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整座江湖对两个庞大帝国的盖棺定论。
在大秦八大柱国中,除了邹茯苓所在的邹家还有那么点文武兼修的意思,其余柱国子弟,多以武修为主。
就连大秦江湖,也多以修炼外功为要,在大秦境内一些主要江湖门派中,道门静月天宫主修道家筋骨体魄;七曜万毒谷擅炼不死不灭的毒人;阴阳家的圣地藏风山和阴阳家门派天庙器则喜欢转阴化阳用来强身健体;夔龙府以兵法为要,多出帝国将帅;箫心剑派讲求剑势、剑气和用剑天资;道家的六阖居能够斗转星移;桑落庭和山君门多出力拔山兮的陷阵猛士;兵家碎月草堂痴迷兵器锻造;以刺杀为生计的夜不寒多凛冽豪侠。
这些门派有一说一,练的大都是外门的手段。
就连大秦帝国的国寺璎珞寺,练的也都是外门筋骨和兵器,修心功法都寥寥无几。
从庙堂到江湖,都只重武轻问,大秦帝国武风鼎盛,也就不稀奇了。
如此,这便造成了大秦帝国一个优势和一个劣势:大秦帝国文风匮乏,历代秦王都只能高筑黄金台,礼贤下士,从列国招揽庙堂文官。反之,大秦帝国武风冠绝寰宇,大秦锐士,勇猛无匹,堪称天下无敌。
在这样武风盛行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敖非敖凡两兄弟没得选择,自然是以武起家,拿出大把时间来砥砺武学,只有部分时间才去读书。
或者,像敖非一样,大半夜偷偷读书!
两兄弟挨了父亲无数鞭子,出了数不清的汗渍,吃了数不清的丹鼎秘药,终于在武学一途小有所成,敖非甚至一跃成为破城境界的武夫。
作为敖非的弟弟,敖凡的天资自然不差,二十出头,已经是推碑境界,假以时日,又是大秦帝国一员悍将。
兄弟连心,其利断金,对于敖非的命令,敖凡必是无条件严格执行的。
在中军大帐内主动请命之后,敖凡带上早已准备妥当的八百死士,悄悄向西方潜行。
中军以西,秦卒已经尽数撤走,只留下一些人马掩人耳目。没错,就是方才中军司马汇报的三千秦卒,而在说话间,这些秦卒也在各自百夫长的带领下,开始有序撤退。
敖非这个人平常喜怒不露于色,一肚子坏水,诡诈的很,他虽然持有武力但是不依靠武力,在阳乐城西扎营之初,便已经想好了对付敌人突然袭击的万全之策,今天,无非就是对演练了无数遍的对策的机械性重复而已。
敖凡西行途中,仍有一些散兵游勇无头苍蝇般乱逛,乍一看便知道这是被汉军打崩的百人队。
对这些人,敖凡未予理会,他需要这些四处逃窜的秦卒掩护麾下死士们到达预定的位置。
八百死士黑衣劲装,身不披甲,手不执盾,背不抗刀,出了中军五十步,立即以三十人为一队,似火簇落地一般,向西迅速四散开来,和着汉军隆隆马蹄之声,很快,他们便散布到了营中各处,静等敖凡将令。
敖凡提刀顾立,守在汉军通向中军大帐的必经之路。
他手握狼刀,没有豪言壮语,反而眉目柔和,款款北望,嘴角勾起,喃喃自语道,“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人未识呢!嘿,此战结束,我违背父亲联姻意愿,去向喜欢的邻家小娘子提亲,可好啊?”
一抹柔情,随着隆隆战马渐近之声,消失殆尽。
敖凡神色开始凝重,他猛呼一气,拖刀疾进。
迎面而来的赵于海,见到一员青年将官独自杀来,神色平淡如旧,眼神深邃而淡漠,视熬凡如无物。
赵老将军久经沙场,方才秦军散步在两侧军帐的一幕,他自然早已清晰洞察,在这个当口,眼前这员小将敢于正面堵截,无非想凭借一己之力,延缓己方进军速度,好让躲在帐中的秦卒发挥奇效。
至于两侧军营中都有什么邪门歪道的妖法,那不是他赵于海该操心的事儿。
冲锋之势,有进无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但凡骑军冲锋,除非有极特殊安排,否则当一往无前,透杀敌军军阵而返,如果在此时回还,骑卒们窝在一起,优势全无,反而中计。
面对不可知的危险,赵于海唯一的补救之法,便是要求全军骑卒缩小阵型,由八人一行变为五人一行,尽量拉开与两侧军帐的距离,这样可以将秦军营帐中的神秘杀招对军队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那边,敖凡及近赵于海,他纵身跳跃,当头劈出势大力沉的凶悍一刀。
境界之差犹如天堑,不可填补。
熬凡势大力沉的一刀,结果被对面老辣沉稳的赵于海轻描淡写抬起左臂一挥,就随意挥开了狼刀刀锋,而后,其手中龙胆亮银枪枪尖亮起一点星芒,赵于海提枪虚点,星芒暴射而出。
敖凡在半空中无法借力躲避,立刻中了招,整个人被星芒从中间劈开,分成两半,鲜血、脑浆和脏腑在半空中倾洒如瀑,尸体落地,又被后续骑卒踏成了肉沫。
螳臂当车,熬凡对汉军冲锋的势头,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其实,熬凡知道,这是有死无生的任务。
可奈何三尺微命,终没能再造乾坤。
赵于海白袍白马,突然提起长枪,枪尖倾斜,指向天空,大喝道,“只管冲锋,莫理其他,杀!”
汉军骑卒心有灵犀地齐齐举起长枪,骑兵们再次提速。
轰隆隆!轰隆隆!
就在赵于海即将率领前军抵达秦军中军大帐时,一阵剧烈的爆炸之声,从两侧营帐内轰然传出。
一道道火线,‘擅自’越过了军帐与骑卒中间的那道‘警戒线’,直接燎到了汉军骑卒身上,烧着的毡垫实木,不讲道理地向五路汉卒砸来。
率先进入秦营的先头骑卒,顿时陷入汪洋火海之中。
一时间,惨叫哀嚎,不绝于耳。
以半军之营帐,伏硝石引火之物,若遇敌袭,骤起开关,与敌人共赴黄泉。
敖非此计,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