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2章 考虑
    第482章考虑

    张安刚帮着两个叔叔家里把猕猴桃摘完,还没闲下来一天,王芳就立马给他分派任务。

    “小安,红鸡蛋这几天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两天就给发出吧,齐齐也没几天要满月了。”

    小孩子满月的红鸡蛋一定要在满月之前送出去,这样才能给孩子凑齐百家钱给孩子买衣服。

    王芳现在眼里全是小思齐这个孙子,比之前二十多年前张安刚出生的时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个月以来,她几乎是每天掐着日子在算,生怕错漏了一天。

    “那就明天吧,我明天先送一些去城里,回来再给村里的大家送去。”

    村里的大伙儿都隔得比较近,就算白天大家出去干活儿了,晚上回来也能去送,这点倒是不用着急。

    城里隔得比较远,而且家属院那些叔叔阿姨白天要忙着上班,趁着明天星期六,大家都有空闲,张安想着先把他们那边送了。

    本来那边都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关系,但是人家跟老丈人一家关系很好,已经是几十年的同事和邻居。

    别人不提则罢,但当时张安在的时候,很多叔叔阿姨都开过口,而且还去医院探望了苏颖和小思齐,无论如何张安都得走一趟的。

    王芳听了点点头,然后跟就提起电话跟小思齐的外婆打电话。

    本来张安都把手机递给她了,但是她一直用不惯,还是习惯用座机。

    电话通了以后,两亲家一直在巴拉巴拉的围着小思齐唠家常,半天以后才说起正事。

    原来王芳给吴秋萍打电话,是因为她担心城里人有些人不懂风俗,到时候张安去送红鸡蛋,人家不知道,所以没想着给百家钱,想让吴秋萍先跟那边的人知会一声。

    其实钱不用多少,他们家也不差这个钱,但这个意思一定要有,毕竟事关自己唯一的孙子,王芳可比谁都要积极。

    王芳一说吴秋萍心里就清楚了,就是要给别人说有这么一个风俗,是替孩子给大家讨一分福气,但同时又要给别人解释清楚只要一个意思就成,省的别人误会自家是上门去要钱的。

    吴秋萍那边很爽朗的就答应了,说挂掉电话以后,就出去走走。

    毕竟小思齐也是她的外孙,还是在眼跟前的外孙,她比谁都要宠。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张安就起来了。

    小思齐好像能感觉张安的动静一样,也跟着醒来,等张安穿好衣服回头一看,发现小家伙正在盯着他看,嘴里还在不断地嘟吧嘟吧。

    张安没把苏颖叫醒,因为小思齐不是饿了才醒来的。

    如果是他饿了的话,他会用哭声告诉家里的大人。

    “来,让爸爸香一个,今天爸爸有事,就不抱你起来玩了。”

    说着,张安就低下脑袋在小思齐肉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下。

    对于自家儿子早上能醒这么早,张安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因为前几天开始,他就发现小思齐的瞌睡比较轻,每天都醒的比较早。

    简直比张安还要自律,而且醒来以后不哭也不闹,自己在床上咿呀咿呀的嘟吧着小嘴。

    平常的每天早上,张安都会在小思齐醒来以后,抱着他在家里转来转去。

    但今天他要趁早赶去城里,所以就没法逗小家伙了。

    这会儿才六点来钟,赶到城里的话,差不多八点多,这时候大家都已经去买菜回来了,正好能干的上别人在家里。

    “妈,小颖还没起床,你先抱着齐齐吧,我准备走了。”

    把小思齐给了王芳,张安就开始把准备好的鸡蛋搬上车。

    苏颖现在还没醒,她现在跟怀着小思齐的时候一样,依旧还有一些嗜睡,只不过没有那会儿严重。

    也可能是刚生完孩子,一时间还没有完全适应。

    王芳一听,立马就把手里的事情放下了,什么事都不如带孙子重要,这可是她盼了好些年的愿望。

    拿过背扇,就将小思齐背在背上,一边收拾着家务,一边扭过头逗着小思齐。

    张安看着这幅场景,心里很有感触,想必以前他还小的时候,王芳也是这么带他的。

    其实这点张安真误会了,他出生那会儿,还是大锅饭的时候,等王芳坐完月子,把身子养好以后,就直接去地里上工了。

    每一天基本上都是张安的爷爷奶奶或者张建国来回背着他干活儿。

    那时候碰巧是秋收的时候,地里的活儿非常忙,家里的几个大人哪来的时间逗他玩,能背着就不错了。

    来到家属大院,苏绍文已经在楼下等他了。

    其实也不算等他,因为这会儿苏绍文正在亭子里跟其他人一起逗着那一对机灵的小黄鹂。

    “小安来了,先回家里吃点东西,你妈已经做好了。”

    看到张安开车进来,苏绍文起身走过来。

    平时张安来的这里基本都是十点,现在还这么早,说明张安出发的很早。

    张安也没说什么,老老实实的跟着老丈人回家把早饭吃了。

    因为一会儿去给别人送红鸡蛋,他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苏绍文不怎么管这事儿,所以是要吴秋萍带着他去。

    等把早餐吃完,他就拎着红鸡蛋跟着吴秋萍走。

    反正是挨家挨户的去敲门,见到人以后,吴秋萍才教他如何称呼每一个人,不过基本都是叫叔叔阿姨,老一点的叫爷爷奶奶,只是多了个介绍姓氏的过程。

    这还是他跟苏颖结婚以来,吴秋萍第一次带着他出来见人。

    而走到的人家也很热情,爽朗的收下张安送去的红鸡蛋,然后把准备好的米跟百家钱送给张安。

    这个院子里有很多人是知道有这么回事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所以就觉得非常有新鲜感,对张安就更加热情了。

    来到丈母娘家的对门,张安还是一如既然的伸手敲门。

    开门的人是一个老头,大概六七十岁的样子,跟张安的二爷爷差不多。

    “陈爷爷,小思齐要满月了,我来给您老送红鸡蛋了。”

    这老头张安认识,是苏绍文他们单位的一个退休老职工,以前苏绍文刚进单位工作的时候,就是他在带着。

    说起来,也算是苏绍文的师傅了,所以两家关系还不错。

    而且陈老头还是这个大院里少数几个养鸟的人,所以跟苏绍文凑在一起就更合心了。

    尤其是张安给苏绍文的那一对小黄鹂,可把陈老头馋坏了。

    他一直想要张安给他也搞一对,或者帮他调教一下他的那两只小画眉。

    只是之前苏颖快要生了,张安顾头不顾尾的,他一直没好意思说。

    陈老头家里没其他人,只有一个儿子,但毕业以后调到省城去了。

    据说他家里的其他人,在很多年前那场大动荡里面,被冤枉丢了性命。

    连他自己都被下放了好多年,后来上面彻底大翻查以后,才还了他们这些人一个清白,他也才能回到城里。

    “好好好,我可是等了好些日子,等小思齐长大一些,记得经常带他过来。”

    随后陈老头把鸡蛋收下,然后转身回屋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递给张安。

    “陈爷爷,这不得行,有一个心意就已经够了,这实在太多了。”

    张安一看到碗里的米还有钱,立马就开口拒绝了。

    无他,因为陈老头给的不是小钱,而是整整一百块钱。

    “给伱你就拿着,这是给小思齐的又不是给你的,再说了我一直把小颖当孙女看待,小思齐就算我的重孙子,快别磨蹭了。”

    陈老头可不管张安,直接就把钱跟米塞在他带来的袋子里。

    其实陈老头能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苏颖是他一直看着长大的。

    另外一方面,因为住在对门的原因,每次张安给吴秋萍这里送来什么东西,都会给这个独居的老人送去一份。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

    小思齐刚出生那一天,陈老头就是第一个去医院探望的。

    “好了小安,既然是陈爷爷给的,你就收下吧,陈爷爷不是外人。”

    看到张安有些进退两难,吴秋萍便开口跟张安说道。

    都住在一起好几十年了,她们两口子早就清楚老人家的性子。

    “那谢谢陈爷爷了。”

    丈母娘开口之后,张安才不推辞。

    “这有什么谢不谢的,你们还要去别家,我就不留你们了。”

    陈老头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知道张安还要走其他人家,当下也没有拉着张安继续说话。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吴秋萍才带着张安把整个家属大院走完,张安见人就要挂着笑脸,到现在脸都笑僵了。

    下午,张安又去了林业局,鸡蛋刚送到众人手里,就被他们现场剥壳给吃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张安家的鸡蛋好吃,这会儿刚吃了中饭,可以拿来当餐后点心,虽然营养确实好了不少。

    随后,张安去了苏颖爷爷那边,看了二老一眼,这才回到村里。

    傍晚,吃完晚饭,王芳又开始催促着他。

    张安原本打算第二天再给村里的大家送去的,但是王芳说了,这种事赶早不赶晚,一拖一天的要不成。

    没法子,谁让他是孩子的爹呢,所以也只能继续背着鸡蛋蹿寨。

    “叔,给你送红鸡蛋来了。”

    先去的是老叔张建文家里,这会儿张平不在家,只有老叔和老婶两人,估摸着吃完饭,在院子里坐着。

    “哈哈,我还在跟你婶说什么时候能吃的你们家鸡蛋,你这就来了。”

    老婶拿走鸡蛋,回家给他拿米跟百家钱去了,张建文也拉了个凳子过来,让他坐下。

    张安本来不打算坐的,因为马上就要去下一家,但是张建文却让他坐下,有事要问他。

    “眼看时间没几天了,我看你家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孩子的满月酒是不打算摆了?”

    张建文留下张安,就是要问他满月酒的事情。

    村里的人家,不是每一个孩子出生都要办满月酒,但头一个孩子基本都是要办的。

    不说大操大办,但至少要摆上几桌,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走过过场。

    这种事一般都要提前好几天准备,但这都到时间了,张建文还没见到张安家那边有什么动静,这才找张安问道。

    “以后的事还多着呢,这次就不办了,大家本来就闹饥荒,我这再摆个席,那不更事雪上加霜嘛。”

    原本王芳和张建国在家里也提过这事,但后来一家人想了想,干脆就不办了,因为张安也有自己的考虑。

    以他们家在村里的人缘,要是办了村里的人基本都会过来,人家来总不可能空着手吧,即便自己说不要,人家多多少少也会准备礼钱。

    今年刚爆发了洪水,地里的庄稼收成不怎么样,很多人家就算不闹饥荒,今年也不是那么好过。

    所以张安觉得干脆就不办了,大家也不用增加负担。

    “还是摆上一摆吧,毕竟是思齐是你们家第一个孩子,不摆说不过去,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是大家的想法,只是他们不好意思去问你们,反而跑我这里来问了。”

    听张安这么一讲,张建文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过把烟斗上的烟火种灭了以后,才重新开口说道。

    这几天村里的人,但凡遇到他的,都会悄悄的问他,张安家这生了个大儿子,可这么多天了也没个动静,到底还请不请大家吃满月酒了。

    “你放心吧,今年咱们村虽然也遭了灾,但大家的日子比你想象的要好过,而且今年大家过的确实比较压抑,你就当摆一场酒席让大家闹闹喜。”

    这一点,张建文在张安面前展现了极大的自信。

    尽管今年大家的庄稼都没多少收成,但今年村里荷花塘那一块儿的收入比去年还要翻了好几倍。

    再加上今年盖的院子全部都租出去了,现在村里剩下的钱一点都不少。

    今年大家确实不太好过,所以过年的时候,张建文打算把这笔钱全部发下去,给大家一个惊喜。

    他已经跟村里的几人先把账给算过了,到时候分下来的钱并不比大家田里卖一季谷子少。

    先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身体健康,财运连连,明天我会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