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知道大唐要征召大军前来进攻,并没有害怕,吐谷浑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吸收了大量杂胡,现在已经有数十万控弦之士。
实力比之薛延陀还要强一些,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因为有过和前隋交手的经验,雄心万丈,想要击败大唐。
当年前隋派遣大军大军进攻吐谷浑,吐谷浑西逃,借助高原气候,以及熟悉地形,隋朝大军根本追之不及。
而隋朝大军在来到这里之后,军中很快出现了大量高原反应,无法在这里长期驻守,最后只能在这里设立郡县之后,撤军。
只是隋朝撤军之后,吐谷浑就再次开始返回这里。最后隋朝耗费了大量钱财士兵,却依旧没有彻底征服吐谷浑。
现在慕容伏允收拢了大量杂胡、突厥等部落,实力大增,在看到大唐的应对之后,只觉得唐庭软弱,于是大放厥词道:“这里是千里高原,乃是上天赐予吐谷浑的领地,中原人来到这里就会如同十几年前的前隋一般,受到诅咒!”
“他们所谓的昊天文王管不到这里,上天不会保佑他李世民!”
“唐军来这里只会被诅咒,他们会被诅咒折磨的奄奄一息,然后轻易被本王的铁骑击败,杀死!”
慕容伏允和吐谷浑的贵族们举办了一场宴会,然后下发命令,坚壁清野,所有的部落全部撤往西方高原。
一头牛羊都不能留下,他要让这漫长的补给线拖垮唐人,要让唐人都被诅咒,痛苦的死在高原上。
慕容伏允觉得,唐朝现在的实力还不如前隋,当年前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唐朝如何能做到?
当年的隋朝何等强大甲士百万,粮食堆满谷仓,一次征战能够动员百万之众,可就算是这样强大的隋朝也没有让吐谷浑臣服,又何况是大唐。
虽然慕容伏允很狂妄,但是吐谷浑的贵族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样。贞观四年的时候,吐谷浑同样派遣了使者前往长安。
这一批吐谷浑贵族们来到长安,见识过长安城的繁华,更见识了大唐的兴盛,见识了大唐万国来朝的气势,更见识了大唐的赫赫军威。
同时还见到了那位天可汗。
他们很清楚,虽然现在的大唐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前隋,但是隋炀帝如何能够和大唐圣天子,天可汗相比?
就前隋的那些家底。放一头猪坐在皇位之上,也不至于短短十几年的功夫,就彻底败落了。
隋炀帝能和那位被草原部落尊为天可汗的皇帝陛下相比吗?
更何况现在的河西、河湟也不是杂胡遍地,民口稀少的情况。大唐完全可以将河湟之地作为后勤基地,用来供应前线大军军粮。
当初的DTZ何等强大,控弦之士数十万,部落民众数百甚至上千万。威压草原,薛延陀、回纥还有他们这个吐谷浑,都是仰其鼻息。
结果现在呢?
DTZ灰飞烟灭,草原成了大唐的势力范围。
那些唐人就是在草原上,胡人最擅长的地盘上交战的,结果突厥大败。那些唐人甚至敢于冒着大雪进攻。
如此强大的军队,吐谷浑真的能够抗住吗?
那位大唐的圣天子诏令大军前来进攻吐谷浑,这些人很清楚,这一次不仅仅是有大唐,还有大量草原部落、西域部落的仆从军前来。
只是说是辅兵、仆从军,但是他们的实力丝毫不比吐谷浑差。大唐也许不用准备太多粮草。
而且向西撤往冰原是那么好撤离的?
冰原之上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数十万吐谷浑撤退到这里,在这里生存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们同样会面对一个食物匮乏的问题,短时间来还行,可是一旦时间长了,他们也顶不住。
这些吐谷浑贵族忧心忡忡的看着他们那位野心勃勃的王,他们对能否击败那位英明睿智的大唐圣天子感到怀疑。
但是这些人并不敢说出来,慕容伏允可不是善茬,要不然当年他的哥哥慕容伏世也不会死的不明不白。
伴随着李世民的诏令下发,朝廷抽调了两万大军,与此同时,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名义,发动征召令,向草原各部、西域各国征调兵马。
圣天子,天可汗的诏书很快就传遍四方,在接到诏书之后,草原各部开始纷纷集结兵马前往河西应征入伍。
很快西域各国还有草原各部就集结了五万大军。再加上唐朝两万精锐,以及驻守在河西河湟的五千兵马,一共七万五千人,然后号称二十万大军,准备进攻吐谷浑。
本来,这一场大战,派遣李靖做统帅是最好的,但是李世民考虑到高原气候恶劣,李靖已经六十多岁了,到了高原上,很有可能造成水土不服。
所以就想要以王玄冀作为主帅,但是李靖在得知后,亲自前往皇宫,极力请求,率军征讨吐谷浑。
李世民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不过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又诏令王玄冀为副帅。
然后派遣大军进攻吐谷浑。
王玄冀在河湟之地屯田数年,已经颇有成效,根本不用从中原关中调集粮草,河湟之地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使用半年了。
大唐联军来到河湟之地,唐军很快就和吐谷浑交手。吐谷浑的实力比突厥还要弱,如何会是唐军的对手。
三场交锋,连战连败。
虽然如此,但是吐谷浑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几次失败也是小规模作战。
吐谷浑又是骑兵,对周围环境很熟悉,一看到情况不妙,在付出一些代价后,很快就撤离了。
慕容伏允在看到唐军的实力后,当即决定率领大军西撤。
甚至在向冰原撤退的时候,慕容伏允担心留下来的草场会给唐军战马提供牧草,命人将草场全部烧毁掉。
“命人将草场烧掉,将水源中丢入病死的牛羊,让那些唐军不能获得一点补给,拖垮他们,等到他们病了、瘦了,受不了了,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让唐人见识我们弯刀锋利的时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