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黄忠切磋了几下,黄忠名扬交州十数年,一手箭法堪称了得。
不过最终,黄忠还是走过百招后,以微弱的劣势败给了关羽。
黄忠很不服气,于是又打了几场,只有一场侥幸赢了。
不过,士颂并意外,黄忠那可是越老越猛的存在,且看十年二十年后,黄忠到七十岁还在挂帅。
不过,黄忠的儿子黄叙却身患气喘之病,让黄忠一直心怀忧虑。
黄叙从小体弱,患有气喘,这些年黄忠寻访了交州名医,却不见好转。
士颂听黄忠说起后,直接请了华佗前往医治。
华佗看完后,开了几幅搭配的药方后,吩咐早上一种,中午一种,晚上再是一种,三天后,换另外一种药方,三碗水熬成一碗,趁热喝。
开始三天时间,黄叙反而咳得越来越厉害,询问华佗,给出的答复是,华佗用药物逼出了他气管和肺部的淤痰和淤血。
不过,三天后清晨,黄叙果然咳出一大滩脓血和浓痰,把黄忠吓了一跳。
但是,黄叙咳出这些后,反而感觉呼吸更加通畅,胃口大好。
经过这一个月的条例,黄叙直接胖了一圈,已经不胖了。
按照华佗的嘱咐,只需要再服用三个月,完全康复,治好哮喘。
同时,这三个月,切记不要吃补品,身体刚好一补可能出现反作用。
黄忠此时哪还敢反驳,一个劲地点头。
为了留住黄忠,士颂和士燮商议后,直接成立了广信医学院和广信医官,由士家出资和组织人手,华佗任校长和院长。
这样一来,士颂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至于显微镜问题,士颂花了接近半个月时间,起了窑,数次改进工艺,终于烧制出了玻璃。
玻璃初步成品出来的当天,就被派兵入驻了,后面统一安排工匠,士颂负责传授工艺后,他们负责后面的烧制和创新。
玻璃这个时代是极其稀罕的东西,有了工匠的介入,那么新一代工艺品孕育而成,又能为交州带来不菲的收益。
士颂拿了两块透光性比较好的玻璃,交给工匠进行打磨和抛光。
士颂又制作了管桶和架子,安装上打磨好的玻璃,世界上第一个显微镜就制作完成了。
士颂将这个初代显微镜拿给华佗,并手把手教他使用方法。
华佗非常新奇,就像孩子看到心爱的玩具。
他第一次看到微观世界,看到叶片模糊的细胞组织,更是兴奋得无以伦比。
士颂和士燮非常重视医学的发展,给了华佗最高的政治便利,在官职上,更是只低于士燮,不过华佗这个时候,还没有到历史上老年时患得患失的状态,沉迷于出入高官家中,以获得晋升。
要想当好一名好的医者,首先必须需要识字。
这就提现了士燮这些年广泛创建学舍的好处,招生启事一旦发出,并且附带了以后的医者的毕业后的规划,首先会在交州各个郡城,兴办医舍,这些医舍的舍长,秩比二百石,可以见官不用拜。
给足了身份和名望,因此报名的人非常多,经过华佗的筛选后,首批二百二人成为了华佗的第一任弟子,他们将在华佗带领下,学习至少三年。
而华佗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华佗听从士颂的建议,将自己的教学框架,常规医科、骨科、耳鼻喉科等大类,将学员划分到下面科室,进行学习。
而且,这些学生将要学习初等医学、中等医学、高等医学等不同程度,代表着学习的时长不同,至少要学习三年,如果能学习到高等医学,那么就相当于华佗的亲传弟子了。
目前,因为早婚早育的缘故,导致难产一尸两命的情况屡见不鲜,士颂建议先从生育问题入手,可以使用剖腹产的方式进行救治。
华佗研制出了麻沸散,首次剖腹产临床试验在广信进行,虽然也是第一次这样做,但是华佗一场手术下来,一点紧张都没有,手术非常顺利的完成,成功救治了一对双胞胎和这位母亲,一战成名。
从会稽带过来的五十名学子,士燮把他们安排到自己的属官部门,实习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士燮要求属官,尽可能把自己的经验教授于他们。
这些学子没日没夜的学习,到士颂临走的时候,一个个基本上已经熟悉和掌握了正常的行政处理,具体的事情,还需要到日南再进行历练,只能说初步能用了。
翠云被安排侍奉在士颂身边,蔡文姬现在身体不便,有着华佗在广信,因此她也留了下来,所以就把翠云安排过去照顾。
从广信到达日南,要穿过郁林、交址、九真三郡后,南下,就到了日南。
不过出了郁林后,士颂明显感觉道路难走太多。
交州这些年繁华,但也是苍梧、合浦两郡,郁林也只是近一年来才进行移民开发。
因此,出了郁林,回归原始的山川野林,瘴气丛生。
好在士颂临走前,让华佗配了几幅药方,可以有效缓解瘴气和湿毒的侵害。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士兵腹泻拉肚子。
为什么不走海路,要辛苦走陆地呢?
毕竟这些士兵和关羽等人都是河北熟地的汉子,对交州的原始的气候不是很熟悉,因此经过这一路的跋涉,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起来,避免到了日南之后,战斗力下降得太过于严重。
一路上耗时一个月,终于在187年7月下旬到了日南。
原先的日南太守,是中原一个小世家的子弟,因此,在接到朝廷的指令后,直接撂挑子走人,笑眯眯到雒阳报道去了。
不过,好像整个日南并不太欢迎士颂的到来,自从士颂进入日南内后,并没有任何一个官员过来迎接。
让脾气火爆的项霸直接骂娘,这群狗日的,想造反不成。
不过,士颂却有过心理准备。
在来之前,大父士赐已经和士颂打过预防针。
在三十年前,士赐就任日南太守,日南的情况比广信那边更加复杂。
日南虽然名义上是属于大汉的领土,但是日南的汉人的比例不到总人口的三成。
日南的蛮人分为大小部落数百股,每个部落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大多以狩猎或者采食为生,这些年才慢慢有着耕种的习惯。
不过,这些蛮人根本不鸟汉官,你们爱做啥做啥,和我们没一点关系。
因此,在士赐上任那段时间,基本上遇到事情,都是召集那些大部落首领,进行商议。
而遇到最多的事情,就是汉人和蛮人的纷争,还有就是蛮人之间的内斗。
士赐为官几年,由于洁身自好,没有过分剥削当地民众,反观士赐之后的几任,天高皇帝远,在日南这个狗不拉屎的地方,都能吃得盆满钵满。
所以,日南的那些部落首领,并不想和汉人官员打交道,我们管理我们自己的,你们汉人别来烦我,否则老子带人灭了你。
这些年,由于流放过去的官员,做得太过分,被举家灭族的还不止一两个。
这也慢慢成为一笔烂账。
所以现在日南虽然说是在大汉统治下,但是和大汉实际上只是名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