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番外3——儿女婚事(上)(群像)
    天子大婚之期,最终定在了常化二年金秋八月。

    此佳期乃是天镜和无绝所卜八个吉日之一,经李岁宁选定后,无绝便立即去寻天镜——嘿,好巧不巧,这个日子是他卜出来的,他的选上了,天镜那老货的没被选上!

    无绝大摇大摆而来,欲自我夸耀一番,抬手叩了天镜的房门,却久久无人回应。

    无绝将耳朵贴在门框上听了听,未听见什么声音,遂推门而入。

    房内三足青铜香炉吞吐香雾徐徐袅袅,窗户大开着,修竹沙沙,清幽宁静。

    背对窗棂盘腿打坐的道人一身灰白道袍,须发皆苍白如雪,臂间所挽拂尘细细银须随风微微拂动,点点银光飘洒于三月清风中。

    无绝怔了怔。

    似如愿等到友人来,那拂尘终才从臂间滑落坠地,如同遗留的告别。

    片刻,无绝弯身捡起那拂尘,难得爱惜地捋了捋,抬眼看向依旧盘坐的天镜:“这回总归不是幻术了吧……”

    天镜神情安详怡然,嘴角边还有着一丝淡淡笑意,似在回应友人问话。

    “沾我的光,你这一遭也算真正圆满了。”无绝将那拂尘挽入自己臂间,缓声叹道:“今后这苍生国运,便换我来守着吧。”

    窗外风清春明,白云舒卷,竹林后方有白鹤翱翔于清池畔,鹤鸣之音空灵悠远。

    常化二年,春三月,天镜国师圆满仙蜕,羽化而去。

    四月,天子着封仙师玄阳子为大盛国师,掌祭祀,勘吉凶,安国运。

    此一年春夏风调雨顺,秋收成果喜人,尤其数淮南道与河南道二道粮仓盈满而溢,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百官也彻彻底底地松下了这一口气,得以舒心展颜。

    农事乃真正的国之大业,新帝初立,这一年的粮食情况至关重要。

    粮丰则人心安足,这是昌隆兴盛的不二基石,踩着这块塌实的基石,朝中在一派欣忭之气中,积极筹备着天子大婚事宜。

    七月里,乔玉绵与崔琅的婚期也定下了,定在了十月里。二人在去年便定了亲,婚期之所以一直未有真正落定,便是不想先越过天子大婚,这是崔琅和乔家人的共识。

    自天子大婚之期定下后,京城内外各家喜事不断,一来都想沾一沾这无边喜气,二来也实是前几年风雨飘摇时局不稳,各家儿女亲事被耽搁得比比皆是,年过二十亲事还不见着落的一抓一大把。

    褚太傅倒觉得这不是什么坏事,他家中这情况,缓一缓不是什么坏事……然而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家里的喜宴只怕是要当作家常便饭来吃了,毕竟积压的存货实在太多了。

    好在老人家如今可以在城外别院里躲清闲,否则就凭褚家近来的议亲盛况,当真吵也吵死了。

    饶是如此,老太傅也未能完全躲得过。

    此一日,乔央休沐,来寻老太傅垂钓,二人坐于溪畔,乔央委婉笑着说明来意:“今次实是与太傅商议犬子与贵府女郎的亲事来了……”

    “瞧你心不在焉,便知是另有谋算。”老太傅哼了一声,随口问:“哪一房的丫头?”

    他家中适龄的孙女甚至是曾孙女可不止一个。

    乔央笑着说:“是贵府大房里的女郎。”

    褚太傅:“行几?”

    大房里待嫁的女郎也不止一个。

    乔央便又细细说明这位女郎的排行。

    褚太傅“噢”了一声:“小九啊……”

    “小九性情爽利,擅丹青,更是管家算账的一把好手,老夫倒也喜欢,只是像她父亲,话多了些。”褚太傅虽说总是嫌弃家中儿孙,但随便拎一个小孙女出来,也是将性情特征记得清清楚楚的。

    乔央笑起来:“能得您喜欢,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只是不知我家那小子是否有这个福气了。”

    “你倒也不用这样自贬。”褚太傅握着鱼竿,语气漫不经心:“你如今高居兵部尚书之位,玉柏那孩子的心性才学皆是上乘,前途无可限量,想来你老乔家的门槛早被那些达官显贵们请去的媒人踏破了……小九算是她父亲老来得女,我家中虽说不重嫡庶之分,但从诸般条件来说,到底还是小九捡了个便宜。”

    乔央连忙谦虚一番,做足诚意姿态。

    正如太傅所言,中意玉柏做女婿的权贵人家比比皆是,一些宗室人家也有这个心思,但相看之下,偏偏这两个孩子最是合上了眼缘……乔央也相当乐见其成,他私心里可太想和太傅做亲家了。

    在乔央心里,玉柏无需再借亲事来添仕途助力,更何况真谈助力,像褚家这样罕见的清贵门第,也是最为绵延长远的。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你们做父母的都合意了,孩子们既也投缘,又何必再来烦扰我这老头子?过礼择日子也好,往后是吵是闹也罢,统统别再来烦我。”

    太傅摆摆手,一副无意掺和之态,却也等同是点头了,乔央自然欢喜不已地笑着应下。

    又听一心求清净的老太傅说道:“从今往后,你们只当老夫是出家做了和尚,轻易别为凡尘俗事来我这庙里,那我就再清净不过了……”

    乔央故作欲言又止:“那下月天子大婚……”

    老太傅登时抬眉:“吾乃主婚人,少了老夫,她这大婚办得成吗?”

    乔央连声应着:“是是是,正是了……来了!咬钩了!”

    秋日鱼肥,乔央此行收获颇丰,告别太傅,心情大好地拎着沉甸甸的鱼篓回城去,经过兴宁坊,不忘分了两尾鱼给常阔。

    乔央分享的不单是鱼,还有自家小子亲事将定的好消息。

    常阔皮笑肉不笑,想到自家臭小子,难免几分恼火。

    常阔倒也不是多么心急娶儿媳妇这件事,实是他家中自去年便开始操心议亲之事了,却是至今也没个半分眉目,且岁安那臭小子态度离奇,找上门来的亲事,这臭小子却是连议也不肯议,更遑论是相看商议了。

    追得急了,臭小子便一头扎进军营里,十日半月也见不着人影。

    常阔正上火时,听得儿子回来,便将人喊来厅中,厅门一关,让人严加把守,活似升堂刑讯。

    “就连冰人们都说,就是要照着模子来找,总也得给个模子出来吧!你倒好,一问三不知!”

    “现如今说什么的都有了!”常阔和大长公主一左一右坐在上首,见站在那儿的常岁安依旧一声不吭,常阔提拐指过去:“莫说旁人了,就连老子也疑心你是不是一截断袖!若是,趁早说明了,也省得到时押着你娶妻,再平白祸害耽搁了人姑娘家,稀里糊涂干了这伤天害理的勾当!”

    大长公主淡淡瞥了常阔一眼。

    “我……我才不是!”常岁安涨红了一张脸。

    常阔还要再发作,李容拦在他前头开了口,温声问儿子:“那你和阿娘说句实诚话,是否相中了哪家女郎,已有了心上人?”

    “他有个屁的心上人!”常阔:“我带大的儿子我能不清楚?我看他这块木头是打仗打傻了,压根儿就没钻开那一窍!”

    说着难免心烦,突然又想到前日之事:“如今犯难的何止我一家,前日里遇到姚廷尉,说起儿女议亲之事,才知他府中也有个轻易不肯与人相看的女娃娃,难办得很!”

    大长公主有意替儿子扑火,便顺着常阔之言岔开话题:“姚廷尉不是只有一女?如今既在中书省任职,亲事上有什么可着急的?”

    常阔纠正:“是他家里的侄女。”

    虽说是侄女,但姚翼自己子女单薄,偏生唯一的女儿还无意婚嫁,姚廷尉便很操心弟弟家中儿女的亲事,又因各处都在办喜事,只送贺礼却收不回贺礼的姚大人难免有些眼馋,也想让家里头热闹一把。

    当然,姚翼这话也只与常阔话赶话提一句而已,是不会说与外人听的。

    李容便问:“莫非也想入朝做官去?”

    常阔:“偏也不是!总之都是不叫人省心的主儿……”

    李容目光微转,落在欲言又止的儿子身上,似随口问:“岁安可识得姚廷尉家中这位侄女?”

    “……”常岁安似有若无地笑了一下,有些不自在地点头。

    李容一笑:“我隐约也有两分印象,似是个十分活泼明朗的女郎,按说不该这样内敛才是……”

    说着,看向常阔,突然提议:“这样吧,不如我来替姚家女郎牵一桩媒,我这儿倒有一位合适的儿郎。”

    常阔只觉莫名其妙:“自家的饭还没烹明白呢,怎么倒给旁人家烧起灶火来了!”

    李容笑微微地伸手端茶:“姚廷尉也不算是外人,管它自家还是旁家,这火先烧一把再说呗……也算是帮着操持国事了。”

    儿女婚事说是家事,但历来先有婚嫁才能添人丁,从广义上来说便也算是国事。

    常岁安几番想要说话,但每每母亲都转脸同父亲说话,让他全无机会,十分泄气。

    此一夜,常岁安躺在床榻上,翻来覆去彻夜难眠,待到天色亮起时,突然坐起,心间有了决定。

    常岁安洗漱穿衣,早食也顾不得吃,便要去见母亲。

    然而一问,才知母亲昨夜与父亲吵了嘴,天不亮就回大长公主府去了。

    常岁安“啊”了一声,刚想追去大长公主府,又想到今日是入宫汇禀军务的日子,便只好先进宫去。

    ……

    天色将晚,姚家二房中,曾氏抱着将将满周岁的孙女,唠叨着女儿:“……阿夏啊,阿娘不怕你挑拣,可你得倒是得先睁开眼去挑呀。”

    姚夏手中拿着只拨浪鼓,正哄着小侄女,闻言有些丧气。

    曾氏不管女儿,径直说道:“先前那些你不见便罢了,今次这个却是非见不可了……宣安大长公主开了尊口,怎么着也得去见一见的。”

    姚夏怏怏地问:“哪家竟能托动大长公主出面?”

    “大长公主只使人这样传话,倒未细言。但既是大长公主出面,想必不会差了去。”曾氏拍哄着孙女,一边道:“只是先见一见,算不得正式保媒……若实在不合你的意,便另当别论。但明日随我走这一趟,是没得商量的。”

    曾氏待儿女宽和随意,但不该胡闹的时候也绝不纵着,姚夏深知这一点,次日一早,便也随同母亲出了门。

    自新君登基后,京师风气日益宽松,待女子的规束也在无声松减。儿女议亲之初,若不想急着请媒人登门,私下约在外面的园子里或茶楼里先见上一面,也是常见之事。

    宣安大长公主和曾氏定下的见面之处在聆音馆中。

    曾氏带着女儿和仆婢们刚进得乐馆内,奉命等候的摇金便将姚家母女请去了竹院中。

    小院中景致清雅,足够宽敞却也私密,曾氏觉得很合意。

    而待见到大长公主身边站着的青年,曾氏则觉得更加合意了。

    曾氏只多年前在大云寺那等场合下见过常岁安,但彼时也无太多留意,此刻并未能一眼将其认出,只觉这位郎君生得实在俊朗,且是一种极硬气的俊朗,俗称“硬俊”一通。

    曾氏眼神惊艳——据她的经验来看,这种硬俊男子的花期,通常是最长的那种。

    同大长公主行礼罢的姚夏在抬头之际,却不禁呆住了——她该不是走错院子了吧?

    常岁安同样呆住,他今日好不容易见到母亲,母亲却拉着他来乐馆,又屡屡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可此时这是……?

    大长公主一看二人这反应,哪里还有不确定的,笑着让人都坐下说话。

    谈话间,曾氏已然知晓了眼前这位正是忠勇侯世子,那位战功赫赫的小常将军……所以,大长公主竟是要给自家儿子牵线来了?

    可这门第是不是过于悬殊了?她怎觉得这样晕乎呢,该不是在做梦吗?

    曾氏与大长公主笑脸相对之际,桌下的手用力一掐,却错掐到了一旁的女儿,让姚夏“嘶”了一声直吸凉气。

    常岁安忙关切地看向她。

    姚夏面色赧然,几分雀跃窃喜,几分不知所措。

    小案上摆着的清茶点心散发着清甜香气,乐师隔着屏风奏琴,所嗅所闻皆令人怡然愉悦。

    用罢一盏茶,大长公主笑着说,想去院中走一走。

    曾氏连忙起身作陪。

    常岁安和姚夏也跟着出去,二人作为小辈跟在后头,却被摇金含笑拦下:“郎君,殿下有些话想要单独与曾夫人相谈。”

    这话虽是对常岁安说的,但既有单独二字,姚夏自然也不便跟去了。

    摇金说罢微一福身,去了一旁守着。

    就此回房中不免有些失礼,常岁安便胡乱邀姚夏去一旁赏看竹子。

    他胡乱邀请,姚夏胡乱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