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二章 生姜
    “叔叔婶子们,谁家有酸笋,可以拿来卖。”叶荞突然想到酸笋,忙道。

    “对了,还有生姜,不管是老姜还是嫩姜都可以。”

    生姜是驱寒用的,还是一味药,一般种生姜的少。

    听见叶荞要买,村民都有些稀罕,就问她要来干嘛。

    “做菜用的。”叶荞也没瞒着。

    反正接下来她打算让大伯母家去镇上河道边开个小吃摊,先看看生意如何再说。

    “我家有生姜,小荞你看看可以不?多少钱一斤?”一个瘦弱的妇人从人群里挤出来,忙问。

    叶荞认出了对方,是村里孩子比较多的骆家,地不多,但听说伺候田地很精细。

    “按照市场价收,老姜十文钱一斤,嫩姜便宜些六文一斤。”

    这个价格也是因为生姜主要用来药用,种植的人少,所以才价高,毕竟一斤猪肉也才十几文二十几文。

    “太好了,我这就回去背来。”妇人生怕她后悔,连忙转身就往家里走。

    其他老人听说要收酸笋,也忙凑过来问叶荞:“小荞啊,自家弄的那种酸笋就行了吗?”

    “我需要看看,你们端一小碗过来,如果实在不方便的话,可以挖冬笋到我家来卖。”叶荞想着酸笋可以用来当小菜。

    “我家有弄酸笋,我去端点来。”

    “冬笋价格也是按照市场价吗?”有年轻妇人问。

    “嗯。”叶荞都一一回答了。

    家里有东西卖的村民,快速回家去了,有家里卖不了什么东西的,就只能心疼得不行。

    家里有事的,就回家去了。

    也有跟叶大伯母他们关系好的。

    跑去叶大伯家后面的养兔子那边看,因为也是有栅栏,就在外面看。

    叶荞这边倒是没那么多人了。

    叶荞趁着有时间,给何大虎分了两块红豆糕。

    何大虎嘴里吃着甜甜的红豆糕,觉得香喷喷的,“真好吃。”

    “你不是要去找柴火吗?快去忙吧。”叶荞也不耽搁他的时间。

    何大虎自认为自己很义气,闻言拍了拍胸脯,“以后要是有事,就来找我。”

    “嗯。”

    叶荞挺喜欢找他办事的,因为何大虎跑得比较快,在村里也熟悉。

    何大虎走后,叶荞旁边坐着叶翠和叶浩。

    叶荞给他们拿了点绿豆糕。

    正好村里来卖货的村民来了。

    她提笔开始记录下来。

    骆家大儿媳背着一个背篓过来,气喘吁吁地,把背篓放在叶荞面前的院子里。

    “小荞,你看看呢,这是我家从地窖里背出来的。”

    生姜是老姜,而且冬月就可以开始育种,等翻了年就能种生姜了。

    不过生姜的种植期很长,需要至少半年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村里极少种的缘故,占地,种多了也卖不出去,就药房要点。

    或者冬天喝姜茶驱寒。

    叶荞走过去,捡起一个看了看,个头不是很大,但比较饱满,上面还沾着泥土,主要是保证储存。

    储存得好,一年都不会干,还是新鲜的。

    叶荞一个个的都检查了,一背篓装了不少,基本上都是好的。

    “我都挑选过呢,差的我也不好意思拿来。”骆家大儿媳诺诺地解释,脸还有些红。

    叶荞朝她笑:“我知道,只不过照例检查一下,不然买到差的,也不知道是谁在弄虚作假,你们实诚,我也能知道不是?”

    “小荞真会说话。”骆家大儿媳松了一口气。

    她觉得这样两清也确实来往轻松些。

    “我们称重吧。”叶荞去屋子里拿了秤过来。

    骆家大儿媳正要说一个人称不起来,就见叶荞直接站在旁边,表明她来。

    骆家大儿媳有些犹豫,好心提醒:“约莫有个一百来斤。”

    “啊,那挺好的,婶子你抬那边,我抬这边就行。”叶荞看出她的担心,笑着举了举胳膊:“放心吧,我力气大着呢,不信试试。”

    “哦,好,好的。”骆家大儿媳抬起另外一边,就看见叶荞果然毫无压力,轻轻松松就把另外一边抬起来了。

    “对,没错,一百二十五斤。”

    叶荞放下称,也不需要算盘,就直接告诉她价钱:“一千二百五十文,婶子你是要银子还是铜板?”

    “铜板。”骆大儿媳看着叶荞的眼神有些惊奇,更多的是喜欢。

    看看人家姑娘才八岁,就能单独干活了,力气还大,还识字,甚至连算数都这么厉害,不愧是镇上人。

    叶荞可不知道她心里这么想,只是看她看自己眼神带着喜爱,她礼貌地笑了笑。

    “婶子你稍等,我这就去拿铜板。”

    一千二百多文光铜板还是挺多的。

    叶荞数出十串钱,一串里面有一百个铜板。

    骆家大儿媳带着铜板,背着背篓离开,脚步都轻快了,能一次性得到这么多铜板,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之后又来了几个村民。

    不过都是卖酸笋的。

    叶荞选了两三家,看起来比较新鲜的。

    像那种一看就存了很久的,她就没要了,只说要卖给别人,她这里收了,别人也不收,表明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事。

    “我家婆婆其实手艺挺好的,就是舍不得吃。”拿出这个酸笋的周家嫂子有些不自在地说。

    叶荞点头:“我知道,村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嘛,节约是美德,只不过像腌菜这种,超过半年吃了就不新鲜,对身体不好,所以可以经常换,别一次性腌那么多。”

    “虽然我不能收周嫂子你家的酸笋,但你们要是挖到嫩笋,也可以拿来我家卖,都是收的。”叶荞和和气气地把人送走。

    周嫂子虽然遗憾,但也把这话记住了。

    回去就跟家里人说了,然后勤快地带着锄头上山去了。

    村子里有不少竹林。

    平时也会挖嫩笋吃。

    不过嫩笋不多,再加上挖的人多了,其实分到每家也不多。

    何况不少笋子老了,挖出来也不能吃,所以也就没什么人挖了。

    倒是稻草跟豆子,村里人都期待着能卖给叶家。

    此话暂且不提。

    叶荞正准备收了桌子,就要去找叶大伯母磨豆腐了。<a href="http://www.166xs.cc" target="_blank">www.166xs.cc</a>

    就看见大门口周采走了进来。

    周采的妆容已经变成了妇人妆,倒是看起来比上次见面时要成熟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