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这边又送过来一封议和的书信,换作之前,赵桓是看都不看,直接引火烧掉,免得心思有什么波动。
可是,昨日听了赵鼎的一番言论,赵桓觉得看看也无妨。
金国撤兵已成必然之势,无非是想趁着勤王军过来之前看看能不能索要一点好处罢了,也好稍微体面一点的回金国。
最重要的一点,金国还担心宋军趁其北渡黄河的时候发动偷袭,要宋朝李纲立下毒誓,绝对不会这么干。
不妨大胆的假设一下,完颜宗望经历了一番怎样屈辱的内心斗争,他肯定是想让赵桓来立下毒誓的,不过赵疯子实在惹不起,只好退而求其次。
赵桓放下书信,金军这封求和信,基本可以看做是无条件投降了。
象征性索要白银五万两,说的还很委婉,死了这么多将士,想要发点抚恤,宋国是中原大国,大发慈悲吧。
至于活着的金军,只想要安全的退走。
书信的最后,完颜宗望还对赵桓表达了浓浓的敬佩之情。
你比你老子强多了,临危受命还能干的有声有色,早知道这样,打死老子也不带兵出征了。
不打不相识,咱们也算是认识了。你这种优秀的人,我完颜宗望反正是一辈子再也不想碰到了,套路太多,人太难以捉摸。
以后,咱们天各一方,直接掐束这段孽缘。你当你的皇帝,我当我的亲王,以后再也不见。
呵呵!
赵桓轻声笑了笑,然后自言自语道:时机把握的还挺好,如果不是听了赵鼎的谏言,朕非得跟你死磕到底不可。
王怀吉,王怀吉
两声以后,没人应声。
赵桓这才反应过来,王怀吉那个精壮大汉,已经再也不会连滚带爬,笑容满面的第一时间出现在自己身前了。
不止王怀吉,还有很多人。
赵桓推开福宁殿的屋门,不远处是正在小声和內侍们开会的邵成章。
赵桓打断邵成章,然后站在內侍的面前,语气沉重:几天前,金兀术通过地道带着五千精兵突然杀到汴京宫内,那真是措手不及。
幸赖东宫內侍和护卫的舍身抵抗,才为朕争取到了同归于尽的机会,他们都是好样的。
朕相信,如果那晚是你们在宫中值守的话,一定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他们牺牲了,朕不会忘记他们。
然而,逝者已逝,生者已矣,你们好好的活着吧。你们继续开会,邵成章,一会你来我办公室一趟。
回了福宁殿议事房,赵桓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福至心灵,突然想起了北京广场上无名英雄的那块石碑,碑文的内容清晰可见。
赵桓提笔,一气呵成。
邵成章入内,赵桓将手稿递给他:安排宫中的工匠在汴京宫外的广场上,修建一块这样的纪念碑,正面书写无名英雄纪念碑,反面书写这手稿上的碑文。另外,通知留守在东京的百官,明日辰时,紫宸殿朝会,讨论金国议和一事。汴梁城那边,让李忠孝先主持大局,召李纲参会。
赵桓是喜欢在大庆殿开朝会的,奈何,爆炸那晚被波及了不少,处理赵构那晚又破坏了不少,暂时是不能用了。
是!邵成章退去。
第二日,辰时,紫宸殿。
赵桓端坐在龙椅上,下方是留守东京的百官,和年前二十三日登基那会相比,少了不少人,穿紫袍的大臣冷冷清清。
群臣作揖朝拜:陛下圣安。
赵桓开口道:免礼。
朝堂之上的正式场合是没有跪拜礼的。
赵桓环视百官,稍微停顿,这才缓缓开口:今日所议之事,只有一项,那就是这封金国的议和信应该怎么处置。
赵桓将书信递给邵成章:念下去。
完颜昌向宋国皇帝陛下问好。
战争无情人有情,请给金国一次机会,为给宋国一次机会,避免扩大伤亡,以结束此次战事。
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金国军队包括尸体,在议和结束之后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此处省略一千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1945年日本签署的无条件投降书,作者也是从那边抄袭过来的。
邵成章已经念完,大意就是无条件投降。
你象征性的给点银子,不给也行。
把金兵的尸体还有头颅还回来,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实在不同意也行。
活着的人,你总得让我们好好走吧,过河的时候你别捅我们屁股,这是底线,你要是再不行,那就死战到底吧。
你要是让我们安然离去,别人我们不敢保证,反正我完颜昌,还有完颜宗望以及他手下的大将再也不越过燕山府一步,大家老死不相往来。
朝堂之中,安静了片刻,然后一下子炸开了锅。
金国,竟然主动议和了,而且是无条件投降,那么一丢丢银子,相较于和辽西夏还有向金购买燕山府的钱财来说,不值一提。
这是多少年没有过的大胜。
文官们的心思一下子就活跃了,这个条款得签订啊,最好是文官给签订下来。
这功劳不能让武将们给独占了。
心思归心思,陛下从登基以来就是一直强调主战,绝不议和的,所以一时间没人开口。
武将,尤其是从一开始就和赵桓一个立场的官员来说,说话就没那么多的顾忌。
李纲心中思索,陛下特意召唤他回来,应该是让他带头的意思吧,于是毫不犹豫开口:陛下,臣以为万万不能答应。大宋岂是他金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不付出代价,轻轻松松的离开,也太便宜他们了。
李纲的话一落,立马有不少武将站出来附和。
给事中吴敏附议:是啊,陛下,您之前也一直强调,金国弹丸之地,人口不足百万,咱们趁此机会,将完颜宗望的部队全部歼灭,至少未来五年,金国不敢南下。
赵桓含笑点头:甚好。其他人还有不同意见么?
文官们更纳闷了,陛下到底是啥意思。
宇文虚中听出点味道来了,陛下这是不满意啊,要是满意,就没必要再问其他不同意见,按照陛下的性格,就该直接拍板决定了。
难道说陛下想要答应金国的议和?这种想法也太离谱了吧,这不是打自己脸么?
不会吧,难道说被元镇给说服了?
一时间,宇文虚中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想起路过汴京宫看到的,新竖起的那块无名英雄纪念碑,最终还是决定搏一搏:陛下,臣以为可以答应金国的议和。
宇文虚中的话一出,朝堂震惊一片。
文官队伍:这个败类不是经常和李刚他们搅和在一起么?怎么突然唱反调了,是内讧了?还是有阴谋,或者陛下有意答应求和?
武将队伍:吴敏,李纲等人,宇文虚中这是要干啥?他们还没觉得陛下会同意议和。
赵桓含笑点头,话语中透露着喜悦:大学士有什么高见,详细说说。
赵桓这话一说,宇文虚中觉得自己搏对了,陛下确实有意答应议和。
没有一个人是傻子,文官武将都听出味道来了,陛下有心议和。
也对,如果陛下无心,根本就不会搞这次朝会,直接决定就行了,没人敢废话。
李纲等人则是眼中带着幽怨:陛下,你变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
宇文虚中挺直了腰杆:回陛下,还有各位大臣,战争确实死了太多人了,当今陛下圣明,臣相信在陛下的带领下,大宋一定可以获得飞速的发展,到时候再报仇也不晚。
如果坚持非要立刻复仇的话,伤亡恐怕不小,臣斗胆猜测,陛下也是为了将士们的身家性命考虑,而不是其它。
宇文虚中继续道:臣今早来汴京宫时,看到宫外的广场那正在修建一座石碑,臣好奇去看了看,听说碑文是陛下亲手书写,臣瞻仰了一番,倍受鼓舞,陛下真仁君也。
我诵读给诸位听!
夫天下有大勇者,志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所怀者何?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殒后无名。
铭曰: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一统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
赵桓书于靖康二年,正月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