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八十章 海商们仿造蒸汽机轮船
    全体商业大会召开后,无数的商人们云集北平,包括新来的商号,以及诸多没有资格参与大会的商行。

    他们或者规模不够,或者没有关系,更多的是没有牵扯到中华重工体系。

    三百六十行。

    太多的行业了。

    北平城中,开在巷子里,明显不是对外贸易的商铺,名字叫做六合咨询行。

    铺子里的工作人员们穿着精美的衣服,每个人看上去都很专业的样子,接待一个又一个前来咨询的商人。

    隔成一间间的会谈室。

    两名来自广东商人不停的反复询问和确认,对面的管事不厌其烦的回答,脸上始终保持微笑。

    “根据大会的宗旨,明年中华重工会放开许多限制,你们想要在广东创办蒸汽机工厂,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管事再次确定的说道。

    “中华重工绝对不会打压?”

    广东商人反复问道。

    管事脸上笑着,心里已经骂了起来。

    应天府开办蒸汽机工厂,因为北平的倾销导致关门大吉,这些走私商人又想吃肉又畏惧承担风险。

    “你们前任的布政司颜藩台,在我们广东支持开办工厂,甚至鼓励开办蒸汽机工厂,但是谁不知道应天府的事情,都不敢动中华重工的核心。”

    中华重工最开始靠着蒸汽机发家,外界的印象,认为蒸汽机工厂是中华重工的核心。

    “蒸汽机虽然是核心的工厂,但已经不是中华重工的核心,而且根据大会的宗旨,为了刺激民间商行研发新技术的热情,蒸汽机各项专利全面向社会放开。”

    广东商人一直纠缠着。

    管事也无所谓。

    反正按时收费,他有什么好在乎的,对方都在乎钱不是么。

    两名商人互相看了看,终于有人小声的问道:“如果我们办的是蒸汽机轮船厂呢?”

    管事愣了愣,随后才恍然大悟。

    难怪。

    这两人肯定是大海商。

    管事无法回答,广东商人也不信任,最终看在广东商人财大气粗的份上,六合咨询行的东家出面了。

    六合咨询行的东家姓苏。

    他的大哥是苏观。

    原来冶铁所的官员,深得小王爷信任,后来的布政司下级官员,如今布政司的参政。

    六合咨询行的东家大有来头,许多人知道,但是不知道具体是谁。

    两名远道而来的广东商人属于不知道的。

    但是根据他们打探到的消息,六合咨询行在政策解读上,绝对是北平各家咨询行最顶尖的一批。

    收费,当然也是最贵的。

    苏东家笑呵呵的,非常的和气,但是两名广东商人不敢怠慢,深知这种人背后的关系绝对强大。

    “你们想要办蒸汽机轮船厂,果然是财大气粗的海商。”

    “不敢当。”

    两名商人被看穿了跟脚,虽然不至于畏惧,但越发的谨慎起来,他们只是探路人而已。

    年近四十岁的苏东家,手腕上挂着一串佛珠,身上穿着简朴的长衫,从外面进来时套着貂皮大衣。

    屋内使用蜂窝煤的地道,让店铺内的气温很暖和,貂皮大衣被伙计接了过去。

    “请。”

    苏东家倒了两盏茶,两名广东商人捧起茶杯。

    “听说你们广东最喜欢喝茶,不知道北平的茶如何?”

    “好。”

    “齿间留香,余味无穷。”

    “哈哈哈。”苏东家笑了,“从福建买来的茶叶。”

    两名商人打了个哈哈。

    苏东家这才收敛了笑容,认可了对方,的确做人低调。

    想要发财无所谓。

    最怕的是那种无法无天的,有了点小成就,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行的那种。

    “你们想要开办蒸汽机轮船厂是没有问题的。”

    两名广东商人等着苏东家后面的话。

    果然。

    “但是想要在这个行业长久的发展下去,就要遵守北平模式的规矩,最好是在北平工民联合部登记。”

    苏东家神秘的笑道:“虽然在工民联合部登记,会带来许多的规矩,可也有更多的好处。”

    两名广东商人小声的问道:“听说燕王即将成为太子。”

    苏东家没有理会,端起茶抿了一口。

    见状,两名广东商人没有继续在这方面追问,开始问起了为何要在工民联合部登记。

    最后。

    这场咨询的费用,两名广东商人花费了整整一百元,最后一条没有得到回答的咨询,另外花费了两百元。

    三百元的咨询费,一名工人不吃不喝二十五年才能积攒下来。

    全体商业大会落幕后。

    不久则是全体大议。

    十一行省一地区的文官,武官,工人,军户,军人等等贤达人物参加了这次大议。

    大议对明年十一行省和一地区的规划,以及发展目标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北平传统的行业之外,又诞生了许多各类的行业。

    整个年关。

    在百姓们的歌声笑语中,高层的人们却是比寻常时日更要忙碌的时候。

    洪武三十年年关。

    北平歌舞院。

    满场的武官们整齐的入场。

    “威!”

    当朱高炽进场的一刻,三百余名中高级武官全体起立。

    “哗啦啦。”

    一片响动的声音。

    “嗖。”

    武官们伸出笔直的胳膊,向着一个方向行军。

    “啪啪啪。”

    参与的文官们纷纷鼓掌。

    朱高炽满脸的笑容,与两旁的文武官员挥着手,在万众瞩目的眼神中坐到了前排的位置。

    随着朱高炽的坐下,人们才纷纷跟着坐回自己的座位。

    “宋老将军,明年开春随我去京城吧。”

    朱高炽对旁边的宋晟笑道。

    “遵小王爷的安排。”

    宋晟点点头。

    朱高炽满意的收回视线。

    目前的大明并不缺合格的中级武官,但是在大兵团作战需要的元帅方面,因为各种原因属于极度的缺乏。

    指挥数千人,指挥数万人,乃至指挥十万以上的人,绝对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资源整合上,就不是普通人靠着想象能想到的事情。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使用火器的军队,内部分工也是越来越明确,对于社会组织高度的要求也是不断增加的。

    如今的大明,真正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经验,并且没有失败过的只有朱棣。

    包括眼前的宋晟,京城的耿炳文,以及调去云南的郭英,他们的经验主要是单方面军的指挥。

    而无论是北平系的朱能,又或者丘福、唐云等人,现在的他们只能称为战将。

    在指挥数千人的战斗中,他们的才能足够,但是他们没有指挥上万人作战的经验。

    所以至今朱高炽都没有冒险。

    北平的对外战争中,以营为主要作战单位,并没有发动过大兵团作战模式。

    做生意失败了,许多人因此颓废。

    如果国家的大兵团作战失败,同样对于国力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朱高炽不愿意轻举妄动。

    真正让他放心的只有朱棣。

    哪怕是唐云丘福这些北平系将领,朱高炽都不愿意放权他们主导大兵团作战。

    这些人在历史上是经历过失败的,不少的靖难功臣在走向大兵团作战的时候败亡。

    已经证明了在单独带领大军远征的时候,他们在这方面的才能不足。

    简而言之。

    他们还需要学习和成长。

    那么现阶段学习朱元璋,培养老中青三代文武官员接替,就是非常关键的方法。

    这才是老成的治国之道。

    所以朱高炽其实不愿意大规模动兵的,他的计划是希望当京城稳定后,由朱棣带领大军出征。

    朱棣才是朱高炽最放心的大元帅。

    由朱棣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过程中,培养和提拔起来人才,逐渐的具备相应的才能。

    换句话说。

    以朱棣为第一代,培养第二代的元帅,然后用第二代的元帅们,培养第三代的元帅们,形成代代交替的良好模式。

    但是朱棣也需要帮手,自己也需要有人帮忙稳定内部环境,那么像宋晟这等硕果仅存的,又被历史证明了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老将,就是朱高炽需要拉拢的对象。

    北平歌剧院。

    演员们在布置精美的舞台上,舞出一曲又一曲的舞蹈。

    歌唱家们唱着高昂的歌声。

    “哗啦啦。”

    “哗啦啦。”

    台下的掌声不断的响起。

    朱高炽脸上露出笑容。

    北平新军的强大毋庸置疑,但是好马配好鞍,靠着工业发展成果堆积出来的新军,同样需要高素质的将领。

    在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时候。

    不光是英国的工业能力,同样也有大批的优秀军官,在对外战争中接连的胜利。

    人才始终是关键。

    否则哪怕给了先进的武器,没有合格的人才,也有可能变成“面条”军队。

    “军工联合办很主动啊。”

    在晚会的时候,朱高炽举着酒杯。

    马王宣愣了愣。

    朱高炽很快略过了马王宣,看向了朱能。

    朱能的成就,在历史上证明了是靖难之役将领中,天赋最高的一批,培养价值很高。

    “在西域行省好好干。”

    朱高炽拍了拍朱能。

    朱能举着酒杯一饮而尽。

    亦力把里需要一场战争,因为各方面的推动下,已经到了火山口,不爆发更危险。

    但是朱高炽目前不希望有大兵团作战。

    无论是人才方面,还是环境方面,乃至在经济发展上,暂时都还不符合。

    军工联合办有主动性是好事,但是要以大明需要为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