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02章 山东“大捷”
    伺机待动就是按兵不动。

    山东本来有四镇明军,两镇是李成梁最早练的三镇新军中的两支,一镇是李成梁在山东担任总督时候再练的兵,最后一镇则是在李成梁进京担任大将军后,因为山东兵力空虚而收编组建的团练军。

    这四镇的军队虽然都叫新军,但是完全不同。

    两镇精锐在山东被叫做大明新军,它们的番号也是大明新军第一镇和大明新军第二镇。

    李成梁在山东组建的叫做山东新军,它的番号是山东新军第一镇。

    最后收编团练组成的叫做厢军,它的番号是山东新军第二镇。

    三种叫法,同样是当兵,待遇天差地别。

    大明新军是李成梁的心头肉,是他能够执掌大明朝政的底牌,待遇上也是最好的,每天可以吃三餐,每餐都能吃白面馒头,两天都有一顿肉食,训练用的也是实弹,住的营地也是济州城附近精心修建的军营,这些军营因为已经修建多年,大明新军的待遇又好,所以在军营周围形成了市集,甚至比济州城内都要繁华。

    如果大明新军是李成梁的亲儿子,山东新军就是干儿子了,山东新军的驻地在更加前线的地方,住的军营是老旧明军的营地改造而来的,每天只能吃一顿馒头,剩余的时候都是窝窝头,五天才能有一顿肉食。

    用的武器也是大明新军淘汰下来的,平日里的训练也就是举着枪操练一下,火炮也没有几门。

    待遇最差的就是厢军了,这些军队基本上和团练一个性质,原本都是山东地方上自己练的武装,被李成梁整合而成的。

    这里面人员复杂,有一些是山东各县的地痞无赖,被当地的官府抓进去当兵的。

    这些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善类,进入军营也是眼红大明新军的待遇,本身又没有经过什么训练,军纪相当的差。

    这些军队中也有一些为了明廷自愿参军的本地乡绅子弟,还有一些是为了在乱世中投机的投机分子,这些人进入厢军之后发现待遇差,而且李成梁也没有把他们当做主力亲信,这些人也迅速腐化堕落。

    山东的地方官员也知道这些厢军的德性,所以将他们安置在和东南对峙的前线地区,都是距离城市比较偏远的地方,防止他们滋扰地方。

    厢军要自己种地,隔三差五才能吃一个窝头,肉食根本没有,武器还是明军淘汰的老旧鸟铳和大刀大枪。

    这种军队就不要指望他们真的能打仗了,他们更多的工作就是在前线种田。

    所以山东虽然有四镇的新军,但是待遇上却天差地别。

    李成梁的军令到了山东,要求山东各军伺机而动。

    而李成梁离开山东的时候,也害怕自己的继任者和自己一样,割据山东成为下一个大将军。

    所以他为了平衡,取消了山东总督和新军大臣这个职位。

    山东的军政事务,由山东巡抚和四镇统制官一同商议解决。

    这一次是军务,山东的民政官员自然不用出席,但是四镇统制官坐在一起,同样也没谈拢任何话题。

    李成梁的本来用意,是要求四镇统制官互相制约,不要形成一个军头。

    但是现在到了真正需要出兵的时候,四镇统制官坐在一起,却也没办法商议出一个有效的结果。

    首先是厢军的统制官先说:“东南贼军直扑河南,徐州的防务肯定是空虚的,这时候应该以精锐之师攻打徐州,我山东新军第一镇和第二镇在后方接管城市,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明新军第一镇的统制官立刻不满的说道:“徐州虽然空虚,但是东南贼在徐州修建了战壕和棱堡,又有大量的火炮防守,还有火车运输其间,一座城市遇到攻击,多个城市一同支援,根本不是我们山东这点兵力能够打下来的。”

    “我们应该出兵在徐州周围袭扰一下,厢军熟悉地形,你们长期在前线,出动掠夺一些人口和粮食回来,就能向大将军交差了。”

    厢军统制官一下子站起来说道:“你也知道东南贼防守森严,我们厢军的火枪还没配备齐全,现在去不是送死吗?”

    “要我们出动,先把你们第一镇和第二镇克扣的武器给我!”

    李成梁为了让手下不要团结起来,故意制造了很多矛盾。

    比如装备上有限给嫡系的大明新军二镇,淘汰装备给山东新军,最差的装备给厢军。

    厢军多次提出要更换装备,都被上面拒绝。

    如此下来,各镇之间的矛盾深厚,为了武器人员和物资争抢不已。

    果然这一次的军议又是不欢而散,等到李成梁的第二道军令传来,明确要求在山东的四镇新军同时出兵攻打徐州,这些统制官们才不情不愿的集结军队,开始向前线开过去。

    厢军自然是故意在前线拖拉,始终在等后面的大明新军。

    而大明新军磨磨蹭蹭出济州城,就听说河南全境投降的消息。

    等到大明新军慢腾腾的抵达前线,已经是半个月过去了。

    四镇统制官再次开会,决定各出两千人,加上拉来的壮丁,凑上一万二千人,给他们发赏钱向东南贼的阵地发起冲锋。

    如果对方真的防御薄弱,四镇再派出精锐前进。

    一万二千人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队,就连部队的指令都没办法统一,军事素质更是层次不齐。

    这样的军队就连列阵都列不明白,最后也被驱赶着冲向了东南新军的棱堡和堑壕。

    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早就已经严阵以待的东南新军立刻枪炮齐鸣,炮弹准确的落在这些冲锋士兵中,大量士兵还没有冲到第一道堑壕,就被枪炮夺走了性命。

    这下子可把四镇统制官都给吓怕了,他们立刻带领军队后退,在距离前线更远的地方布置防线。

    事后清点,带出去的一万二两千最后只回来了两千人,被抓的壮丁听到炮火一响,立刻抛下军队冲向东南军队投降,厢军也跟着投降,这才引起了连锁崩溃。

    四镇统制官想了想,只好给明廷上书——山东大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