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李截云听闻柳梨这话,便是不禁莞尔。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柳梨这般生的明眸皓齿肤若凝脂的姑娘,愿意当自己的驴友的话,李截云倒是挺乐意一同前去西北之地见一见的。
不过嘛自家剑宗的两位小祖宗乐不乐意就不知道了。
李截云以余光看了看身旁的江浸月和庄蝶,此时二人不知是不是达成了什么协议,面对柳梨的直球邀约,两女皆是不为所动。
李截云方才所念的正是前世岑参所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前两句。
前两句描写边塞风光便已是冠绝天下,而后续诗词则是在书写边军将士之何等苦寒,书写友人离别之不舍惆怅。
前面的边塞风光有如何瑰丽壮阔,后面的诗句就有如何慷慨悲壮。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然而自己方才略作改动,编了个由头念出此诗之后,落在那位书院大儒耳中,视野主体的自己自然成了游人而非将士。
是啊,那位大儒自然是没有说错半句话。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又如何?
对于作为外方旅人的自己来说,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也不过是天下万千风光中的一缕。
然而对于驻守于那里镇守域外异族的边关将士,却是别样的味道。
数十年如一日的风雪飘摇,一成不变的荒凉孤僻,如今朝闻大陆又是和平时期,自然更是无人将目光驻足于他们身上。
大周的边关将士如同名存实亡一般,在浩如烟海的茫茫历史当中逐渐为人所遗忘。
反倒是刚刚的柳梨,虽说并未夸赞诗词如何巧思构想,如何浑然大气。
但她却是认真地告诉自己,西北苦寒之地却也不止是那点雪景风光。
想来,她是能够明白自己意思的。
李截云听着周围书院弟子的恭维话语,看着那名大儒脸上的开怀笑意。
心中却是生出一股异样的感受。
他眨了眨自己的眸子,忽而将桌前美酒端起,一饮而尽。
砰!
青铜所铸造而成的精致酒杯重重地落在李截云面前的案桌之上,清脆的响声惹得整个诗会现场陷入一片沉寂。
就当那位大儒正准备开口询问缘由之时,却闻李截云一声幽幽轻叹,轻声说道。
夫子心中能够豁然开朗,这固然是极好的,可是于我这名江湖游人而言,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便是天下难得一见的风光美景。
可是对于驻守于那里的边关将士呢?昔日太祖文治武功盖世,击退域外异族三万里,立下不世之勋。
然而时过境迁之下,却是无人记得那些边关将士,只知晓那里的北国风光。
李截云说罢,便是一声轻笑,徐徐摇晃着手中已然空荡荡的酒杯。
渭水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天山关。
大周之中并无黄河,只有渭水横跨国土东西。
而天山关则是大周的极北边关,镇守域外万千异族。
那大儒听闻此诗词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呆若木鸡地立于原地,只是愣愣地看着李截云。
春风吹拂,万物复苏。
然而生机勃勃的和煦春风却是吹不进天山关的茫茫山隘,吹不尽将士们的浓浓乡愁。
春风尚且如此,家中书信又如何呢?皇恩浩荡又如何呢?
还不是只能止步于天山关外?
李截云看着书院众人包括那位大儒皆是沉默不语,便是失笑摇头,悠然念道。
常言道渭水清,圣人出。然而渭水浊浊万年久矣,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截云有四句想要赠与诸位。
说是诸位,李截云此刻的眼神则是停留在那位大儒身上。
毕竟他也知晓这书院里面的各位大周公子哥究竟是何德行,不对他们作过多奢求。
李截云看着眼神渐渐明悟的大儒,则是洒然一笑,不急不缓地讲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随后便是起身欲要离去。
乘兴而至,兴尽而返。
而江浸月和庄蝶闻言大为所动,见李截云欲要抽身离去,便也跟着一同起身。
然而随后,众人却是忽而发觉在不远处有一股浑厚磅礴的惊人气息骤然升起!
轰!!!
那道气息并非是什么境界高深的修行大能,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奥玄妙气息。
如同于无声处听惊雷一般,惹得在场众人皆是侧目而视。
什么动静?难不成天子脚下也有乱臣贼子来此造次?!
我听这声音,好像离咱们书院特别近啊!不对,好像这道声音就是来源于书院当中!
李截云对此不知,只是遥望天际,便见此刻天上风云卷涌不断。
一物如同冲霄之剑直奔天穹而去,其势若滔滔洪水,磅礴大气!
倒是那位大儒此刻双手颤抖不止,瞳孔微缩,脸上的白须也随之微微发颤。
过了良久,大儒才从心中的万分震惊当中醒过神来,颤颤巍巍的口中断断续续地吐出四个字。
文圣墨笔?!
当年大周立国之初,便是有一位大周文圣,以手中墨笔谱写诗词,镇压敌军三千,较之神游境修士犹过之而无不及。
而文圣逝去之后,便是立像于白鹭书院当中,那柄墨笔则是被镶嵌于文圣雕像之中,作为纪念。
如今为何文圣墨笔再度出世?!
大儒将自己惊疑不定的目光落在了李截云的身上,心中顿时掀起万丈波澜!
难不成,是因为这位名为李截云的剑宗弟子才出世的?
便是他引动了这沉寂万年的文圣墨笔?!
而后那柄在空中流光溢彩,宛若仙剑一般的文圣墨笔则是证明了大儒的猜想。
文圣墨笔高悬于空,无人可以将其掌控。
汹涌浩然正气自其墨笔之上澎湃迸发,仿佛天地正气齐聚其身,于空中龙飞凤舞,洋洋洒洒落下二十二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盖因这文圣墨笔飞至万丈高空,故而此刻整个长安城上下都将这一幕看在眼中,寻常百姓对此还以为是天降神迹,吵得七嘴八舌。
然而皇宫之中的白鹭书院院长放下了手中与陛下讲学的经书,目光惊叹而又欣慰地遥观天际,自言自语地笑道。
圣人出世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