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四章:想找门路
    父子两人各自回了屋子。

    林业换下身上的衣服,在屋子里用毛巾将身子擦拭了一下,换上干净的短袖,这才上了炕。

    外面的雨声喧嚣着。

    “刚才看你跟咱爹坐门口,聊什么呢?”沈安茹问道。

    “聊盖房子的事呢。”林业笑着说道:“今天一下雨,不知道谁家的院墙塌了,动静可不小,爹让我明天过去帮帮忙,给人家修墙,顺便我就提出了盖新房的事。”

    “就咱们家那院墙,入了夏,再下几场雨,估计也坚持不住,咱家靠着南墙还有个棚子呢,这要是倒了,更麻烦。”林业说道:“明天修完了墙之后,我就去队里申请一块盖房子的地,就咱们家东边这一块,平整出来,盖新房子。”

    “至于南院墙,等忙过这阵,我再拾掇拾掇,熬过这个夏天就没啥事了。”

    两人躺在炕上,孩子睡在最里面,林业拿起蒲扇,给娘俩轻轻的煽动着。

    次日早上,外面天色大亮,但是雨依旧没有停下的意思。

    吃早饭,一家人坐在饭桌旁。

    “这雨下的也不知道好不好。”林德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林业好奇。

    “再过半月,就得收小麦了。”林德说道:“要是赶上赶上天不好的话,可就有麻烦了。”

    “这雨啊,要是早一点或者晚一点倒还好了。”

    外面的雨,一直下到中午,这才渐渐的变小,而后停下。

    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也是湿润的,林业穿着拖鞋出了门。

    先去看看昨天下雨的时候谁家的院墙倒了。

    听动静,离着家里可不远。

    往前边街上走了一趟,发现李二伯家的院墙倒了,散乱的石块就塌在墙根下,也有石块零零散散的摔出去老远。

    不过,显然这天气是修不了院墙了,得出了太阳,等地面泥土啥的都干燥了。

    也快,出太阳一两天就行。

    走在道上,村子里是安静的,不绝于耳的是青蛙的叫声。

    呱呱呱呱~~歇斯底里的叫唤。

    树上的知了也不甘落后,仿佛要与青蛙争个高下。

    林业不由得感慨,这时候的生态环境就是好啊。

    以后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市里,想听个蛤蟆叫都听不着。

    村子里有小孩出来了,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了一起,然后举着竹竿打算去粘知了。

    林业对知了没兴趣,他知道油炸知了好吃,但是太丑了,他下不去嘴。

    他有兴趣的事知了壳。

    夏天的时候,知了从地底下爬到树上,蝉蜕之后,壳就留在了树上。

    就是这些知了壳,也是一味中药,主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孕妇不能用。

    林业回家的路上,在考虑要不要跟村子里的小孩收点。

    回家之后,林业在院子里用井水把自己的拖鞋冲洗干净。

    “打听清楚了?”林德看向林业。

    “前边李二伯家的院墙倒了。”林业说道:“不过,这天气这样,也不能修,估计得等等了。”

    村委大队的院子离着林业家也不说近,看这天气,虽然雨停了,但是也没有放晴的意思,林业就赶紧回家了没去大队里,他怕淋在半路上。

    因为上午下雨,大多数人都滞留在了家里,正好也趁着这个空档,收拾收拾家里的事情。

    二叔林麻子没出去摆摊修自行车,二婶也没去下地。

    三叔还是去干活了,他是木工,在屋子里也有他能干的活。

    中午,林长征回了家。

    还没坐下呢,徐霞就拉着林长征说话。

    “怎么了?跟偷了人家东西似的。”林长征问道。

    徐霞的表情有点神秘。

    “怎么了,林伟去了县服装厂上班,这事儿你知道不?”徐霞问道。

    “知道啊,他原先在镇上干活,我是个木工,跟他们作坊经常联络,他不干了我就知道了。”林长征说道。

    “你知道你不早说!”徐霞说道。

    “早说怎么了?”林长征不解。

    “我就想啊,林伟本来干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能进了服装厂了呢?这服装厂可跟镇上的那活不一样,挣得多,待遇好,多少人挤破了脑袋都进不去,他是怎么进去的?”徐霞问道。

    “我哪儿知道。”林长征双手一摊。m.166xs.cc

    他可是什么都不知道。

    “问你啥你啥都不知道,你能知道个啥!”徐霞不满的说道:“你就不能打听打听?要是有门路,给咱们家小明也安排进去,那后半辈子,就吃喝不愁了。”

    “小明现在还学习呢。”林长征说道。

    “现在是在村子里学习,他上学,上午上学,下午下地干活,跟咱们这些挣工分的有什么两样?”徐霞说道:“那些上了学的,都不一定能进得了服装厂。”

    现在的大环境就是,上头要建设农村,学校也响应号召,一天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全都去地里干活了。

    可想而知,村子里的孩子就算是上学,学习方面是个什么样子。

    大多数孩子,小学毕业就开始干活了,家里条件不好的,甚至连小学都不让上。

    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也是上了初中,初中上完了,还是不学习了,下地干活。

    所以,村子里大部分孩子是小学毕业,一部分孩子是初中毕业。

    像林业这样走出去的,就只有他一个。

    村子里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都是学校毕业之后,被安排插队下来的。

    村子里的人一看,连在外面读书的文化人,毕业之后都是到乡下种地,那他们还干啥费那么大的劲让孩子学习?

    还不如早干活呢,还能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

    “所以说啊,这件事你上心点,给帮着打听打听,如果有门路,咱们送送礼,说不定就能成呢?”徐霞拉着林长征说道。

    林长征想了想,也的确是这么一回事,反正打听打听这事儿也无妨。

    “行,我想办法打听打听,但是如果没路子,你也就别折腾了。”林长征说道。

    “我这是为了咱们儿子好。”徐霞说道:“实在不行,你问问你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