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四十二章 江导,牛逼!
    《飓风营救》国内上映第二十五天,在国内拿下了7630万的票房。

    这个成绩着实是精彩艳绝!

    更何况《飓风营救》如今已经登录国外上映,得到了一致好评。

    创造奇迹的华夏导演,江,他的新电影已经登录北美!

    一部被许多媒体和影评人称为经典的动作电影,开启了动作电影新篇章!

    江作为一名导演,他一直在挑战自我。

    从伪纪录片的《鬼影实录》到以小博大影史留名的《电锯惊魂》再到开创性的动作片《飓风营救》。

    老天,你永远不知道天才的脑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他真的是老天送给电影界的礼物。

    国外的盛赞着实让国内的媒体沸腾了一把。

    这几年来不时有国内导演冲击好莱坞,但无一例外全都铩羽而归。

    而能在国外电影界拿奖闯出一定名气的导演,无一不是揭露华夏特殊时期某种伤疤的文艺片导演。

    像江培安这样商业片发家,赚外国佬口袋里钱的导演,不能说绝无仅有。

    但闯出他这份名气和地位的,仅此一位!

    随着《飓风营救》口碑的不断发酵,犹如一场飓风席卷世界各个角落。

    就连被港媒寄以厚望,称为救世主狙击《飓风营救》的《特务迷城》。

    在经历最初上映前几天的火爆后,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它上映初期带来的消息有多令港媒振奋,如今就有多令他们失望。

    大哥嘉和的模式,在《飓风》面前就像一阵穿堂风,掀不起电影市场多大的风浪!

    港媒惨遭打脸,《飓风》还是那股子飓风,但港媒却已经没有了指望。

    只能咬紧牙关,眼睁睁的看着江培安和他的电影在港省市场上大杀特杀。

    没招啊!

    每年过完年,村里的年轻人或者中年人就开始陆陆续续往外地赶去打工。

    但今年的情况有点不一样。

    不知道是谁传出去的,年后江台镇要变成曲艺小镇。

    大家以后都不用出门打工,在村子里拍电视剧就有钱赚!

    据说是县里的领导亲自到江培安家拍板这件事。

    为啥到江培安家?咱村里的民间小调不是那个新阳市的大老板齐跃飞的产业?

    二货吧你,培安可是京城的大导演,听俺儿说,外面现在放的都是培安导演的电影,好像叫啥龙卷风的。

    俺也不知道导演是个啥,听俺儿说导演就是电影里最厉害的,电视上的明星都得听他的!

    村里几个人蹲在村头的大杨树下面。

    每个人手里都端着碗七嘴八舌热火朝天的讨论着。

    本来这个地方平常都是村里的妇女们的聚集地,连狗来了都得摇摇头绕路走。

    如今妇女们集体创业放弃了这个根据地。

    打工回来的老少爷们占据了此地,开始侃天聊地。

    哎,听说了嘛,江力的儿子最近发了,据说被一个外地亲戚接到港省享福去了。

    哪个江力啊?

    咱们镇还能有几个江力?就是西头那个江力,去世了的那个。

    你说的是得胜,江得胜吧,他老子江力死了,娘也死了。

    他就整天在村里瞎逛,三十好几的人,还在打光棍,他还有港省的亲戚?

    一群人惊讶异常,这年头,提起港省,那可是鼎鼎的大城市。

    谁要是能去一趟港省,那基本上就和出国无异。

    听说是港省那边派车来借的呢,算是走了狗屎运了。

    走了也好,在镇上也是个祸害,我听说他跟三根家媳妇嘿嘿。

    一群男人在大杨树下发出男人都懂的猥琐笑声,空气变得极为活跃。

    大年初四,江培安从新阳市机场出发飞往京城。

    京城还处于节日的氛围中,虽然大街上已经有着穿着和繁华大都市格格不入的农民工们忙碌的身影。

    但大多数京城本地人还沉浸在走亲访友,拜年祝福中。

    中影那边也没上班,胡婧还在滇省没回来,高园园则是陪着父母走亲访友。

    孤家寡人的江培安只要守在空荡荡的别墅里。

    正好借着这段时间他要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在《爱有来生》的戏份。

    剧情其实在后世看来还是蛮简单和老套的。

    江培安饰演的阿明,迷上了喻飞鸿饰演的吹笛少女阿九,并将她强抢回家做了妻子。

    但阿九却一直对阿明冷漠相待。

    长期得不到妻子积极回应的阿明情绪爆发,去了寺庙做和尚。

    在寺庙里,阿九每日给阿明送来茶水和饭菜。

    两人后来冰释前嫌,感情不断升温。

    然而好景不长。

    阿明的哥哥被人暗算,他奄奄一息之际,阿明才知道阿九竟然就是设计哥哥被射杀的帮凶。

    原来阿明哥哥曾杀死了阿九全家,阿九和她的哥哥前来复仇。

    面对阿明,阿九于心有愧,自杀身亡,临死前说来生再见,再续前缘。

    时光荏苒,五十年后,仍由喻飞鸿饰演的莫小玉在一棵银杏树下,听逗留人间的阿明讲起这个故事。

    她恍惚意识到阿九就是自己的前世,不禁泪如雨下,而阿明也在此时消失在银杏树下,赶去投胎。

    故事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不过这部影片把两代人的仇杀男女间的情爱,以及生命的轮回与记忆交织在一起。

    再加上取景优美,画面古典,剧情悲壮,情感浓烈,放在现在来看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片。

    而且它采用线性叙事结构,倒叙和插叙相结合。

    两条不同的爱情线,完成过去和现实的交错,让影片的叙事显得灵活不单调。

    也就是后世拖了十来年这部电影才上映,如果放到现在,国内市场不好说。

    但西方一些喜欢小众文艺爱情的国家绝对会非常欣赏它。

    这个年代的老外就喜欢这个调调,类似于人鬼情未了,辗转几世再相恋什么的。

    只要画面唯美,剧情没有硬伤,帅哥美女演绎,大概率不会扑。

    比如说王祖仙版的《倩女幽魂》就广受欢迎。

    连带着电影主题曲经常被国外歌手翻唱。

    就当是挑战自我了,总当导演多没意思。

    江培安喃喃自语着,然后就开始对着镜子练习表演。

    他记忆力好,台词什么的背了几遍后就记下来了。

    难的是如何讲台词带有感情的说出来,这年头还不流行配音。

    实在是口音有差异,或者类似大陆港省合拍才会不得已的启动配音。

    哪像后世,嘴里说着12345再配上瞪眼浮夸的表情就可以拿巨额片酬。

    导演拍的糟心,观众看的别扭,简直就是影视剧的毒瘤

    江培安是野路子出身,虽然也经过专业系统的课程训练。

    但那时的他无论是导演功底还是表演经验都已经定型。

    系统的科班课程对他而言只能算得上锦上添花。

    练习了几天,时间来到了初七,大家开始上班工作。

    江培安这几天的闭关收获颇大,原片段一泓的表演非常出彩。

    江培安比着葫芦画个瓢,再根据自己执导多年的经验,拿捏阿明这个角色问题也不大。

    喻飞鸿那边也开始联系江培安。

    不出意外,三月中旬咱们就去滇省取景拍摄。

    喻飞鸿在电话里笑着说道。

    三月到十月是滇省风景最好的时候,气候也比较宜人,最适合取景和旅游。

    没问题啊姐,进组的时候知会我一声就行。

    江培安笑着道。

    泞浩已经加入星火传媒,签好合同的第二天,江培安就把《鬼影实录》的剧本丢给了他。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江培安打算用半个月的时间指导泞浩拍摄。

    《鬼影》杀青后他就可以直接进入《爱有来生》剧组。

    主打的就是无缝衔接。

    培安,你那边还好么?

    嗯?我很好啊,怎么会这么问?

    是这样的,我现在在港省,这边有些关于你不太好的传言,应该还没有传回国内

    闻言,江培安哑然失笑。

    姐,我被港媒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基本操作,稍安勿躁。

    嗯,你不在意就好,就是这边的传言都说你老家的事儿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啥?

    江培安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一直以来港媒黑他,不外乎有两点。

    一个是他之前插足那啥的恋情,并且跟港媒对轰。

    另外一个就是《飓风营救》的部分内容被港媒过份解读。

    不过这些都只是谣言,并未有太多人当回事。

    就连当事人江培安在经历对轰事件后都对港媒不甚关注。

    但现在居然穿出了关于江培安老家的事儿。

    这他妈就是精准打击故意抹黑了啊!

    港媒那边说什么了?

    江培安面无表情的问道。

    你还不知道这件事?

    嗯。

    他们说,你利用自身影响力左右政府决定,不顾农民死活圈地自用。

    并且不管家族里的人死活,发达之后不肯提携对你有恩的族人。

    喻飞鸿那边小声的说道。

    并且他们把你的底细扒了个底朝天,从小学到中学,打架混社会的事情全部抖落出来。

    而且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把你的经历连载在报纸板块上,供人阅览。

    闻言,江培安的大脑急速转动。

    第一点关于圈地自用的事儿,这件事说的应该是曲艺小镇的事儿。

    第二点,发达之后不顾族人的死活

    江培安眯了眯眼睛,脑海中浮现一个穿着军大衣,贼眉鼠眼的人物。

    江得胜。

    以及后面把他的从小到大的经历编撰出故事放在报纸上连载供人阅览。

    结合以上种种和镇上有人说江得胜被港省的亲戚接走享福的事情

    港省这群媒体啊,真是他妈的下了血本啊!

    江培安自说自话道。

    不用说,肯定是港媒提前接触了江得胜,再加上江得胜之前和江培安的矛盾

    肯定是这个老小子把他的底细曝光给港媒!

    培安你先别着急,我在这边在帮你盯着,有什么事儿我肯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

    喻飞鸿在那边关心的说道。

    麻烦你了姐。

    江培安感谢道。

    挂断电话后,江培安先是给老家打了两个电话。

    一个是镇政府,一个是派出所。

    另外,他还联系了县领导和齐跃飞。

    接着,江培安又给深城企鹅总部打了个电话。

    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江培安捏了捏鼻梁,无奈道:

    一天天的,一点都不让人消停。

    港省,某小刊报社。

    老王,恭喜啊,今天的下午茶你请。

    彼得,这次干的漂亮,要不了几天大陆那边肯定会看到你的报道,江培安又要头疼一阵子咯!

    王彼得,主编叫你去他办公室。

    一个穿着西服的男人立刻站起来,他一脸谄笑的看着包臀黑丝裙的主编助理,问到:

    茉莉啊,主编叫我去干什么啊?

    名叫茉莉的主编助理看了他一眼,不满道:

    叫我erry。

    好的迈瑞,主编他找我干嘛啊?

    反正是好事儿。

    茉莉白了他一眼,扭着腰肢离开。

    好事儿,难道是要升职加薪?

    王彼得摸了摸下巴,盯着茉莉的腰肢下方部位笑逐颜开。

    王彼得除了报社记者的身份外,平时还喜欢赌。

    一来二去他在赌场认识了一个大陆人。

    这个大陆人十分爱赌,跟王彼得借了不少钱。

    有一天王彼得去他家要账,发现这个男人居然是近段时间正火的江培安老乡。

    据他说两人从小就是一个镇子的,还是小学同学。

    为了挖出更多关于江培安的消息,今年过年的时候他和那个叫江家有的赌徒来到了江培安的老家,江台镇。

    两人赶到江台镇的时候,正好碰上从江培安家骂骂咧咧出来的江得胜。

    江家有和江得胜是远房亲戚,一打听才知道,江得胜被江家人赶了出来。

    江得胜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着什么忘恩负义,发达了忘记穷亲戚官商勾结之类的话。

    出于记者职业的敏感性,王彼得发现这是一个绝对会引爆市场的大新闻。

    于是他便和江家有带着江得胜来到了港省。

    当然,江得胜是内地人又走的匆忙,王彼得采用了一些非正常手段才把他运到港省。

    通过江家有和江得胜,王彼得把江培安的底细挖了个底朝天,这才有了市面上那些报道

    拍摄第二天,累觉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