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兴致勃勃的讨论着太阳、大地、月亮,但是儒家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好了。
朝廷推广天文学,不仅加速了天文学发展,解决了天人感应的问题,也对科技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的发展以及运用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天文学的出现也让很多人开始探索天地万物的规律。
就比如以前的斤两制度,就从十六进制变成了十进制。
王信无意间用天文学打击天人感应学说,开启了第二次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而且这一次的探究比春秋战国时代,第一次规模更大。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正阳门外已经是热闹非凡。自从朝廷开放宵禁以来,洛阳城几乎变成了不夜城。
数十年没有经历战火,洛阳城变得非常繁华,如今就连城郭外都有大量百姓居住。大量商人、勋贵、官员们撑起了洛阳城的消费。
皇室虽然不喜欢奢华享受,一直节俭,但是从来没有去让下面的人也如此。甚至还鼓励勋贵、商人、豪强们去花钱。
社会风气奢靡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这些勋贵、商人、豪强一个个都有钱,与其让他们将钱都存在地窖里面发霉,还不如让他们拿出钱来花销享受。
若是提倡节俭,那些勋贵、豪强、商人们将钱全部存起来,很有可能就会,不对是一定会造成钱币短缺。
在这个时代,勋贵、豪强、商人们占有大量资源,钱币只要流通,最后天然性的会流入到他们手中,若是他们还不花钱,随之而来的就是钱荒。
所以朝廷鼓励这些勋贵、商人、豪强花钱享受,甚至就连很多贡品都默认可以买卖。只要花钱,经济就能运转,流通。
勋贵、商人、豪强花钱购买各种物资享受,百姓种植的蔬菜水果,工匠制作的物品才会大量售卖,而百姓和工匠也会获得钱财,有了钱财他们才能购买各种生活需要的物品,有了需求才会有更多的生产,从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勋贵、官员、商人享受了奢靡,百姓工匠们赚到了钱,市面变得繁荣,朝廷的税收也提升了。所有人都得到了好处。
朝廷并不禁止各种奢华,只要在律法范围内就可以。墨家、农家还有一部分儒家都不赞同这种奢华享受,推崇勤俭,但是皇室每次对这种劝谏都是置若罔闻,你劝你的,我干我的。
倒是齐儒因为受到晏婴管仲的影响对这种奢华享受并不反对。这两位先贤当初都是齐相,齐国商贸繁荣,两人精通经济之学,知道这样做的好处。
不过朝廷也并不是对所有的奢靡享受都不限制,其中对于厚葬是不推崇的。一直以来,大乾都有死者如生的陪葬仪式,再加上孝道的缘故,一直以来民间都推崇厚葬。
普通人家倒还罢了,能够陪葬几个钱,可是勋贵豪强富商陪葬可就多了,成车的金银珠宝都进行陪葬,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浪费,若是人人都如此,朝廷就是铸造再多的钱都不够用。
因此为了防止厚葬成风,朝廷特意制定了严格的丧葬制度,严格限定金银铜钱陪葬。对于墓葬的占地,陪葬品的多少有严格限制,一旦超过,就按照僭越处置,该流放流放,该杀头就杀头。
除了金银铜钱外,陪葬陶器、漆器、丝绸、石雕刻、书简等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青铜器、金器、银币、铜币按照品级进行严格的限制和划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稼轩居士的这首《青玉案》用在这里刚刚好。今晚虽然不是元宵,也不是临安,但是神都洛阳的景象比这词更加热闹。
虽然已是月上中天,但是城中越发欢腾。街道两侧花树林立,各家商铺门前的灯笼五彩缤纷。往来行人如织,叫卖声,欢笑声响彻大街小巷,各式摊贩沿着街道一字排开。
广场之上,舞龙的,敲锣打鼓,喷火的,各种杂耍卖艺的,热热闹闹。
“家主,家主,慢一些,这里太混乱了,咱们.”几个大汉护卫着一名衣着华贵的老者在广场上穿行。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一直在旁边劝说着什么。
“这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有什么危险,不用如此紧张?”老者不耐烦的摆摆手道。
“家主,还是小心为好,这洛阳夜景咱们也看过了,您看咱们是不是回去?”
“回去?这才刚开始,回去什么!”老者满不在乎的说道。
老者不是别人,正是王信。白龙鱼服,大乾自古有之。王信更是经常如此,也是这两年年纪大了,出来的少了。
看到洛阳城夜景如此璀璨,心中很是欣慰。
王信一边闲逛,一边跑到商铺摊位上随意买一些小玩意,询问各种物价。自从朝廷发行银币之后,市面上的铜钱就流通的就越来越多。
因为持续多年不断铸造银币,现在市面上银币流通的也多了。王信特意拿出银币来购买物品,周围的摊贩都很愿意接受。
朝廷银币只有一种币值,洛阳城的百姓见的多了,连辨别真伪的方式都知道了,对着银币轻轻一吹,在放在耳边就能听到一阵悦耳的声音。
就在这个时候,前面不远处的广场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嚣声,一队洛阳兵马司的巡检冲了过去,大喊道:“谁在闹事?”
只见一个摊贩正揪着一个汉子,两人拉扯不放,看到巡检来了,那汉子脸色就是一变,旁边的摊贩立刻高呼道:“军爷,这厮用假钱,快快将他抓起来!”
“胡说,我没用假钱!你放手!”那汉子趁机一把扯开摊贩,转身就要钻进人群中逃窜。赶来的巡检一看,想都没想,手中铁尺,对着那汉子的腿就打了过去。那汉子疼的抱着退痛呼,然后被剩下几名巡检直接按在了地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