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抢蒙鞑的钱,抢蒙鞑的粮,抢蒙鞑的女人
元贞十二年十月,蒙古人正为大汗选举准备。
婆罗省的西侧一个巨大的操场上,好多军队正在训练。
元贞七年,赵与芮出兵一万,攻灭渤泥国,当时渤泥国非常富有,盛产黄金和香料,宋军查抄了全部的王室和官员及全国富人,弄了一亿多贯。
当年得到渤泥人口约九万多,之后陆续到婆罗省各地抓土著和住山林里的人,因为婆罗有四分之三是森林,很多人住在森林中不出来。
到目前为止,婆罗省的原居民已经超过十五万,加上宋军的移民和军队,当地人口早就破了二十万。
去年,朝廷在婆罗省原渤泥人(现在当然都叫宋人了)当中,抽三千壮丁,组为一将,称婆西军三将,就驻婆西巷北部。
军中伍长以上,都由原宋人,契丹人,女真人,吐蕃人,或党项人担任,级别越高的,基本都是宋人。
伍长以下,和所有军士,全是渤泥人。
此时在一个巨大的营房操场上,诸多军人正在训练。
他们用的全是宋军淘汰下来的装备。
“蒙军又不打我们,为什么我们要打蒙军?”宋壮不解的问。
关键是宋军强征的,不管你同不同意。
他個子比较壮,所以取名叫宋壮,正好在第一排,他的盾是包铁的,长枪都是钢枪,一般人根本拿不动。
“。。”宋壮无语看着大伙,低头不想说话。
两家都有兄弟,不是独生子,宋军征招后,安家费十银币,战死后会给二十贯。
除了按时交税,需要服兵役,其他待遇比以前好多了,而且宋人大量的生活物资在这里有交易,都是他们以前奇缺的。
两人早些年都取了汉名,进入学校,学了汉字,据说渤泥在三国时代就是汉人迁移过来繁衍生存的,他们都是汉人后裔。
所有人条件反射,赶紧纷纷起身。
哗哗哗,队形整体往前压。
等到军官说可以休息了,所有人都情不自禁一声欢呼,接着众人纷纷散开,有人直接原地瘫坐。
哗啦啦,现场笔直站了一片。
战时一将同时出发,所有人全是长枪兵,带长枪和大盾。
哗啦,前排军士纷纷提盾,很多人脸上一会就变的通红。
走了几十步后,有人的盾越来越低,有点顶不住。
“都有了,起立。”突然一个军官跑过来大叫。
他心里其实还在想,打我们的是宋人啊,不过现在当然不敢说。
编制和宋军一样,百人左右为一都,五百人左右为一营,三千人一将。
“这盾防御力不错,蒙军的箭在五十步内都射不穿。”宋雄安慰他。
宋雄和宋壮两人坐在一起,这两人是同村好友,渤泥当地人,宋军灭渤泥国时,他们才十四岁,今年刚刚十九岁,正是少年时。
“准备,举盾。”这时随着军官的叫声。
这波三千人就是宋军的盾牌,战时将顶在前面,宋军燧发枪在后面打,他们顶前顶抗,相当于人肉盾牌,又可以消耗蒙军的箭支。
去年刚满十八,就被征招从军,当时两人的家人都同意了,不同意也没办法。
“有进无退,后退者,格杀勿论。”军官们天天宣传这个,并且表示后面有燧发枪手督战,谁后退先杀谁。
钱好像不多,但家中种田也好,经商也好,都能减税。
宋雄运气好,在第三排,两层木盾,比他略轻。
像两家人,各有三十多亩田,和一百多亩山林。
即便这样,长时期举着也挺累。
“往前,走。”
“听说蒙军在拉伊城和什么港正在大建船厂,打造战船,就是为了攻打咱们准备的。”宋雄说道。
他的听说,当然宋壮也听过,都是学校老师和军中军官们每天洗脑似说的。
“放盾。”
不过宋军对他们保护也不错,基本都会配札甲,防箭雨,加上大盾,足够坚持一段时间。
“蒙人相当残忍,动则屠城,等他们攻过来,会抢走我们的田,我们的山,我们的小娘。”边上一个姓刘的渤泥人也插嘴道。
这会天还是比较热,大伙虽然没着甲,但举着盾和长枪,一会功夫就累的半死,全身是汗。
而且说实话,宋人来后,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提升了一大截。
反正真假不重要,重要的,他们年轻一代,都是学汉语长大,而且只能说汉语。
前排的盾都有铁皮,又沉又重,所以前排的枪盾兵都是选的比较高壮的。
渤泥人个子比宋人还短些,宋军偏偏还是造的大盾,渤泥人蹲下之后,把长方形盾放地上,都只能看到他们一半头盔。
扑通,所有人赶紧往下盾。
以前他们都和奴隶制似的,全国的财富掌握在少数王室和官员勋贵手上,宋人来了之后,把全国富商官员几乎杀光了,接着平分了粮田和山林给他们。
“特娘的,这盾好重。”宋壮这时学着宋军军官的国骂,踢了踢面前的大盾。
接着几个同伴宋军(渤泥人)押着另一个同伴宋军(也是渤泥人)出来了。
所有人看着他们,大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叭,一个军官扔了本书籍在地上,厉声道:“朝廷有令,渤汉一家,都是汉人,曹国忠,偷看渤泥文献,论罪处死,并抄家。”
原来有个渤泥人私藏着原来渤泥国的文献,还私下偷看和传阅,结果被人举报。
军官说举报的人,赏银币一百两,白糖一百斤,升伍长,家中免税五年。
另把这个偷看文献和传阅的抄家,家中一半财产,给举报的。
说完之后,举报人出来,现场有人捧出一百银币,白糖一百斤,亮闪闪的银币,顿时把宋壮和宋雄等人看的眼睛发直,一脸的羡慕。
“斩。”随着一声令下,卡察,有宋军一刀把这人直接砍了。
“艾力这狗东西,居然举报同村伙伴。”宋壮低声骂道,他虽然眼红那一百银币,但看到渤泥人自己举报自己人,心中也是憎恨。
“嘘,小声点,你想死。”宋雄立马踢了他一脚。
休息了片刻后,他们又接着训练,宋壮兄弟感觉很无聊,每天都是差不多。
就是要求纪律,要队列,没有命令不能动,不能退。
每天下午到四点左右结束,然后开始跑五公里,且是负重跑,要带着长枪背着盾牌。
这时宋壮就要开始骂娘,因为他们前排的盾和长枪最重,但骂归骂,还得跑。
跑完后又练了会体能,什么伏卧撑,蛙跳,五十米折回跑,一般到五点半左右就结束了。
随着军官一声令下,全场一片欢呼,所有人像放假似的兴奋高叫,然后四周而逃,先回自己宿舍。
这边的建筑是经典海岛建筑,以木架空二十公分,木屋建在上面,除了屋顶的披草,基本全木建筑,经不起火烧,但在婆罗省这种天气,只要做好防水很耐用。
婆罗省四分之三是森林,他们的屋子都在森林中,所以也不怕台风,台风都被森林挡住了。
有些高级军官的屋子甚至坐在树上,像树屋,还真是非常有特色。
但进来后,连宋壮也认为,宋军安排的还是很周到,他们营的位置附近没有河,距离河比较远。
于是宋军想办法在森林里建了很多淡水池,并有专门的厕所,厕所和淡水池距离还挺远的。
他们每营五百多人,共用一个淡水池,淡水池不但是供他们饮用的水,而且还可以洗澡。
这里是亚热带气候,全年天气较热,现在几乎每天要洗澡。
以前哪有这种条件,但宋军在森林中各处建淡水池,又挖了好多井,专门供应淡水和洗澡。
宋壮的营里,有一个占地一亩多的巨大淡水池,三个五十平的淡水池,还有二十口井,都是这几年宋军打挖出来的。
最大的淡水池是饮用水,一般不准随便靠近,也经常维护,边上有围栏,有守卫,还有人带着狗在巡逻。
其余的三个小淡水池和井水,都可以洗澡和其他用。
宋壮他们回营时,正好看到有人往大淡水池里倒什么东西。
“他们在这干嘛?”宋壮不由问。
宋雄也不知道,一脸茫然,倒是同营的刘永立刻道:“好像在倒石生灰,据说可以消毒,前几天不是刚下一场雨,积蓄了很多水。”
“这水能喝?”宋壮问:“经常看宋军往里倒东西。”
“出来过滤的,你没看那竹筒,还有那蒸汽提水器,过滤后还要烧开,反正挺复杂的,像我们以前那么喝,容易得痢疾和生病。”
宋壮顺着刘永手指方向,看到大池上面装了很多竹筒,有的好像还是金属制的,更大的圆柱形,好像引水用,中间都有过滤层,用炭细沙棉布等物,如自来水管道,引到外面,最后烧开就是这世界最干净的饮用水。
三人说话音,发现很多已经挤到井边和小水池边开始洗澡,训练了一天,所有人都是满身大汗。
但宋壮他们知道,晚上还有训练,有爱干净的人,一天能洗两次澡。
“洗澡吗?”宋雄问。
“不洗,晚上还得洗,臭就臭一点。”宋壮骂骂咧咧:“休息下去吃饭。”
差不多六点左右,洗澡的人也纷纷回来,众人在食堂门前排队等着。
这时有宋军一个指挥级的军官来到门口,先让人点数。
“点数。”
和伍长点完数向都头汇报,都头点完向指挥汇后。
点完数发现只有四百七十八人,还有二三十人没来。
“特娘的,慢慢吞吞。”宋军指挥骂骂咧咧,四周大伙也都在骂,谁啊,还没不到,不用吃饭?
但宋军不会等他们太久,一般再等五分钟左右,又陆续来了几个,有人可能不想吃晚饭,有人可能更晚点。
“感谢大宋陛下收复古土,回归故乡。”宋军军官叫道。
“感谢大宋陛下收复古土,回归故乡。”下面的人跟着齐声叫。
“感谢陛下和朝廷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给我们住。”
“感谢陛下和朝廷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给我们住。”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宋尽忠。”
“愿为陛下效死,愿为大宋尽忠。”
“抢蒙鞑的钱,抢蒙鞑的粮,抢蒙鞑的女人。”
“抢蒙鞑的钱,抢蒙鞑的粮,抢蒙鞑的女人”
“大宋万岁,陛下万岁。”军官最后振臂大叫。
“大宋万岁,陛下万岁。”众人个个表情狰狞,振臂大叫。
“开饭。”大门轰然大开,众人鱼贯而入。
宋雄兴奋不已:“开吃了开吃了。”往里冲。
宋壮一脸不以为然,他特娘的大宋皇帝,天天在洗我们的脑,不过他嘴上当然不敢说。
进去这后,一伍一桌,大宋一伍,有的十一人,有的十二人,也有十三人的,主要看伍长和副伍长有几个。
有的只有一个伍长,有的有一正一副,有的一正两副。
宋壮他们是一正一副。
连伍长在内,全部都是原渤泥人。
但众人坐一起不敢用以前的渤泥话说话,都得说汉语。
有人汉语还说的不溜,那就少说话。
坐下去后,宋壮脸色还是比较好看了很多。
今天菜不错,红烧羊肉,牛奶鱼汤,还有个当地蔬菜(波菜),波菜是从波斯传到唐朝的,宋朝时已经比较流行,这边也多有种植,另有胡萝卜烧牛肉块。
胡萝卜原产地是从阿富汉附近一带王国,但这些地方先后被蒙古攻下,先成为察合台的封地,原本到元初时才传到中原,后来又被宋军攻下,赵与芮立刻就开始推广。
这玩意产量不低,也能当主粮,且在一些开荒的地方是很好用的,优先种植。
宋壮等人一盘十几人坐下后,看到红烧羊肉,胡萝卡烧牛肉块,牛奶鱼沟,还有几个素菜,主食有面食,米饭,甚至有面包,奶酪,伙食相当丰富,尽量他们每天都吃,但每次来都有会发出惊叹。
这会的面包是采用欧洲中世纪的黑面包,制作粗糙,但搭配蒙古人奶酪,和当地的果酱,无论味道营养都算上乘,大宋的百姓们都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