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吴敏,今天就要青史留名。
在赵桓的眼神鼓励下,吴敏开口说道:不玩花活,免得你们不信服,我就用论语举个例子,大家请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句话出自《论语·第八章·泰伯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只是因为断句的不同,这句话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意思,如果落在别有用心的人手里,他们会不会曲解孔圣人的意思啊?
朝堂中沉默了一会,孔圣人那可是儒家的经典啊,容不得他人胡乱理解。
那又该当如何?有大臣询问吴敏:这个标点符号就算能将意思说清楚,也不能避免别走用心之人曲解四书五经啊。
各位现在知道断句之重要,为何不重注四书五经?一为防止他人误解先贤,二也可为先贤正名,如此一来岂不更好?
重,重注四书五经?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白时中原本已经暗淡的眼神重新亮了起来。
对啊,他人可以注释,为我们不能?吴敏双目烁烁,心中暗道,都快点去注书吧,你们去注书都得念着我的好,我吴敏,先驱者。
陛下,我华夏文字含义颇多,而我大宋对于断句又无定法,所以断句不对往往就会失去本意,所以臣认为吴敏所说极有道理。
国子监祭酒忽然站出来力挺吴敏,他是孔家的后人,现在心里只有自家先祖的著作是否会被篡改,自然认为吴敏说的有道理。
陛下,臣赞同吴敏的标点符号,断句之法。
刑部郎中马基里,这家伙是个老阴逼,靠着检举揭发他人在赵桓面前好好漏了一把脸,当然这也和他们自己把证据送到马基里手上有关。
断句之法还要应用到行政方面,一条政令颁发出去,如果真的一体两意,那些大户人家一定会按照最有利于他们的方式去解读,最底层的那些民众就会被剥削。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所以也没人反对,全票通过。
赵桓也一锤定音,好,既然如此,那就由国子监主持修定《四书五经注义》,同时将标点符号推广下去,今后朝廷颁布的诏书和下发给地方的政令都要用标点符号间隔开。
还有奏书,这个事情閤(he)门司要担负起责任来,上朝用到的奏折,都要提前检查一遍,格式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就给退回去。
基调定下来了,吴敏很兴奋,自己注定要青史留名了。以后提到大宋重新修订《四书五经》,肯定也会提到,当时有一个叫做吴敏的官员,率先提出了标点符号,断句之法,推动了四书五经的重新注定和注解。
兴奋的吴敏没有第一时间退下去,而是说到:断句其实还挺好玩的。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赶紧退下,别臭显摆你那点成果了,说穿了,这也没什么值得可炫耀的。这才仅仅是个开始,等后续标点符号,断句之法,推广全国,能够给整个大宋想读书的人提供一点帮助,这才算有成效。
但凡换个人敢这么说,吴敏肯定要怼的他怀疑人生,这个人偏偏是赵桓。
不是因为皇帝的身份,而是因为这个人,是最早提出标点符号的人,他也是拾人牙慧,哪里敢有一点点的嚣张,乖乖退回了队伍。
方才说到求学之艰难,朕是深有体会,打小就开始学《论语》,然后是《周礼》,《大学》《中庸》等等,实在太难了,朕小时后可没少挨耿师傅的戒尺。
赵桓顿了一顿,然后继续说道:太难了,实在是太难了,咱们就不能整个普通开局么,非要一上来就是地狱难度。
所以,朕在东宫的这些年,也曾向一些当世的大儒请教,能不能编出一套简单易懂,不存在歧义,还能蕴含着道理,帮助孩童认字的启蒙读物。
历来,启蒙读物不好编,通俗易懂还得蕴含大道理,这样的书最最基础的就是《论语》《诗经》了,没法再简单吧。
面对大臣的疑问,赵桓淡淡道:还真让我给搞成了呀,两本有趣的启蒙读物,我管他们叫做《三字经》和《百家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垂拱殿中缓缓诵读。有中立的大臣开口支持,甚好!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适合作为孩童的启蒙读物,在内容上,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确实是难得的佳作,陛下真是全才,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是陛下不会的了?
哈哈哈!赵桓笑道:你这点说的不错,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是我不会的。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今天就这样吧。各相关部门把属于自己的部分尽快落实下去。张叔夜种师道李光世,你们一会到延和殿给朕汇报一下勤王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