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29拍地那一天
    办公室还没弄好,所以今天办完了入职手续,虽然已经开始计算薪酬,但是不用到岗上班。

    秦爽提议:要不公司软装和办公用品的采买让新员工也参与进来?

    林若妍只关心自己那间向阳的超大办公室内怎样布置,其他方面只要花够她预设好的成本,其他都随大家心意,所以大家日常要用到的东西,让他们自己去张罗也挺好的。

    她充分放权让秦爽去操持,除了办公家具,还要买辆公司的商务车。她和秦爽都不懂车,不过没关系,公司的司机展力已经入职了,让他去买,价格不限,挑好了之后给她打电话,她直接往卖车的账户上打钱就行。

    温尔雅目前还是光杆的人力部总监,林若妍当初是让将会场租一整天的,接下来人力总监将在这里面试人力部的两个下属,以及财务部总监之外的候选人。这两块人手,林若妍还是要精兵强将,不能太稀松的那种,有温尔雅这种行家把关,她很放心。

    秦爽带着冯强花萌萌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前台去采购办公家具,这些包括但不限于常规的办公桌椅文具设备,还要有咖啡机冰箱微波炉等等一堆水吧台的用物,另外还要有健身器材。

    光是列出这样的清单,就足以让总裁办其他人瞠目结舌。

    常规的办公物品和家电,那两位有经验的前台都能去操办了。而大额的比如成套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打印机都要去相应店面看实物货比三家。

    书中设定的时代是千禧年,还没有包邮全国的网络购物,买东西去各种实体店是常态,光是跑这些店面就够大家忙活好几天了。

    林若妍自己也没闲着,为了填充豪华办公室,她专门去了京市最高端的家具城,样式上听从专业室内设计师的建议,好不好看还在其次,一定要贵才行。

    一晃就到了拍地的那天,秦爽比林若妍还急。

    这些天正经要紧的事难道不是拍地前的调研准备和成本测算么?为什么林小姐一直没安排工作给大家?甚至连相应部门的人都没招聘。逛街买东西,该买的也买了。老板不发话,秦爽也只能是让展力开着新买的商务车,带着大家去目标地块转了转,却无从下手。

    林若妍没招人,是没发现合适的简历。太卷太拼有理想的那些专业人士她可不敢要,那种员工逼得老板都不得不卷起来实在可怕。再者这会儿拍地很简单,就是报价。她自己就凑合搞定了。

    哪里像现实世界二十年后,买地还要自带详细的含效果图和经济测算的设计方案。现在来拍地的,最多只是有个成本预估,卡一条底线高了不拍,能站出来讲清楚项目定位的负责人都很少。

    小秦他们并没有做过地产项目,才会那么着急。冯强以前不是这个行业的,但人面广,暗中打听了一圈,大致弄明白一些关键,反而劝秦爽稳住,说只要价格高,别的都不用急。这次cy区拍地的核心思想就是把地卖个高价。

    等到了拍地的那一日,林若妍只带了秦爽和冯强,司机展力开着公司商务车等在外边。她家里的豪车太高调,奔驰是亲哥座驾也不好借,公司这台几十万的商务车正好。

    进入会场之后,受邀的六家单位都有桌签,大家按照安排好的位置落座就行。

    林若妍扫视一圈,发现有四家都是有国企背景的,什么保来海中京建京凯,与书中描写的完全一样。

    而且不出所料,林若妍看到了方玥。

    方玥带着两个下属与林若妍打了招呼,脸上虽然挂着笑容,眼中的讥讽却藏不住。毕竟真千金就是个高中肄业的水平,怎么也敢开地产公司?一个刚注册的地产公司,据说人员都还在招聘呢,肯定是走后门才混入了这场拍卖会。

    林若妍保持谦虚,只说自己来观摩学习,看着方玥一脸志在必得的样子坐在对面,她的心态却不急不躁。

    毕竟方玥的到来与书中描写一样,是走了另一条门路,准备的应该就是小户型刚需盘那个套路。方玥的买地成本上限不会超过六千万,超过这个预算她的自有资金撑不住,是绝对不会冒险去投的。

    另外四家国企背景的地产公司,都是受了cy区政府的人情请托,主要来抬轿子堵窟窿的。比如京凯这家,就有cy区的一些股份在,如果地价太低甚至有流拍的趋势,这家公司就被安排着先接手。只要能比底价高一百万成交,也能维护cy区委员会这边的脸面。

    cy区管理委员会对这块地那么没有底气也是有缘故的。

    这地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离四环远,五环也还在修。公交和地铁都在一两公里外,像样的大医院没有,普通的小学中学就都特别普通。往好了说,什么都有什么都沾点,离未来奥运场馆骑自行车大概十来分钟?往坏了说就是平平无奇,什么都不靠。

    偏偏规划局那里给这一片的容积率都定的特别高。几年前还不是这样呢,临近有一个别墅项目,人家07的积率,占地面积非常大,能自成一派做出规模效应。现在随着京市摊大饼往外扩,容积率逐年攀升。

    这块地居然要求16的容积率。占地六万多,建成面积只有十万平米,规模不够大,还有限高,只能是12层以下小高层。想要用拉高拍低的设计思路,搞一部分大高层省出一些指标,剩下的做联排别墅都是铁定不够的,逼着开发商盖的都是小高层洋房那种楼型。

    思来想去,稍微懂点地产的专家都建议目标客户是刚来京市打拼的人,全设计成刚需小户型一居二居为主,稍微高点的单价,但低总价快回款。

    盖成小高层两年后交付的时候,五环起码能修好了,周围地铁和公交总能通一条。刚需们年富力强白天去城里上班,也暂时不用考虑生孩子看病这种需求。等他们真有了孩子,接了老人来,奥运也开了,这一带人气聚拢起来,该有的配套估计也就纷纷开张营业了。

    除了林若妍,在场另外五家公司基本都是这个想法,肯定要控制为低总价快销。稍微考虑一些居住舒适度支撑高一点的单价,就会将房子盖高一些,花园留大一些,不过户型都不会做大。毕竟目标客群是刚在城市站稳脚的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能负担的房价也高不到哪里去,顶天了四五千块一平米,总价在四十万以内。

    要知道这周边十年前盖在四环边,周围百货商场影院医院配套齐的那种绝佳位置的高层央产房,单位卖给个人的时候也才三五万一套,转手倒卖成交价二三十万而已。现在这块地位置更偏远,还几年后才能住的小区,配套啥都没有,三四十万一套房,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贵的离谱。

    因此方玥当时的那种定位其实已经将总价顶到刚需的天花板了。

    林若妍就像真的是看热闹的,其他五家前几轮出价她一直没参与,就笑咪咪看着。

    直到轿子被抬到了五千九百万,方玥咬牙加了一百万,地款到达六千万,远高于底价的时候,另外四家公司都不敢跟了,再抬就有点太过分了。

    主持人问道:还有哪家出价么?如果不加价,就是玥明集团

    等等!林若妍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说道,我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