧,既然要公平,那就不如彻底点,毕竟,你们不希望挂上贱卖集体资产的名头,我也没想过侵吞集体资产,这样一来,也不怕日后有人拿这个来说事儿。”

    丁晓莉觉得这样有些浪费,但张一峰都这么说了,她也没反对。

    又敲定了评估机构入场的时间,便准备回去将情况汇报给徐书记。

    临走前,丁晓莉再次建议道:“一峰,我还是建议你深入了解一下高桥山渡口的员工情况,包括那些管理岗位,有些人,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哎,你自己看着办吧。”

    张一峰想送她,被丁晓莉拒绝了。

    如今往来村里和村口的马车十分方便,用不着他折腾这一趟。

    送了丁晓莉上了马车,张一峰想了一下,还是打算找人了解一下渡口的人员情况。

    从丁晓莉的态度能看出,好像真有些不错的。

    想想也能理解,哪怕是集体企业也需要生存,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人浮于事。

    先是去村委会找了陈明山和李茂堂,让他们打听一下,村里谁家的亲友有在渡口上班的,又电话联系了孙新宇,让他也帮忙找人打听一下。

    毕竟,有个熟悉流程和情况的当地管理层,管理起来,也要方便的多。

    至于第三方评估机构,这个不难,张一峰直接找了一家省内信誉不错的。

    见顾言溪她们还没回来,张一峰便找了过去。

    顾言溪惊讶道:“这么快就谈完了?”

    张一峰解释道:“就是说了个大体的意向,具体洽谈,还要在评估机构评估过后才能进行。”

    顾言溪听了,也没再多问,对于张一峰生意上的事情,她一般都不怎么掺和。

    冯禹晴倒是有些好奇,问道:“一峰哥,你准备进军房地产了?”

    “房地产?不是,买渡口,就是为了完善将军峪旅游的配套设施,我对盖楼可没什么兴趣。”

    冯禹晴撇了撇嘴,“笨,找个关系,向银行贷点款,盖几栋居民楼,提前卖出去,再在从业主手中租回来,盖好后再租给游客,不仅用不了多少成本,还能多几十年的使用时间,多赚不少。”

    张一峰惊讶道:“你们以前接触过的开发商,都这么干的?万一要是赔了,或者是烂尾了呢?”

    “反正你又没花多少钱,赔了或者烂尾了,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说的轻巧,银行赚了利息,开发商没掏多少钱,万一亏了,坑的都是买房的老百姓,这种事儿我可干不出来。”

    冯禹晴解释道:“这叫杠杆,以最少的资金办最大的事儿,对地方而言,你带动了劳动就业和地方经济,盘活了上下游产业,对你呢,掏最少的钱,赚更多的利润,何乐而不为?”

    张一峰对这套论理没兴趣,虽然这样可以极大的降低资金成本,但他作为曾经的普通百姓,对于这一套,还是很反感。

    也许,他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