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2章 西影厂
    朱玲惊讶得杏目圆睁,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陈光耀看她这惊讶的样子,忍不住笑道。

    瞧把你吓的,我又不是真的拿一千万来拍电影。我说这个数,是专门说给你听的,你以后嫁给我,你也是个千万阔太太了。

    朱玲看他这吊儿郎当的样子,一时间还真是拿不准他到底有几句真话几句假话。

    她秀眉一蹙,不自觉的看了陈光耀一眼,暗暗有些恼了。

    她一向是不喜欢这种轻浮的男人,偏偏陈光耀还真是所有她厌恶的毛病都占全了,又爱说大话,又喜欢说俏皮话。

    一时间,之前在颁奖典礼那一吻的好感,瞬间荡然无存。

    朱玲皱着眉头,看着陈光耀,但凡他再敢嘚瑟一句,朱玲肯定转身就走。

    陈光耀作为一个老油子,自然也注意到了她的脸色不对,当即收敛了笑意,轻咳一声,转过话题道。

    要不,我们先去吃个饭?

    算了,我和剧组的人吃。

    你不是说刚才已经拒绝他们的邀请了吗?

    谁说的?我现在就要过去吃。

    朱玲俏脸一寒,明明是个知性温柔的大姐姐,但是在陈光耀面前,她却变得像是个娇蛮的小女生似的,一天到晚发不完的脾气。

    陈光耀知道她是在故意耍小性儿,不过现在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不声不响的看着她。

    二人四目相对,虽然没什么言语,但朱玲很快也冷静了下来。

    她瞪了陈光耀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你一直这么看着我干嘛?

    陈光耀笑了笑,顺口说道,你长得这么漂亮,我舍不得不看。

    他这俏皮话真是一套一套的,只是落在朱玲耳朵里却让她脸色一沉,冷道。

    你再说一句试试?

    陈光耀这下不敢说话了,他总感觉在朱玲面前,好像说什么话都不对,索性也不说话了,直接一把将她抱了起来,顺手又横抱在了怀里,轻声道。

    那我不说了,你给我数数,我们回去看看能花不花半个小时。

    他这一套把戏既大胆又霸道,朱玲娇靥飞霞,说是不太喜欢,但终究是年轻人,心底里还是期待着一场热烈而张扬感情。

    陈光耀抱着她一路下了楼,沿途一路走走停停,还真是硬撑着把她抱回了宾馆。

    一回到宾馆的房间里,朱玲似乎又想起了前两天喝醉时的情形,脸上难免笼上几分愁容。

    陈光耀知道她想起了彭春明,不过现在他可不会再提,只作转过话题道。

    说真的,如果我真想投资拍部电影的话,你能不能帮我去走动走动?

    我为什么要帮你走动?朱玲坐在榻上,凝脂般的小腿搁在塌边晃了晃,白晃晃的还真有点勾人。

    陈光耀不自觉的走到了她的面前。

    朱玲看着他高高大大的身形,不自觉的凝眉道。

    干嘛?我不帮你,你还来脾气了?

    我这人来脾气了就想收拾人,要不我收拾你试试?

    你来啊。

    朱玲轻哼一声,俏脸微冷。只是这话一说完,她就傻眼了,因为陈光耀竟然甩手把短袖套头一拽,显出了一身板正的肌肉。

    别看他平日里彬彬有礼,说话客客气气的,没想到这身板还挺有几分劳力。

    朱玲这才明白他说的收拾是什么意思,脸上微微发烫,皱眉道。

    你别在这儿跟我丢人现眼的,赶紧给我规矩点儿。

    陈光耀也不说话,只是也没有退让的意思。

    朱玲又羞又恼,说是几番冷眼,但又担心他这个小年轻做出什么不过脑子的事来,便转过话题道。

    我看你真是有钱没处花销,非得拍什么电影。好,我帮你去问问,我看你有多少钱能砸进去的。

    一听她提起正事,陈光耀也不玩这些小把戏了,略微认真了些。

    西影厂现在有什么知名导演和演员吗?

    朱玲也不回答,反倒瞥了他一眼,抬脚踢了他一下。

    那身狗皮给我捡起来穿上,你以为我稀罕看你在这儿显摆?。

    我这确实也挺能显摆的,总共就练了三四年,你看这八块腹肌。不过我练这也不是为了和小姑娘嘚瑟的,主要怕遇上一些不讲道理的街溜子。

    我看你才像街溜子。

    朱玲没好气的嗔了他一眼,见他又捡起短袖穿上,这才随口报上了几个导演的名字。

    和我合作过的导演,我就不跟你说了,省得你让我去问,我也拉不下这个脸。不过厂里有几个年轻导演,听说拍的电影挺好的,像是张亦谋陈楷歌田状状黄箭新都属厂里比较年轻的导演。

    陈光耀闻言,愣在原地好半天都没说出一句话来。

    他早就知道朱玲是个圈里人,肯定认识不少名人,没想到她随口一说,个个都是日后轰动影坛的巨匠级人物。

    其实这也难怪,西影厂本身这两年就风头正盛。

    西影厂是五六年才筹建,当时是为了响应电影布局省有制片厂的号召,每个省市都会有一个地方的电影制片厂。

    只不过一开始,西影厂在各地数十个电影厂中并没有太多突出建树。

    和北影上影长影等一批老牌电影制片厂相比,西影厂在人力物力经验等资源普遍匮乏,但是从八九十年代起,西影厂另辟蹊径,在故事片的创作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获得了不少国际上的大奖。

    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环境开放之后,西影厂率先实行厂长责任制,实现企业化管理,在文艺创作方面,不拘一格的启用新人,吸引了大批青年电影人的到来。

    与开放初期其他百废待兴,体制僵化的国有大型制片厂不同,当时的西影厂大胆启用新人,率先打出名号。

    因此,刚从电影学院毕业不久的陈楷歌张亦谋田壮壮黄箭新等人纷纷选择了这里,拍摄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代表作品。

    这群新锐导演们成就了华语电影的一个时代,他们也就是后来被称作第五代的导演。

    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造就了西影整个八九十年代的鼎盛时期。

    西影当时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氛围对于第五代导演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西影厂自身机制的创新,电影产品所造就的影响力都是空前的。

    陈光耀此时还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一步踏错,赶不上这一趟时代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