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饮着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叔为我们每席都叫了两条武昌鱼,一条红烧、一条清蒸。
清蒸的武昌鱼先上桌。
当店小二把那碟鱼摆上桌面时,我们纷纷发出赞美之声。
只见大圆碟上那条武昌鱼,摆成孔雀开屏的形状:鱼头和鱼尾节切下,鱼头立起,口含一红辣椒;尾巴摆在鱼头后边的碟子中间,上边有一撮葱丝和姜丝遮挡;鱼身巧妙地横切成一凤眼鱼块,每一鱼块都包含鱼背和鱼腩,上放一条红红的辣椒干,摆在鱼尾后边围成孔雀开屏的图案。
切成凤眼的鱼身,不多不少,恰好是在座每人都有一块。
清蒸的武昌鱼,口感滑嫩、清香鲜美。
凌轩问:鱼清蒸都要下辣椒,是要卖相好,还是口味重?
三叔说:湖广河湖密布,空气潮湿,夏季炎热、冬季湿冷,长年住在这边的人,身体内会积聚许多痰湿难清,适当吃辣椒,可以袪寒、散汗、排湿。
吃完清淡的,就吃浓烈的。
店小二给我们上的第二道菜就是沔阳粉蒸。
三叔对我们说:别看这道菜是家常菜,选材最重要,即使都是用五花肉,但只有下五花肉才是最好吃的。
萧遥剑问道:三叔,五花肉还有这么讲究吗?
三叔说:当然啦!不是人人都养过猪,但是懂一点猪肉的分类总是没错的。五花肉分为上五花和下五花;上五花就是肋排外面那块肉,稍嫌油腻一点,不太适合炒菜,但是做馅料最好的了,因为够油份,不用另外下更多的油;下五花是猪的腹部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论红烧、焖煮、小炒都十分好吃。
萧遥剑说:三叔,这么说来,这个粉蒸一定是用下五花肉了!
三叔笑着点了点头,和蔼地看着我们把这碟粉蒸肉吃光。
年轻人多,消化能力就是强。
店小二又拿上来第三道菜,红烧武昌鱼。
只见碟上的一条鱼平躺着,上面满满都是剁碎的酱料,肉眼可见有葱、姜、蒜、辣椒。
与清蒸鱼不同的是,红烧的浓烈酱料,散发出诱人食欲的香味。
凌轩站起来,将覆盖在鱼身上的酱料拨开,露出鱼肉。
只见这条武昌鱼的背部肉厚的部位,打了一字花刀,一看武昌鱼的鱼皮,就知道鱼先经过慢水细煎,酱料虽浓烈,仍掩盖不了煎鱼的鲜香。
凌轩夹了一箸红烧鱼腩给我,我吃了一口,发现这红烧鱼虽香,但辣。
我冲口而出说:辣!
凌轩连忙关心地问:很辣吗?
萧遥剑已经给我递上一杯水了。
三叔笑着说:江城人吃武昌鱼,多偏向用红烧方法,吃辣不见辣、肉质更鲜甜。
店小二又给我们上了第四道菜,店小二骄傲地说:这可是与武昌鱼齐名的菜,叫红菜苔炒腊肉。
只见碟上绿色的青菜混炒的腊肉,一半红亮、一半金黄透明,色泽十分可人。
萧遥剑说:能与武昌鱼齐名?这么厉害?
三叔为了不阻店小二工作,就抢着说:一点也没错!武昌洪山出产的红菜苔,是出名的好吃,春节前后,还是进贡朝廷的贡品呢!
凌轩夹了一条菜和一块腊肉给我,我吃了一口红菜苔,鲜香脆嫩,带着姜和麻油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厨师炒菜时,下了姜米,然后炒菜时,一定是用了麻油。
一位年幼的子弟问道:红菜苔怎么不是红色的?
三叔听了,就对他说:红菜苔生时是全株紫红色的,炒熟了,就变成绿色的了,也只有绿色了,才算是熟了。
我们还吃了煎酥虾饼,这边的湖虾,自带别处没有的清甜味道。
最后的主食,给我们上了珍珠丸子,是一种用糯米、薯米、肉丁粘合的饭团,这个真是又香又可口。
三叔说:武昌的美食很多,与这里常年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有关系。
食、色,性也!
只要有人的地方,总离不开一个“食”字。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