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十七章:一线天解围(中)
    除了环首刀,鸡鸣戟因头部为鸡首状,成九十度弯折,因此得以成名。光鸡鸣戟头就有六七十厘米,加上木杆,总长两米开外了。

    弓箭和弓弩属于为二的两种中距离杀伤力武器了。

    此时的弓弩,单人携带,发射的时候,需要两角蹬弓绳,发射间隔较长,但是杀伤距离较远。

    因为,弓弩的制作工艺较麻烦,工期也比较长,所以这两个月并没有赶制,用的都是各个郡县征集过来的。

    带的是制式甲胃。边缘部分是毛皮、内层是楠木硝制而成半尺厚片,然后再用动物油脂浸泡过,非常耐用,防御力比蛮人的荆棘甲好太多。中间部分是木片外层裹上一层青铜薄片,如不是近距离全力攻击,根本刺不透。

    像锁子甲等豪华防御设施,只有圣人亲兵才有。

    在军械上,已经弥补了不少不足。

    士气上,蛮人久攻封阳不下,士气低落。

    朱儶汉军,刚进入战场,士气正盛,都想着建功立业。

    在纪律上,蛮人以部落聚集形式成军,在形式是听从沙摩参的统一指挥,但是内部各个部落都在争夺自己的利益,有时会出现听到不听宣的事情。

    而朱儶汉军,在常规情况下,基本的令行禁止还是可以的。

    所以,总体两项比较下来,朱儶一方占据着优势。

    但是这谁说得准呢。

    第二日,又到了傍晚,封阳那边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黄忠此时内心有些打鼓,没有按照预定来走,蛮人的反应出乎意外,不应该呀。

    越拖对蛮人越是不利,要知道他们是叛军,僵持越久,不管从心理上,还是补给上,都会越来越不利。

    剧情按照不确定的因素上发展。

    因此,黄忠又派了十几批探马,前往封阳方向。

    鸭嘴滩离封阳县,不过百余里,如果急行军的话,不停不歇五六个时辰足以。

    第三日中午,探马来报,朱儶汉军和蛮人都有行动。

    双方约定今日午时,在封阳城五里外的平地上进行决战。

    不过,让黄忠奇怪的是,蛮人一方并没有派出全部军力,其中一批八千人的部队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而是在昨晚趁着夜色,往相反的方向而来。

    这一反常事件,让黄忠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黄忠让人再去查探,一定要搞清楚这批人在干什么。

    黄忠越想越不对劲,八千人,可是能改变战局的力量,如果是决战,不可能派到主战场。

    此时正值午时,朱儶和蛮人应该交上手了。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沙摩参想用另外一场战斗,决定胜负。

    这八千人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幸好黄忠之前把探马往封阳地区延伸,不然也发现不了这反常的举动。

    按道理,朱儶也会派探马巡视,应该会做出警觉。

    是的,作为宿将,探马就是眼睛,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不过,蛮人从小就生活在山林部落中,对于野外的探查可是行家,所有查探到这八千人举动的探马小队,都被蛮人给解决了,因此朱儶没有觉察到这个问题。

    前几日,蛮人对于从封阳出来的探马,就针对性的猎杀,基本上有干扰的,刚出城几公里就会被干掉。

    经过几次后,朱儶就不再多派探马,这样损失,也伤不起。

    所以,对于封阳的朱儶来说,除了蛮人想让他听到的信息,其他是完全封闭的。

    而蛮人对从高要方向的探马没有特意监控,因此,黄忠能得到这个信息。

    黄忠越想越不对,越想越心慌。

    他找来对封阳地形比较熟悉的士兵,询问他什么地方适合埋伏。

    因为只有蛮人诈败,然后把朱儶大军引诱到特定的地形进行埋伏,这个解释非常合理。八千人足够完成这个任务。

    而且,三万人和两万两千人,真正打起来后,并不会关注这些。

    被叫来的士兵仔细想了半天,总共提到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旺角坡。

    旺角坡一面是山坡,一面是内河。不过山不是很高,埋伏不了很多人,从远处一眼望去,破绽较多。

    而另一个地方,是离封阳县二十里的地方,在封阳的西南侧,在封阳县到高要的必经之路上,但凡走过的人,都对这里记忆犹新。

    一线天,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这条路是从一座山中开辟出来的。

    封阳这个地区属于地震带的边缘地区,从有记录之前就存在了这条路。

    地震发生,板块异动,直接从一座高十米的山正中撕裂开一条宽五米宽的宽的道路,总计长一公里,只要在山顶上埋伏几千人,就能防御至少十万人的进攻,对能大军造成严重的伤害。

    而且这条路在朱儶看来非常合理,蛮人溃军从这里到封阳的必经道路,只要在后面追击的话,必须要走。

    黄忠一听,心里一惊,赶紧又派了两批探马,往一线天探查,如果看到蛮人在坡顶埋伏,就立即回报。

    探马过滩之后,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黄忠心里惴惴不安。

    如果,蛮人故意诈败,不消一个时辰就会撤退,等探马回报后,自己真的来得及吗?

    在朱儶这边,总计将三万大军分成三个部分,左翼、右翼和中军。

    左翼和右翼预计六千人,中军一万八千人。

    左右翼全军出击,中军出兵一万人,剩余八千中军,作为策应。

    正午决战开始,汉军与蛮人主力的对战十分顺利,双方接触没半个时辰,蛮人就呈现隐隐溃败的局势。

    朱儶大手一挥,直接从中军又压上了四千人,直接把蛮人正面击溃了。

    沙摩参看着场面上的局势,心里有些发慌,这是一场豪赌,搞不好就会赔进去所有蛮人,那么他的下场不言而喻。

    天气不超过十度,但是沙摩参已经满头汗水。

    他转头向范赋问道:

    “军师,什么时候开始撤退,前面的蛮人已经顶不住了!”

    范赋眯着眼睛,摇头道:

    “现在还不行,做戏得做全套,现在撤退,朱儶会起疑心,我们就满盘皆输了。”

    沙摩参基本每隔十几二十息,就会问一句。

    其实沙摩参心里也清楚,具体撤退的细节他也知道,这次蛮人的前军安排的都是老弱,以及平时和沙摩参唱反调的部众。

    一开始,沙摩参就准备舍弃这些累赘,这些人尾大不掉。

    或许抛弃掉这些人,我会变得更强。

    因此,他的亲信和嫡系部队,都派往了一线天。

    但是同样的,这些蛮人不能死光了,没有足够的蛮人,他没办法打下更多的城池和统治更多的汉人,自己也将成为汉庭的刀下亡魂。

    他安排了执法队,斩杀了数十个看着形势不妙,想逃跑的人。不过逃跑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有遏制不住的样子了。

    两刻之后,范赋睁大眼睛,对着沙摩参说道:

    “大王,时辰已到,可以按照计划进行了。”

    沙摩参好几次都快按耐不住,想撤退。

    这次听到范赋准确的答复,直接吹起了撤退的号角。

    战场上蛮人听到撤退的号角,直接成了溃败之势。

    不过撤退也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按部就班,不能一下子全部撤退下来。

    因为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幕,沙摩参安排了二千多蛮人,作为阻击汉军的主力,为大军撤退创造时机。

    同时,沿途沙摩参安排了引导蛮人,让溃败下来的蛮人按照预定的路线“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