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二章 搞养殖
    叶母跟叶老爹就是上午回来的。

    看着两人冷得唇色带紫,脚下的鞋子有些湿润,叶荞忙去厨房端热水出来,让两人泡手泡脚,还有换衣服。

    幸好她一直在炉子上烧着热水。

    给两人冲了一碗红糖姜水,坐了一会儿,叶母跟叶老爹倒是缓过来了。

    “爹,娘,你们怎么今日来镇上了?可以等晚些时候来也行啊,刚化雪冷得很。”

    叶荞把罐好热水的两个热水囊递给两人抱着,当暖水袋用。

    “这不是太久没来,担心你们两个小的。”叶母说。

    叶荞说:“不用担心,我不是让南哥给你们传话了么。”

    没错,叶南在下雪后,也开门卖猪肉,冷是冷了点,不过生意还算不错,毕竟在家猫冬,反而更想吃肉。

    “也该来了。”叶母说着就提到了买地的事:“我们运气不错,在村里买了六亩水田四亩旱地。”

    叶荞惊讶:“这么多啊,我还以为就只能买到六七亩呢。”

    “也是运气好,正好胡家要一次性卖出去。”

    叶老爹又说:“这几天下雪,村里好些老旧的方子都坍塌了,好在牛棚那边没事。”

    “新盖的屋子,肯定比村里老旧的好,不过以后有条件还是换瓦房吧,茅草房太不安全了。”叶荞说。

    这事三人都有默契,记在了心上。

    “顺便往冰窖里囤冰,这事也费不少功夫,不然我们也不会一直在村里。”

    叶荞一听,点了点头,想着等明年夏天就能卖冰赚钱了。

    “碰碰。”

    一家人正说话间,就有人来敲门。

    叶荞站起来往外走,说:“我去开门。”

    “谁啊。”

    “是我,钱金宝。”钱金宝在门口大声应道。

    叶荞忙把门打开,就看见钱小少爷穿着上好的绸缎,身披狐狸毛做的披风,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少爷样,可比她身上穿的棉衣看起来亮眼多了。

    叶荞说:“小少爷找我们有事?快进来说话。”

    钱金宝也没有拒绝,只带了一个小厮就进了叶家的院子,至于送他过来的马车则停在旁边,车夫坐在上面候着。

    叶荞顺势跟在后面,一边对走出来的叶老爹他们说明缘由。

    “钱小少爷,快进来坐。”叶老爹笑呵呵地招待他,倒也没有什么不自在,依旧是粗旷豪迈地气质。

    钱金宝看着院子里的干干净净的,就挺满意的,点头后,跟着走进堂屋。【1】

    【6】

    【6】

    【小】

    【说】

    叶母也收拾好了,去了厨房,不仅端了热茶过来,还准备了红糖花生和蒜香花生,以及酱干,酱干就是豆腐干,凉拌了的。

    钱金宝看见红糖花生,一下就认出来了。

    “红糖花生啊。”他吃了几颗,觉得就是那正宗的味道:“这红糖花生也是你们弄出来的吗?”

    “是我家大嫂平时宠着孩子,随便折腾出来的吃食,其实也不是什么难做的。”叶母含笑地说。

    钱金宝追问:“就是卖鲜锅兔的老板娘吗?”

    “是啊,小少爷是有事吗?”叶母听出他似乎对叶大伯母很在意,下意识问。

    钱金宝嘀咕道:“看来厨艺真不错,竟然连红糖花生都是她做的。”

    叶荞其实思考过,她知道拿出来太多没见过的小玩意儿,或者是新鲜吃食,都很可能会引人注意,没办法,如果只是一两样,也没人注意,可次数多了,难免不会引人瞩目。

    所以,叶荞早就有准备了。

    “我家祖上做菜就好吃,老一辈就留下些口口相传的经验,我们这一辈也是靠杀猪发家,才有银子去买油盐糖这些昂贵的调料,按照祖上传下来的经验,结合起来弄出的这些吃食,倒也不是一个人的努力。”

    钱金宝一听是祖传的,瞬间就不怀疑了。

    对嘛,要是没有祖上的传承,怎么可能一个普通的百姓会懂得这么多,要真懂这么多,早就过上好日子了,哪里还需要等到现在。

    “原来如此。”

    “我想买你们家的鲜锅兔的方子,不知道是跟你们谈,还是跟老板娘谈?”钱金宝直接说明来意,也不等他们回答,直接说:“你们上次说了可以卖,所以我也不跟你们兜圈子,五十两,这个方子卖给我们,以后你们不能再卖给别人,同样的,也允许你们在镇上做卖鲜锅兔的生意,我已经给你们很多便利了,如何?”

    叶母见钱金宝说到五十两时,表情都没变一下,就知道对对方来说,五十两只是小数目,只不过只乐意花这个价钱来买鲜锅兔的方子罢了。

    她想到平时打听到的关于钱家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不要得罪,虽然钱家来了镇上后没有什么欺压百姓的举动,但周身富贵的气势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实叶荞之前想的价钱是三十两,毕竟只需要找厨艺更好的厨子来试吃,吃完后估计就能模仿出来了,毕竟这又不是什么需要秘方的菜,最多就是掌控的火候等细节,影响味道差距。

    叶荞说:“既然小少爷这么直接,我门自然不会拒绝,只不过,我们家养了不少的兔子,不知道小少爷可不可以做主,答应以后如果贵府需要兔子,率先跟我们订货。”

    搞养殖也是很赚钱的。

    如果钱家真的要把生意做到其他县城甚至府城去的话,到时候兔子的需求量一定不少。

    现在他们没那个权势,凭借一道菜就在四处开酒楼,所以最现实的,还不如搞养殖。

    “原来你们是自己养兔子啊,我就说你们那里来的那么多的兔源。”钱金宝恍然大悟,心里在想,这兔子不知道让自家庄子上的佃户去养怎么样。

    毕竟如果要在府城的酒楼里卖这道菜的话,到时候从散户里收也不现实,不如像叶家这样自己养,当然,养兔子也有风险,需要好好衡量。

    “可以。”钱金宝思索了一会儿后,直接答应了。

    在他看来,叶家最多就几十上百只兔子,算上生长期,一天能够提供五只兔子都算难的,毕竟一天五只兔子,一个月就要一百五十只,每个月都要提供这么多,至少需要有五六百只兔子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