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于禁与张辽一向不合,曹丕询问张辽之后,又询问于禁,自是希望于禁立场与张辽不同。而于禁自从败于关羽手下,一直惭恚不已,现下又不受重用,自是希冀有重新重用的机会,见曹丕发问,便道:末将以为,孙权向我大魏称臣,现下起兵攻打,未免有失仁义之名。而若是攻打诸葛亮,更是要损兵折将。不如冷眼旁观,等到刘备兵败夷陵,全军覆没,巴蜀崩塌如山倒,陛下一纸诏书过去,诸葛亮必然举国来降。届时,孙权孤立难支,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不仅于禁,整个曹魏都认为,吴蜀决战,刘备身死后,诸葛亮定会举国来降。
在他们看来,诸葛亮并不受刘备重用,因为刘备并没有赐给诸葛亮爵位。
按照汉制,丞相无权开设府邸,只有获封侯爵爵位的人,才可以开府。
在汉朝初期,丞相从列侯中选出。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者或者外戚来做丞相。为了让丞相服众,便形成了丞相必封侯的惯例。因此,西汉几乎所有的丞相,都被封侯爵,唯有吕后的侄子吕产被封王。
到了汉成帝时期,刘骜放弃丞相制度,改用三公制度,将司空大司马丞相并称三公。汉哀帝刘欣又将丞相改名为司徒,到了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封侯的制度被废除。
公元208年,曹操废除三公制度,重新设立丞相御史大夫。
在曹魏看来,刘备封诸葛亮为丞相,显然是采用西汉制度,但并未封侯,自是不信任诸葛亮。
实际上,刘备草创季汉,各项制度还在逐步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并且,刘备自从决定给关羽报仇的那一刻起,便已知晓命不久矣。给诸葛亮封侯一事,让其子刘禅来做,更能收拢人心。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曹丕以及曹魏文武来说,诸葛亮的很多举动都让人匪夷所思。
诸葛亮与刘表蔡氏黄氏庞氏这些名门望族沾亲带故,却离群索居;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却不选择刘表曹操孙权,而选择了寄人篱下年过半百的刘备;躬耕南阳,却不是隐德不仕的隐士;刚刚提议刘备先取荆州,刘表便病笃,欲将荆州托付给刘备,刘备却直接拒绝,导致诸葛亮的隆中对胎死腹中,诸葛亮却还是做到了鼎足而三。
诸葛亮帮助刘备鼎足而三,已报答了刘备的知遇之恩。曹丕始终不明白,刘备还有什么值得诸葛亮效力的。刘备能封诸葛亮为丞相,自己亦可,刘备不能封诸葛亮为王,自己却能。因此,曹丕断定,刘备一死,自己便能让诸葛亮举国来降。大不了封诸葛亮为汉王,让其全权负责益州与汉中事务。
曹丕见于禁说出心中所想,微微点头,道:于将军言之有理。我们便坐观其成。
张辽对于曹丕的决定毫不意外,但依旧劝道:陛下,以防万一,我们还需派出一支奇兵,确保刘备在夷陵之战后,全军覆没。
张辽在26岁追杀曹操,在29岁追杀刘备,在46岁追杀孙权。其能力在曹魏诸将中数一数二,眼光亦是相当毒辣,一语中的。
曹丕亦是赞同,道:张将军言之有理。不知诸位将军谁愿前去?
于禁忙道:末将愿往。
曹丕微微一笑,暗道:宣夜所料果然不差。便道:既然如此,就有劳于将军了。石道长有神鬼之术,朕会命其与将军一同前往,助将军一臂之力。
于禁道:谢陛下。
夷陵猇亭。
东吴大都督陆逊待准备妥当,便集中全部精锐,对汉军发动反攻。
刘备的八万大军分布在八百里的林道,跟八十兵马没有区别,被陆逊连破汉营四十余座,火烧连营八百里,汉将张南冯习战死,汉军乱成一团,死伤甚众。
刘备见汉军四下逃窜,毫无战意,勃然大怒,喝道:都别乱,结阵迎敌。但四周嘈杂异常,无人听见刘备圣令,仅有几名附近的汉兵看见刘备,聚拢过来,欲护送其离开。
正在这时,一支数千骑兵从远方奔驰而来,正是陆逊亲自领兵纵马杀至。
刘备见逃无可逃,掣出双股剑,喝道:既然逃脱不得,那便鱼死网破。语罢,推开护在其身前的汉兵,前忙数步,功凝剑尖,长剑微微颤抖,嘶鸣不已。
陆逊见状,暗道:刘备果有帝王之风。今日绝不可让其逃脱。思毕,便挥剑纵马向刘备杀去。
蓦地,一人领军杀至,正是汉将傅彤。其原本被刘备派去镇守江南第四营。陆逊派淳于丹率五千兵马来攻,傅彤击败淳于丹后,引兵前来救援刘备。
傅彤来势极快,眨眼便冲至陆逊面前,剑出如电,直取陆逊咽喉。陆逊挥剑格挡,两剑相击,傅彤剑锋一转,削向陆逊手腕。
陆逊斜剑偏锋,卸掉来劲。却见傅彤的长剑顺势一扫,扫中陆逊胯下骏马马腿。鲜血直流,骏马吃痛,四下狂奔。陆逊努力稳定控制骏马,却是无果。
傅彤趁机护送刘备离开。
陆逊从马背上跃下,望着护送刘备逃离的傅彤,暗道:此人剑法好生了得,只怕不在我之下。若是不除,必有大患。看他们逃跑的方向,是要走水路。旋即下令道:传令,命朱然潘璋二人率领水军,顺流而下,追击刘备。
他相信朱然潘璋足可拦住刘备,因为二人俱是战功赫赫,更在三年前曾生擒关羽关平等人,威震天下。
朱然潘璋二人得令后,率领水军沿着长江追杀而去。
刘备被吴军四方围杀,见北退无门,西退无路,只得南逃马鞍山。一行人赶到江边,溯江退走。
汉将程畿得知后,率领水军断后。但其尚未整顿好大军,便见朱然潘璋顺江杀至,帆船横陈江面,不知其数,气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