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一张大网
    二人皆已年过三十。张鹤龄又蠢又恶又狠,是个粗鲁的地痞流氓。

    只不过这个地痞流氓有侯爵爵位。

    张延龄看似文质彬彬,礼贤下士。其实一肚子坏水,在干坏事儿方面颇有天赋、心机、手腕。

    属于有文化的流氓。

    这哥俩,既作兼并百姓土地、强买强卖、与民争利、充当卖官鬻爵掮客牟利的大恶。也作踹寡妇门,挖绝户坟的小恶。

    太宗爷定下的制度,靖难勋贵居顺天,开国勋贵居应天。

    别说朝中有良知的官员了。即便是那些恃功而骄,奢靡淫逸的两京勋贵,都看不惯张家兄弟。

    文官、武将、宦官,亦看不上这俩没格调的大恶人。

    连藩王都看不下去了。兴王就曾上书弘治帝,委婉的提醒,皇上应对外戚略加约束。

    可以说,张家兄弟犯了百姓、文官、宦官、武将、勋贵甚至宗室的众怒。

    然而,普天下却没人动得了这哥俩。

    弘治帝即位十六年,改年号十五年,依旧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未纳一妃一嫔。对张皇后称得上宠溺。

    当然,这里面有封建皇帝践行一夫一妻制的进步意义。

    但对皇后的宠溺,导致了他对两位国舅爱屋及乌。

    我可以跟文官共治天下,可以对文官低头。但我的底限是,你们不能动我的至亲之人!

    内阁三阁老跟弘治帝保持了默契。对张家兄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且说常风得知京城之内走私倭货的源头竟然是张家兄弟,立马来到了张府。

    常风这两年也挺看不惯张家兄弟的,尽量跟张家保持着距离。张家宝宅能不来就不来。

    不过张家兄弟跟锦阳郡主府走得很近。没事儿就给常恬送各种新奇玩意儿。

    有好吃的,好玩的,张家兄弟第一时间想着他们的糖糖妹子。

    张家客厅内。

    张鹤龄挖苦道:“常大哥怎么来了?这两年,你把我们哥俩当成了臭狗屎。极少到我们府上。”

    张延龄连忙打圆场:“大哥,别胡说。常大哥是咱们的救命恩人。心里是向着咱们哥俩的。”

    常风叹了声:“唉。你们一个是侯爵,一个是伯爵。我不能摆出大哥的架势教训你们。”

    “可你们总该收敛些。不要给皇后娘娘抹黑啊。”

    张鹤龄道:“我们就赚点小钱,过过小日子。怎么就给我姐抹黑了?”

    张延龄连忙道:“这怎么话说的,挺长时间没见。见面就吵架。”

    “大哥,常大哥,你们快尝尝这茶吧。我托人弄来的西湖狮峰龙井贡茶。一两茶值一两金子呢,还有价无货。”

    常风知道,吵架是吵不出结果的。他只得抿了口茶,说:“嗯,不愧是贡茶。”

    张鹤龄气呼呼的说:“常大哥要是觉得好,临走的时候带二两走。记得分锦阳郡主府一两。”

    即便见面不愉快,张鹤龄还是挂念着常恬。他们哥俩是真把小糖糖当亲人一般对待。

    常风道:“好了,茶也喝完了。打听你们点事儿。”

    张延龄道:“什么事儿?常大哥尽管问。你救过我们的命。不管你拿不到我们当外人,我们都拿你当恩人。”

    “只要我们知道的,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常风问起了正题:“你们开了家商行,名曰德升昌,专门向京中的大小商铺出售倭国走私货品,是嘛?”

    张鹤龄道:“常大哥,这话可不敢乱说。两件倭货摆在你面前,你能看出哪件是走私来的,哪件是封贡来的?”

    “德升昌商行是我们张家开的。但卖的都是合理合法的封贡倭货。”

    “有礼部的备档册子可以查嘛。”

    张鹤龄没脑子,张延龄却做事缜密。

    礼部主管封贡之事。

    张延龄觉得明目张胆的分销走私货太过招摇。便买通了礼部的几个主事、员外郎、郎中。给走私货品备档。

    备了档,走私货便成了封贡货。

    礼部的三位堂官虽然知道属下跟张家兄弟的勾当。但他们才懒得管,好人不踩臭狗屎。

    惹急了张家兄弟,张家兄弟恐怕敢带人砸了礼部大堂。

    再说了,张家兄弟连三位阁老都不管,我们三个礼部堂官操的哪门子心。

    常风眉头紧蹙:“礼部的备档?你们.好手段。”

    张延龄道:“常大哥,干这等买卖的,整个大明多了去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卖点倭货才能挣几个小钱啊?”

    “那些在东南把丝绸、茶叶、瓷器卖给倭人的海商,他们赚的才是真正的大钱。”

    常风之前放出豪言,要在一个月内禁绝城内大小商铺里售卖的走私倭货。

    但来了张府一番交谈,他明白,张家是不可能停止做这桩生意的。

    常风换了个思路。既然不能让德升昌商行关门歇业,就掐断德升昌的供货来源。

    常风喝了口茶,微微一笑:“卖倭货这么好赚。我都想试试这门生意了。”

    “你们商行里的倭货,是从哪儿进的?”

    张鹤龄刚要开口。张延龄却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噤声。

    张延龄道:“常大哥。你要想做这桩生意,我们可以给你两成干股。就当是孝敬救命恩人了。”

    “倭货的来源,我们不能告诉你。做生意要守诚信。我们答应了供货的人,不透露他的身份。”

    张延龄是个人精。一眼看穿了常风的想法。

    常风无奈:“我说二位国舅。你们干这等生意,往大了说叫里通卖国知道嘛?”

    张鹤龄一听这话,火气“蹭”一下上来了:“要是我们里通卖国,那大明里通卖国的人多如牛毛!”

    “实话告诉你吧。做倭国生意的人海了去了!各地方县、府、三司、督抚衙门都有!六部也有,就连内”

    常风一愣:“你是说内阁?”

    张鹤龄自知失言,连忙往回找补:“我说就连内官之中,那些市舶司的公公们,也参与其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三大市舶司的公公们参与了走私贸易,倒在常风的预料之中。

    张延龄道:“没错。天下做倭国生意的人那么多。常大哥为何只盯着我们张家不放?”

    “还是那句话。你想掺和这门生意,我们给干股。你什么也不用管,按月拿分红便是。”

    “你想劝我们断了这门财路。我们绝对不会同意。”

    常风道:“罢了。话我已经说到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常风起身准备离去。

    张延龄却叫住了他:“常大哥,我们哥俩拿你当恩人。不能眼巴巴看着你跳进刀山火海。”

    “有句话我们要提醒你——不要跟整个朝堂为敌!”

    常风眉头一皱:“我就查个倭货,怎么就跟整个朝堂为敌了?”

    张延龄叹了声:“大家心照不宣。你应该知道海商们身后站着多少人,多少官。”

    “每年通过跟倭国贸易赚钱的人,浩如星海。”

    “自古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你断人家的财路,人家会断你生路的。”

    张延龄说这话,是真心替常风着想。

    万万没想到,张鹤龄这厮嘴上没有把门的,竟然附和了一句:“没错!领兵的人挡了那群人的财路,那群人都说杀就杀!”

    “为了杀一个人,不惜打一场仗。”

    常风面色一变:“什么?寿宁侯,你所说那个领兵的人是谁?是不是福建的尤天爵?”

    张延龄被大哥气得七窍生烟,此等机密、敏感之事,怎么能透给锦衣卫的常屠夫?

    张延龄道:“啊,常大哥,我哥这人你还不清楚嘛?整天胡言乱语。他就是吓唬你。”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都是为了你好。”

    多年的锦衣卫生涯,让常风有了敏锐的嗅觉。他从张鹤龄的话音中闻到了味道。

    尤天爵之死,绝对有内情。

    常风又坐下了:“不成。你今日得把话说清楚,谁挡了谁的财路。谁不惜打一仗也要杀掉谁?”

    张鹤龄不再搭理常风。吩咐仆人:“去,撤了茶,给我上一壶酒。”

    片刻后,仆人送来了酒。张鹤龄刺溜刺溜喝着闷酒,一言不发。

    张延龄也干坐着,决口不言。

    大厅内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常风知道,张家兄弟不想说,他是问不出来的。

    他又不能也不敢给两位国舅上刑逼供。

    万般无奈之下,常风只得离开。

    如今常风是锦衣卫实际上的掌柜,手下有八千袍泽效力。很多事不用亲历亲为去查。

    他回了锦衣卫,找到了自己的心腹得力干将张采。

    常风道:“张采,再交给你一件差事。查出德升昌商行的倭货来源。”

    张采办事干练,拱手道:“是,属下这就去查。”

    常风打定了主意,为了尤天爵,这回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当日下晌,刘瑾来到了锦衣卫。

    李广死后,刘瑾取代他,成为了坤宁宫中最受宠的宦官。张皇后依仗为心腹。

    更别提,太子朱厚照将他视为最信任的大伴儿了。

    朝中官员都说,刘瑾刘公公进司礼监是迟早的事。

    刘瑾开门见山:“小叔叔。我听二位国舅说,你要断他们的财路?”

    常风一愣:“他们找你了?”

    刘瑾道:“刚才皇后娘娘让我给他们送一些赐物。他们跟我抱怨你来着,说你不拿他们当自己人,还,还.”

    常风问:“还什么?”

    刘瑾答:“还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常风叹了声:“唉,尽自己的本职,怎么就成了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刘瑾来锦衣卫,向来不拿自己当外人。他坐到了常风对面,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刘瑾道:“小叔叔。你也好,我也罢,都是皇后娘娘的人。两位国舅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

    “自古疏不间亲!”

    “再说了,你查他们,等同于内斗。最后只会让那群狗吊子文官看笑话。”

    刘瑾在内宫中得势的同时,也跟文官结下了无法解开的梁子。故而他口称文官为“狗吊子”。

    李东阳最不能容忍刘瑾整天挑唆太子朱厚照沉迷玩乐,疏于学业。

    李东阳跟至交好友们谈及刘瑾,都是口称“刘阉”。

    常风道:“如果文官也牵扯进此案呢?”

    刘瑾一愣:“常爷,我劝你一句。暂时别跟文官斗。”

    “至少在当今皇上临朝时,你斗不过文官。”

    “你再权势显赫,也只是皇帝的家臣。皇帝本人都对文官礼让三分,你又怎么可能战胜他们?”

    “话说回来,收拾他们是迟早的事。不过要等皇上.”

    刘瑾的话说到此戛然而止。

    常风自然清楚刘瑾等的是什么。自然是等皇上驾崩,太子即位。

    常家人跟坤宁宫、东宫交往那么密切,自然晓得太子讨厌文官。

    刘瑾又道:“小叔叔。走私之事,你不要再查了。明告诉你吧,不光一堆文官参与了海商走私。”

    “宫里的一堆人也跟海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连当年权倾朝野的隐退巨宦都参与其中。”

    “你查这件事,会得罪文官、内官双方。吃力不讨好,还会置自己于险地。”

    常风从刘瑾的话音中听出了端倪:“你说的隐退巨宦,是发配应天孝陵的汪直吧?”

    弘治元年时,常风便知道汪直是海商走私集团“四海会”的八位长老之一。

    刘瑾笑道:“我可什么都没说。小叔叔心里有数就成。”

    随后刘瑾拍了拍巴掌:“来啊,拿过来。”

    一个小宦拿来了一个点心匣子。

    刘瑾笑道:“这是桂荣斋的大小八件点心。锦阳郡主爱吃甜食,小叔叔记得捎给她。”

    “我在东宫太忙。有半个月没去郡主府看她和黄仪宾了。怪想她的。”

    十六年来,刘瑾一直在内心深处将小糖糖视作自己的女儿。

    即便当年的小糖糖已成为二十三岁的成熟妇人、大明郡主。

    这份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父女之情从未变过。

    常风道:“成。快入夏了。郡主府那边雇了七八个人,等夏天专门给糖糖黏知了。”

    “你可别再顶着大日头扛着竹竿满皇宫帮她捉蝉了。有失你刘公公的体面啊。”

    刘瑾微微一笑:“帮她捉了十年蝉了。习惯了。”

    刘瑾走了。

    常风隐约感觉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这个敌人像一张大网。

    这张网上,有海商,有倭寇,有文官,有内宦,有皇亲国戚

    刘瑾说的没错,如果他要与这张大网为敌,结局一定是吃力不讨好,得罪一圈人。

    可常风还是决定跟这张网为敌。

    时光磨平了他作为年轻人的棱角。他已是官场里的老油子。

    但他心中始终存着一个信念。

    这个朴素的信念只有四个字:“邪不压正”。

    这并不是幼稚。人活一世,心中总该存有一个信念。没有信念的人,活着也是行尸走肉。

    好吧,就让我常风跟你们斗上一斗。为了尤天爵也为了我心中的信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