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中华工匠》?
    一本《三国演义》,让很多人都忙碌不堪。

    在叶落休息的这几天,《古典文学会》节目依旧在播出,原来的主持人正在解析叶落的《三国文选》,而且收视率非常坚挺。

    毫不夸张的说,《古典文学会》已经成为了文艺频道的一档招牌类节目。至少短时间内,叶落留下的东西就足够撑起这档节目了。

    刘禹锡白居易《三国演义》《三国文选》等等,节目组完全可以反复地去解析。

    当然,叶落肯定不会去炒自己的冷饭。

    其实他手里现在能讲的东西有很多,不说那些记忆碎片,就是整本的文学类作品,他也还有一本《聊斋志异》呢。虽然叶落不太喜欢这种略带灵异鬼怪的神话传奇类的小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佳作。

    看似是在说荒诞的鬼怪,但实际上的内核却是在讲人性,在讲反抗黑暗的封建礼教。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小说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更适合做节目。

    只不过,叶落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就拿出这本书。

    毕竟,现在《三国演义》的热度正高,自己这时候又抛出来一本《聊斋志异》,总感觉有些太急了。

    对于文学界,叶落已经将这看成了自己的基本盘。现在的他,已经不需要在文学界这么急切的证明自己了。

    虽然文学界错综复杂,但两本《叶唐系列》和一本《三国演义》就足以奠定他在文学界的根基。剩下的就需要小火慢炖,来慢慢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顶尖的大文豪,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文艺频道,《文学会》的大办公室里。

    叶落虽然来上班了,但也没有去做节目。《文学会》的成绩和履历叶落已经拿到了,现在出不出境对叶落来说影响也不大了。

    还不如在办公室摸鱼呢。

    本来叶落是可以在家摸鱼的,但他请的假就只有一周,虽然超出假期他不来也没人会说什么。但那样做终归影响不太好,尤其是对他这种有着大好前途的主持人来说,容易被人诟病和抓到把柄。别看旷工是件小事,可很多时候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小事,才更容易让人翻车。

    名利场就是这样,走的越高,就要越发的小心谨慎。

    此时,叶落正在一边喝着茶,一边浏览着华视内部的信息网。这个网上,会展示出华视下辖的各大频道的所有节目信息。

    叶落漫无目的的看着,想碰碰运气,看看其他频道现在有没有什么机会。

    办公室的其他人,也在闲聊。

    这几天看了几本穿越到《三国》的同人文,真是太上头了。

    哈哈,我也看了,是真爽啊。

    网文肯定爽啊。赵总监笑着看向了叶落,叶老师,你看来着么?

    看什么?叶落没注意他们这边的聊天,就问了一句。

    三国类的网文啊,我看人家那些网络作者写的,人气也挺高的。赵总监笑呵呵的。

    一听是这个,叶落立马扯了扯嘴角,我还真看了

    啊?

    叶哥也看了?

    看的哪本啊?我也瞅瞅去。

    我去!叶哥都看了?

    大家伙一听叶落这原作者都看了,顿时就来了兴趣,赵总监更是饶有兴致的凑了过来,递上一根烟,问道:叶老师,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不?

    不抽了,刚抽完。叶落摆了摆手。

    那就存着。赵总监把烟放在了叶落的桌上,叶老师,你看的是哪本?

    叫啥我忘了,应该是七点的一本书。叶落说道:倒是没啥感想,写的挺爽的。

    哈哈哈!

    叶老师都说爽啊!

    我看最近网文都是写三国的,叶老师真是造福网文作者喽。

    叶哥大度啊!

    要我是叶哥啊,我就不让他们乱写。有个年轻的同事撇嘴道:那些小说我看了不少,一个个都是乱写,什么虎躯一震诸葛亮就拜服了?还一个个和色鬼转世似的,见到美女就收!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啊!叶哥的《三国演义》是什么等级的作品,让他们给写成什么了?这同事一看就是叶落三国的铁粉,说到这些网文的时候,语气很冲。

    不过大家也不在意,人家叶落这原作者都没说什么,他们也顶多就是随便聊聊。

    就在大家说话这会,张磊导演从外边回来了,一进屋就看见赵总监在这边吹牛逼呢,张导笑道:哟,赵总挺闲啊,不是说你昨天刚被唐主任训了一顿么?这也没看出来被训的样子啊。

    嗨,伱这人是真讨厌啊,你哪壶不开提哪壶是吧?赵总监翻了个白眼。

    大家都意外的看向了俩人,赵总挨训了?

    因为啥啊?

    咱们现在这成绩,赵哥还能挨训呢?

    大家都有点不可思议,按照老唐那个唯收视率是图的性子,不说请赵总喝茶,但也不至于训他吧?

    就连叶落都有点意外的看了过来。

    和咱们这节目没啥关系。

    赵总监无奈的说道:还不是和记录频道那边合作那项目,咱们频道负责出策划,他们那边负责拍摄。我抻头把策划给他们写好了,结果他们那边实施不下去,跑去唐主任那说咱们写的策划不行,非得让重出一个!

    因为这个啊?

    文振组那个项目?

    我看这阵子唐主任和吕副主任好像都在跑这个事呢。

    对于这个项目,虽然没有官方消息,但其实已经传开了。

    但叶落却比较意外,文振组的项目?

    是啊,叶哥你不知道?

    不知道。

    哦对了,这阵子你没来上班。

    有人给叶落讲了一下,叶落这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个事。

    其实如果是单纯的拍摄弘扬传统文化的纪录片,那压根没什么难度,随便找个地方拍点民俗传承就行。但问题是,这样的节目,收视率普遍不高。

    如果是以前糊弄糊弄也就算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文振组高度重视!

    叶落好奇的问道,赵哥,你给他们写的什么策划啊?

    考古啊。

    考古?这应该没问题啊。

    大家都有点疑惑,要知道考古类的栏目,绝对是纪录频道的头牌栏目之一了。而且,拍这种片子,纪录频道应该很有经验才对啊,怎么会实施不下去?

    你可拉倒吧!你那叫考古?你那分明是盗墓好不!张导撇着嘲笑道。

    胡说!赵总叫道:我那叫展示古人不借助现代工具进行古墓发掘的技术与手段!

    呵呵,那不就是盗墓么?张导翻了个白眼,你考古就考古呗,整这么花里胡哨的干嘛?

    懒得和你说,人家要创新,我能怎么办?赵总鄙视的看了张导一眼。

    说起来赵总监也是真没办法了,传统文化类的纪录片就搞考古开棺那一套有收视率,其他的那些拍摄民风民俗的压根没人看,想创新也只能在考古这方面下功夫了。

    张导和赵总在这边拌嘴,叶落脑子里却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赵哥,你说考古这么火,那拍点古法匠人制作的过程,会不会有人看呢?

    赵总监愣了一下,古法匠人?这什么意思?

    叶落道:就是现在还传承古代技法的那些工匠,要是把人家这些古法技艺给拍成片子,我估计收视率也差不了。

    这也就是叶落经历了宋应星的这一生,他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说,感觉这些古法技艺还挺有意思的。这些东西就和考古一样,自带一股神秘感和历史文化气息,这对华夏人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赵总监琢磨了一下,感觉好像有点意思,叶哥,还有别的想法么?详细点的。

    叶落笑了下,太详细的东西没有,我也是突然想到这茬了。不过,我感觉要是能比较完整的展示这些古法匠人的制作过程,不论他们是什么行业的,制作的东西是什么,估计应该能吸引到一批观众。

    嗯,我感觉叶老师这想法挺好,至少比你那盗墓强多了。张导笑道。

    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有个同事也说道。

    要是制作的是比较稀罕的东西,那估计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吧?

    感觉有搞头啊!

    大家七嘴八舌的,顺着叶落这话往下说,越说越来劲。

    当然,这也就是叶落说的,要是其他人说的这想法,估计也引不起大家这样讨论。

    赵总监这会也琢磨起来了,最近他都要被这些策划给逼疯了,虽然叶落这想法还只是个雏形,但不得不说这也是个思路。

    当然,叶落他们更多的是凑热闹,闲的没事瞎聊呗。

    甚至,好多人今天说完之后,第二天就把这事给忘了。

    但过了几天之后,赵总监还真用这个思路写了一份策划。

    甚至还拿给叶落看了。

    叶老师,是这样子的不?

    看着眼前的文件,叶落都有点没反应过来。他那天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赵总监还真给写出来了啊!

    叶落翻看了一下,他发现赵总写的这个策划,和他那天想的基本一致,而且更加的完善了。

    赵哥,你真要交这份策划啊?叶落问道。

    是啊,我这几天想了想,感觉这个真行。赵总监说道,叶老师,你给起个名?

    我哪会起名啊。

    你想的点子,肯定得你起个名啊,要是这策划真通过了,也能记你一份功劳不是。

    那

    叶落想了一下,试着道:就叫《中华工匠》?

    挺好!就这个了!

    赵总监兴冲冲的拿着文件,去找唐主任了。

    推本书啊,《姑娘不必设防,我是瞎子》

    多女主文,设定新颖,很不错的,开车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