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7章 简体字、拼音
    想起即将而来的东征,杨烜叮嘱何寅道:“黑旗军已经打下了镇安、思恩、泗城三府,不久还将有大动作。打天下易,守天下难。若要治理、建设天下,更是难上加难。

    “黑旗军打下这么多的地盘,如果守不好,如果治理不好,反而会成为军政府的包袱。如何守天下,如何治理天下,关键在于人才,关键在于快速培养足够多的干部。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现在我们使用干部,主要从黑旗军中选拔人才,其次便是招纳外地的洋务人才,再就是留用各种旧官僚、地方豪强。这并非长远之计。

    “黑旗军出身的干部,受过长期的教育、历练,使用起来相对比较放心。外地的洋务人才、旧官僚、地方豪强,想法各异,就不如黑旗军出身的干部。

    “从长远了看,我们必须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尤其要依靠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各级学堂,特别是暨南大学堂,要担负起普及教育、培养人才的重任。”

    何寅深感责任重大,对道:“大元帅请放心,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大元帅的期望。”

    黑旗军不断攻城略地,军政府也急需各类人才。按规划,暨南大学堂学制三年,除此之外,还设有许多速成班,大多以一年期甚至六个月短期培训为主。这些速成班的学员,多由黑旗军、军政府选送过来。

    目前是军政府状态,一切以军政需求为主。这些学生从大学堂毕业后,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学堂的安排,被分配到黑旗军、军政府、企业、学校里任职。

    即便如此,军政府治下人口缺口依然很大。现代政府的组织能力更强,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官吏,可以从有限的社会资源中汲取更多的力量。

    杨烜志在建设现代政府组织,志在开展近代事业,迫切需要大量受过教育的人才。

    与之相反,满清是个小农社会,官位编制很少,每个州县只有“知县”、“县丞”、“典簿”等区区三四个“正式编制”。

    官员之外,则为数量众多的胥吏。譬如广西的州县,一县可有一上千个胥吏。胥吏升迁无望,没有名望,也就不要颜面了,铁了心要弄钱。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官员不懂实际政务,极度依赖胥吏办理政务,这是满清吏治恶化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军政府亦得到了传统旧官吏的支持。

    军政府要建设现代政府,创办警察、邮政、税务等系统,由此也创造了更多的官职。旧式胥吏表现得好,亦可成为军政府的官员。旧官员表现得好,亦可升迁至领导岗位。

    这相当于是做大了蛋糕,使更多人可以分食到更多的蛋糕。由此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获得更为广泛的支持。

    不过,在杨烜看来,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最关键的还要靠教育。

    教育的首要问题,又是扫除文盲。

    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学习起来比较艰涩,这在客观上并不利于教育的普及。

    早在民国时,国人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当时很多激进派学者,都主张废除汉字,改用西式罗马字母。譬如,鲁迅先生就说过:m.166xs.cc

    “汉字不灭,中国必亡!汉字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最简单易学的文字,应当是拼音文字,譬如英文、日文、拉丁文。

    塔读@^>

    “我们要大兴教育,首先就要扫除文盲,要普及教育,让资质愚钝的人也能迅速掌握文字。

    “但繁体字过于艰深,普通人学起来太吃力,耗时太长。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当权者刻意为之,使少数人垄断识字的权利,便于他们实施愚民政策。

    “简体字并非我杨烜的独创,而是古已有之。古人亦常常使用简体字,但在正式文件中,都使用繁体字。

    “我们军政府主张为民谋利,就要简化汉字,方便人民学习。从此之后,识读汉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每个普通公民的权利。”

    话说到这个份上,何寅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坚决执行杨烜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