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五章 下步计划
    东海朐县,糜家。

    此刻,糜家大厅里高朋满座。此刻,只见堂中众人每人一个案几,上面放满了酒肉,大家都在大口喝酒吃肉,高声交谈。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和不易,感叹着相逢的喜悦。

    正中间端坐着的一人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双耳垂肩,双手过膝,谈笑间顾盼自若,彬彬有礼。场上无论何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没错,这就是刘备刘玄德,此刻他们所有人都已经赶到了糜竺老家:东海朐县。

    在坐众人,中间为刘备刘玄德,左边为徐庶徐元直,糜竺糜子仲,孙乾孙公祐,右边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另外还有周仓,裴元绍,刘辟,龚都,糜芳。大家边吃边聊。

    刘备说道:“这次大家都辛苦了,今天一定要不醉无归,都不要客气。”

    “是,主公。”

    “谢主公。”

    下面顿时七嘴八舌的答道。

    徐庶说道:“我们这次能如此顺利到达这朐县,子仲兄居功至伟。要不是糜家一路上的关系到位,我们少不得一番苦战。”

    糜竺笑道:“军师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一些小道而已。”

    刘备接着说道:“子仲太过谦虚了,这个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小道就可以包括的,里面涉及的关系纷繁复杂。”

    张飞这个大嗓门也说道:“是啊,子仲,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这谁也抢不去。就是可惜了这一路,我都没好好打一仗,搞得我一路上精神紧张,连酒都不敢喝。这次好了,到地方了,我得好好喝一杯。”

    裴元绍也说道:“三将军说的对,这路上过得甚是辛苦,这嘴里都快淡出鸟粪味了,总算可以好好喝一场了。三将军,我敬你。”

    “好的,老裴。我们干了。可惜,路兄弟不是和我们一起走的,要不然肯定能吃到不少好东西,路兄弟那个嘴啊,可叼了,一般的东西他不吃,他可是跟他师父学了很多手艺,真是佩服子龙和宪和,这一路上跟着有方,得吃到多少好东西啊。”

    徐庶说道:“翼德此言差矣。有方他们是去救人的,而且人数太少,我可是一直担心他们此行能不能安全回来。”<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张飞继续道:“军师你放心好了,就有方那个脑子,还有子龙的武艺,救人绝对没问题的。说不定他们此刻都已经完成任务了吧。”

    刘备这时说:“算算时间的话,他们此时也应该已经完成任务了,就是不知道有方,宪和和子龙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我真是有些担心他们,他们什么时候能和我们会合。”

    徐庶说道:“主公,现在我们说这些有些早了,我觉得,就算有方救人成功,也不会再赶回来和我们会合。”

    刘备说道:“军师此言何意?”

    徐庶指着堂前墙上一副地图继续说道:“主公请看,我们在这里,而邺城在这里,他们救人之后如果再赶回来,路程太长,而且特别容易遭到追击。所以他们应该是往北去,直接沿着山路穿过冀州,直达幽州。所以我们也要考虑一下,下一步计划了。”

    刘备说:“那军师以为我们此行出海,到哪里登陆呢?”

    徐庶接着说:“主公,这些时间我一直在看幽州的地形,经过我研究之后发现,这里是我们最好的登陆地点。”

    说完徐庶手指着这个位置,大家都看过来。只见徐庶所指位置有两个字:沽上。

    究竟什么是“沽”?

    古时海河一带的居民以打鱼、割草、熬盐、贩盐为生,收税的官员很少来到这里。到了汉朝,这里已变成人烟稠密、繁荣、富庶之地。朝廷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征收盐税,就在当时渤海郡章武县的大直沽设置盐官署,钦命盐官长坐收盐税。那时实行包税制度,超征部分,全归盐官长自有。盐官长带的千余兵卒,分驻沽水两岸,海河上下。不分盐户、渔民或种地、割草的人普遍受到勒索、威逼,甚至坐监狱或被打死。不义之财发不得。有一年盐官长突然得了大病,背上长了个碗大的疗疮,疼得钻心。侍卫们又是求医问药、又是请术士巫婆设坛作法,也不见好转。一天夜里盐官长做梦:他被两个公差抓进一座宫殿里,金甲カ士踢得他跪倒在地。只见殿上坐着一位白胡子老人,手持大锤,怒容满面。老人说:“我乃古水真君,自从来到这里,万民康乐。想不到,你这贼子敢逞淫威残害生灵,罪大恶极!”盐官长狡辩,老人举锤便朝盐官长背上疮口打去。疼得盐官长求饶。第二天夜里,盐官长又做同样受审的梦、因他打死、逼死的百姓数千,要把他斩首,吓得盐官长哭叫惊醒。

    侍卫们请术士来给盐官长圆梦。术士说:“古水二字合为沽字,古水真君乃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宽恕,只有祈祷悔罪。”盐官长忙问:“如何悔罪?”术士想了想说:“免除沽水一带捐税服役,叫百姓安生,神人自会宽恕。”盐官长忙点头称是,马上吩咐差役,供起古水真君牌位,早晚焚香拜祝。又贴出告示,沽水两岸的村庄和以“沽”为名的村庄定为免税区。告示一出,被豁免的村庄当然高兴。其它村圧,一听说叫“沽”的村子可以免税,也一阵风似的把村名改成了“沽”纷纷呈报,请求免税。不到一年,呈报备案的竟达80多沽。据说当时不论肩挑、船载的任何物资,只要插上某某沽的白旗,就能畅通无阻。盐官长一看,叫沽的村圧太多,如果都改为沽,税收就没有了,才又出了一张告示,再不许以沽取村名。

    后来这些带有沽的村庄,有的成了市区,有的与其它村庄合并,改名,也就难以说清有多少沽了。然而天津的别名“津沽”、“沽上”还常有人沿用。“寻芳步步踏青来,柳外何人筑钓台?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的《即景》,描写出了天津秀美的景色。二百多年前的天津野景,当然已不复存在。但用“七十二沽”来为天津河水汇流的沿岸风光命名,却流传至。

    这个沽上,就是现在的天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