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蒙古士卒撤离,孙传庭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大兴堡。
在留下一部分驻守之后,孙传庭没有丝毫停留,直奔锦州城而去。
作为关宁锦防线的起点,锦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如果你在地图上看的话,那你就能发现,整个关宁锦防线,在地图上就好像是一根狭长的手指一样。
建奴若想入关进入大明,除非是绕道走蒙古,不然的话,只能走锦州,过宁远,然后再通过山海关。
而锦州,正是这个关宁锦防线的起点,只要能守住锦州,那就相当于在建奴的面前设立了一道钢铁般的屏障。
若不是因为蒙古投向建奴,导致建奴可以从蒙古绕道进入大明,建奴的士卒,根本就进不去大明半步。
现在,建州已经在眼前,眼看着收复锦州在望,就连孙传庭这么沉稳的性子,也忍不住有些许激动。
面对着孙传庭的大军进逼,济尔哈朗也没有闲着,他在沿途派出骑兵,并设下伏兵,想要利用地形优势,消灭一些明军的士卒。
结果孙传庭丝毫不为所动,整个行军风格就一个字,那就是稳!
不贪功,不冒进,谁敢不听号令贪功冒进,哪怕是立功了也是军法从事。
孙传庭就这样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打定主意要直接平推建奴了。
毕竟,真正的名将,都知道善用自己的优势。
明明可以用优势平推,还非得用什么奇谋险计,那不是名将,那是脑瘫。
征战了半生的孙传庭自然不会做那种蠢事,一路之上稳扎稳打的推进到了锦宁城下,丝毫没给济尔哈朗一点机会。
眼看着孙传庭大军兵临城下,知道没有什么机会的索性直接死守锦州城。
吸取了塔山堡经验的济尔哈朗,索性直接封死了城门,而且在城墙上布置了重兵,严防死守。
济尔哈朗相信,就算明军的火力再强,只要他们进不来锦州城,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至于明军的火炮,大不了等明军开炮的时候,把士卒撤下去,等明军攻城的时候,再把人调上来。
锦州城的八旗士卒都知道,此战守不住,大清就完了,所以就算明军的大炮威力再大,八旗士卒都不会畏惧的,只要能把明军挡在城外,锦州城就不会有失。
只是很可惜,济尔哈朗还是太过于火药的威力了。
孙传庭在让人炸开城门之后,发现城门里已经被各种障碍给堵死了之后,索性也不管城门了,直接开始让人用大量的火药开始挑选一段城墙的薄弱处,开始炸城墙。
等把城墙炸开之后,孙传庭也不着急强攻,直接让士卒就堵着被炸开的城墙缺口,谁敢守这个口子,就直接射杀谁。
大明的火器,最大的优势就是射程和射速,如今建奴的士卒,跟之前洪承畴手下毫无战意的汉八旗士卒不同,他们明显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在守城。
此刻就算杀进去了,他们也不会像洪承畴一样投降,到时候跟他们打巷战,无疑是抛弃自己的长处,去跟建奴硬碰硬,孙传庭才不做这种亏本的生意。
所以他就盯着这个被炸出来的缺口,建奴要是守,他就用这缺口来击杀建奴的士卒。
而若是建奴敢不守,那他就直接占据这段缺口,从而攻占城墙,到时候建奴的损失无疑更大。
所以在打开这个缺口之后,原本攻城方的孙传庭就彻底掌握了主动,让守城的济尔哈朗和皇太两人变得有些进退两难,只能一边找东西把城墙缺口给堵,一边用人命来挡住明军攻占这个缺口。
但缺口这个东西,孙传庭能炸开一次,就能炸开第二次。
所以,在建奴几乎是用血肉把那个缺口给堵上之后,孙传庭便又重新炸了个缺口,而且还是连炸两个。
这套操作搞下来,济尔哈朗心态都崩了。
但问题是,孙传庭之所以不想入城打巷战,那是因为不想伤亡太大,所以才不着急进攻。
可他要是把孙传庭放进来打巷战,那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伤亡的事了,而是整个锦州城到时候都得丢。
用明军的伤亡,来换整个锦州城,济尔哈朗肯定是不会干的,所以即使明知道孙传庭是在一点一点的放他的血,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让人继续用命堵上去。
毕竟,被放血,他还能默默等待转机,期待有翻盘的可能。
但若是放人进来,那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因此济尔哈朗一边在用士卒的性命死守孙传庭炸出来的缺口,一边派人给皇太极送信。
只是虽然支撑的很艰难,但他却并没有在心中跟皇太极求援,反而是在信中用无比郑重的语气,再三的警告皇太极,千万千万不要派援兵过来。
如今他们仗着城池之利守城还勉强能支撑一段时间,可若是野战的话,跟大明军队遭遇之后,那根本就是被碾压。
所以孙传庭此时肯定已经布好了伏兵,就等着皇太极派援兵呢。
若是皇太极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贸然派援兵前来,那恐怕是有多少死多少。
所以济尔哈朗写的这封信,除了告诉大明如今的火力情况之外,就是要让皇太极不要派援兵过来,让他按兵不动,静待时机。
在开战之前,皇太极就做过最坏的打算,所以在锦州城内,并不缺粮草。
因此,济尔哈朗现在的打算那就是用城内充足的粮草,跟孙传庭耗下去。
他们大清再加上蒙古的士卒组成的先锋军,在锦州城足有二十多万,他并不怕死人。
再加上他这几天,已经观察清楚了,可能是因为这种火铳威力太强了,明军居然给绝大多数的士卒都配备上了那种火铳。
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这种射程极远的火铳,都可以碾压别的兵种。
可问题的关键是,火铳是用火药的,而火药这个东西,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它怕水!
所以,济尔哈朗咬紧牙关,任由孙传庭一点一点蚕食他的军队,就在等一个机会。
或者,确切的说,他在等一场大雨!
如今已经是快到五月份了,而六七月份,正是关外的雨季。
所以,济尔哈朗只需要再坚持一两个月,等到一场大暴雨的降临,他就可以发起反攻了。
而孙传庭不知道是没有察觉到济尔哈朗的意图,还是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是不紧不慢的在攻城。
只是因为济尔哈朗在锦州城内只是固守不出,所以孙传庭并没有让所有的大军都干耗在锦州城内,而是让一部分大军绕过了锦州城,在锦州城之后的几处险要之地驻扎,似乎在埋伏什么人一样。
就在这种僵持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两个月,来到了七月份。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锦州城足足阵亡了近八万人,建奴派来的先锋军,可以说是几乎被打残了。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传庭依旧没有着急下令强攻锦州城,似乎在等待什么似的。
除此之外,因为后方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建奴根本就影响不到大明的补给线,所以大明的后勤物资,在这两个月之内,源源不断的被运过来。
在这些物资里面,除了粮草之外,最多的就是一个个用油纸包好的小箱子。
这些小箱子,数量极多,在被运送到孙传庭的军营中之后,就被直接秘密给下面的将士们发了下去。
至于箱子里装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因为孙传庭下了严令,未得命令私自开箱者,杀无赦。
以军中连坐法的严酷,根本就没有人敢罔顾孙传庭的军令,就算有些奸细不顾性命,强行打开箱子,也只看到了一些黄橙橙好似步枪子弹一样的东西,具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并没有人能猜出来。
……
似乎是因为天灾的影响,今年的雨季来的要稍微晚一些。
苦等了两个多月的济尔哈朗,终于看到了一点下雨的迹象。
看着天上好似要压下来一般的黑云,济尔哈朗蠕动了几下干裂的不成样子的嘴唇,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发出了一阵歇斯底里的狂笑,好似疯了一般。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大概是济尔哈朗这辈子最难熬的时光。
孙传庭围而不攻,每天就等着他派人去送死,而他若不派,那孙传庭就会抢占那些缺口,给他造成更大的伤亡,逼得他只能不惜伤亡,再把本就没有打算占领这缺口的孙传庭,给重新赶下去。
在刚开始的时候还好一点,凭借着他的威望,那些士卒就算明知是九死一生,也会冲上缺口,用血肉之躯挡住孙传统的攻势。
可随着时间流逝,等到人死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他的威望和督战队很明显就有些不好使了。
那些士卒开始厌战,开始恐惧死亡,甚至开始了哗变和溃逃。
单单是七月这半个月的时间,督战队就弹压了近二十次小规模哗变,平均下来几乎是每天都要发生一次了。
济尔哈朗这段时间愁的几乎是一天都没怎么睡过,若是再等几天不下雨的话,就算是军队不造反,他的身体也扛不住了。
不过还好,现在终于下雨了,他的煎熬算是彻底到头了。
“多尔衮,清理城门,整军备战,若是入夜之前这场雨可以下下来,那我们就出城夜袭明军。”
因为孙传庭只顾着炸毁城墙,根本就不管城门,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济尔哈朗已经悄悄的将城门处障碍清理的差不多了,为的就是能在下雨之后,可以即使出城袭击。
等到多尔衮领命下去之后,济尔哈朗并没有休息,反而是神情严肃的来到了城墙之上。
他知道火铳不能见水,孙传庭肯定也知道。
此刻眼看着要下大雨了,在他看来孙传庭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发起最后一次攻势的。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把孙传庭这波攻势给拦下来。
只要能把孙传庭这波攻势给拦下来,那此战他大清就胜了一半,至于另一半嘛……
济尔哈朗抬头看向了东方,看到这场雨,想来皇太极应该也已经要出兵了吧。
只要等皇太极的主力大军到了,那这场仗,就没有悬念了。
“孙传庭,大明最后的中流砥柱,也不过如此。”
“此战,将你留下来,我倒要看看你大明还能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