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六章 厗奚、傂奚、虒奚
    王玄甫再问:

    听你们的话语,这个县到底叫厗奚还是虒奚?

    孙豹孙羊不清楚,小虒喊道:

    王生,我知道,是虒奚,官家人搞错了,才误为厗奚或者傂奚。我的名字就是虒奚的虒。

    王玄甫惊诧于小虒的学识,随口问道:

    小虒,你念书了?

    小虒忍不住昂头挺胸,两腿用力,羊坐骑差点跪倒在地;等羊骑稳住身体,小虒才找回刚才的洋洋得意:

    是啊,王先生,我家有半部《仓颉》。不过,好多字,阿爷都不认识。

    孙豹补充道:

    山里人,读那么多书也没用;学几个字,会算账,不被人哄骗,足矣!

    孙家果然是半汉半乌桓,按照汉人习惯说话,其它大多沿用乌桓习俗。在塞北时,孙家人随乌桓人,游牧狩猎为生,种地为辅;南迁塞内之后,改为住牧,牧耕为主,狩猎为辅。孙家没有采用汉人的精耕细作,一直沿用乌桓人的刀耕火种,主要种植穄东墙,辅以粟米。这里的时令也与中原稍有不同,现在十月,正在收割庄稼。

    孙家忙于农事,没有功夫烤羊;二人不敢不愿过多打扰,第二天,便进山游历。这里景色宜人,让人流连忘返;凤纲也被这深秋初冬的景色迷醉,不再焦躁,不再提离开之事。

    几天之后,收割完毕,小虒的父母,孙家的家主孙铁桦孙虎亲自主持大祭,庆祝丰收,顺便招待贵客。山里闭塞,难得客人来,自有好酒好菜招待。闲散了几天的凤纲,开始忙自己分内之事,为孙家寨民治病。王玄策也不好意思闲着,更不好意思抢凤纲的大医位,只好帮忙打下手。

    说是孙家寨,其实,真正的孙家人也就五六帐,二三十口人;其余寨民,以地道的乌桓人为主,不乏鲜卑匈奴汉人,及其它塞外种姓。乌桓人有个习惯,以强者姓为姓;小虒的父亲孙虎为此地乌桓小帅,所以,山沟里的人全部改姓为孙。

    寨子内是另外一种管法,小虒的母亲孙铁桦才是真正的家主,整个秋收,由其主持,而孙虎主管打仗。这也是乌桓人的习俗,家族以母为尊,而男主外。

    王玄甫走过太多部族,见过无数风俗,乌桓习俗实在不算特殊。唯一让王玄甫不能忘的是蹲,聊天也好,吃饭也好,孙家人都踞蹲在地。刚开始,王玄甫不习惯;学了几天之后,才体会到其中的妙处,宁愿蹲踞,也不愿意坐或跪坐。

    凤纲看病,也是与病人一样蹲踞,怎么看怎么奇怪。看完最后一个病人,凤纲起身,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整理行囊,准备离开。这时候,孙铁桦带着小虒走来,对凤纲说道:

    凤公,小虒晚上老是做梦,经常半夜惊醒,您老给看看。

    凤纲问脉之后,说道:

    嗯,不好治。说小病吧,长期下去一定影响身体;你看,小虒比寨子里其他孩子瘦。说是大病吧,对身体又没有太多影响,注意饮食,注意孩子的情绪,不吃药不治疗,也能痊愈。

    孙铁桦小心翼翼地问道:

    凤公,您老说,怎么才能治好?

    凤纲沉吟片刻,咬咬牙说道:

    这样吧,我这里有几颗百花酿酒糟做的药丸,平常人吃了可以延年益寿,小虒吃了,病一定好!

    王玄甫听到这里,跑过来阻止:

    我说凤纲,别乱来,你那虎狼之药,虽说能治好孩子的病,也会留下其它后遗症。让我看看!

    凤纲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我这不是心急吗,想让小虒快点好。

    王玄策号脉之后问道:

    小虒是不是经常想事情,脾气暴躁易发怒?

    孙铁桦连连点头:

    是啊王公,小小年纪,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小心思,整天想东想西!

    王玄甫得意,看了凤纲一眼,告诉孙铁桦:

    这不是病,凤纲说的不算错,不好治。孩子长身体,过于偏食,不长肉。所以,所谓的治疗便是长时间调养,而不是用虎狼之药,暂时镇压病症。孙家寨的食物太过单一,你说怎么办,凤纲?别提你那百花酿,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你再给孩子诊断一次,看我说的对不对。

    凤纲提出新要求,要求明天黎明,空腹诊断。第二天,太阳即将升起之时,凤纲为小虒复诊,没有直接给出结果,反而问王玄甫:

    孩子身体里蕴含一股强大生机,这是什么道理?

    王玄甫笑吟吟地看着凤纲,没说话;孙铁桦一头雾水,不知道两位大医说什么。凤纲没有得到答案,再仔细检查,才给出结论:

    不得了,这孩子长大后,至少是武力高强。如果调理得好,人又调教得好,很有希望成为猛将,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撞。

    孙铁桦还是没明白凤纲的意思,凤纲也不管那么多,开口问道:

    杨家主,你看,我收这孩子为徒怎么样?

    王玄甫不乐意了,急忙说道:

    凤纲,你哪里有本事做孩子的师傅?你教他什么?酿百花酿?你拿什么给孩子调理身体?

    王玄甫吼完之后,得意洋洋地对小虒笑了笑,又对杨铁桦说道:

    杨家主,我有先见之明,十几年前找来一本《灵宝卫生经》,这是调理身体的经书。凤纲,呵呵,你家没有,咱家有!

    确实,凤纲不懂武功,百花酿还没完善,根本不适合人喝。想想也没办法,凤纲开口说道:

    算了,争不过你。我们的账怎么算?

    王玄甫轻描淡写:

    好说,把你百花酿的方子交出来,两清!

    凤纲二话不说,伸出手与王玄甫击掌为誓:

    成交!

    孙铁桦这才醒悟过来,两位公想要干什么,急忙把小虒拉到身后说道:

    你们想把我孩子带走?想都别想!

    王玄甫这才想起来,原来收徒弟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自己愿意还不行,需要别人乐意才行。尴尬地笑了笑,王玄甫说道:

    孙家主误会了,即便教孩子,也是在你们寨子。我说我想在你们寨子混口饭吃,才收孩子为徒,你信吗?

    孙铁桦摇摇头,警惕地说道:

    不信!

    王玄甫想了想又说:

    我看这孩子骨骼清奇,长大了一定成材,所以才留下来做师傅。这总该信了吧!

    孙铁桦还是摇头。王玄甫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看向凤纲。凤纲笑着说道:

    孙家主,做师徒是缘分,不能强求。你看这样好不好,让王公在寨子里住下,教孩子们读书练武,顺便给小虒调理身体。

    孙铁桦还是犹犹豫豫,凤纲再三劝说,才松口答应:

    那就先做个教书先生吧,不过,我要和小虒他阿爷商量。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王玄甫很高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替自己付账的白纸小儿,无论如何不能放过。其实,还债弟子还在其次,更吸引王玄甫关注的,是小虒身体里那股生机。生机的来源不明,想要弄清楚,需要长期观察。

    王玄甫没教过书,小时候上过学,所以信心满满。以前读书识字时,最讨厌先生古板,整天吊着死人脸,面无表情,动不动就打板子。而且,古板先生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不但不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时常用板子来震慑抑制,不许学生胡乱提问。

    王玄甫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改变,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学到更多知识。

    所以,王玄甫的第一次,以和颜悦色开始,没有规定任何规矩,还告诉孙家寨学子:

    师傅很随和,你们不要怕;学舍没有任何规矩,一切随便,有什么不懂便问。

    读书先识字,王玄甫以《仓颉》为蒙童书: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四句话念了几遍,还没人能背,便有学生,急急忙忙,跑出学舍;不用问,一定是肠胃有急。王玄甫很和蔼,觉得孩子们很有趣,很好玩。跑出去的学生多了,便不觉得有趣好玩;情绪会传染,肠胃有急,传染的也不慢。王玄甫心里算计,四句话背会之前,可能所有学生都要轮流外出一次。这时候,没有了和蔼,也没有了笑容可掬。王玄甫觉得,自己的脸僵硬,一定很难看。然而,自己的脸色都那么吓人了,为什么没有一个学生害怕?

    好不容易背会四句话,王玄甫开始讲《仓颉》故事,以故事讲解教习每个字。讲完仓颉造字的故事,小虒带头提问:

    王师,仓颉为什么要造字啊!

    这问题问的好,王玄甫夸奖过小虒之后,给学生讲结绳记事的古事,还没转到造字对人的伟大意义,有关绳子的问题来了:

    王师,绳是什么绳,怎么结?

    王师,我玩过绳子,我家的绳子怎么无法结结?

    王师,结结的绳子用什么树皮造?

    王玄甫自己也糊涂了,学生提的问题很有道理。可惜,书上没有提接绳记事的绳子怎么造,用那种树皮;同样,也没提如何打结。当初,自己读书识字时,先生打板子,不许提问,所以没学到接绳记事的道理。如今,自己的学生提出这么多问题,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