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二章:龙归大海,新篇章!
    四更天。

    东市弄坊,一间不大不小的宅子,正屋内亮起灯光。

    “这些咱们带走,剩下的通过朝廷驿站,寄回老家……”

    张武手足无措站在一旁,看着明霞在旁边忙碌。

    皇后娘娘给明霞的嫁妆、殿下、魏国公府、谭渊、周浪等兄弟们给的贺礼钱都不少。

    明霞把不宜邮递的东西收拾在一起。

    把大部分银两又收拾成一份。

    不宜通过驿站邮递的,大概只有总价值的三成。

    剩下七成方便驿站邮递的钱货,大概就七成。

    这些钱货,说起来都是明霞的。

    现在,明霞却要把大部分拿出来,让他送回老家……

    明霞麻利收拾着,听不到回应,转身,“你傻愣站着干什么?天亮后,殿下就要带着咱们出发了,要把这些东西送到驿站……”

    张武回神,走来,抓住明霞的手,摇头:“给家里太多了,爹娘用不了这么多钱,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到了福建,你也要……”

    明霞作为皇后娘娘身边贴身侍女,宫里的吃穿用度规格肯定不低。

    总不能嫁给他,就跟着受苦吧?

    ……

    明霞不由笑了,余光看向张武抓着她的手,脸微红,“到了福建后,还有你的军饷,我早算过了,按照你总旗饷银,足够咱们生活,这些银子寄回家,是让弟弟妹妹读书的,你看看土桥村孩子多优秀……”

    她已经没家人了。

    娘娘就是她的家人,娘娘也不需要这些东西。

    出嫁后,张武的家人,就是她的家人。

    一个家好不好,得所有人都变好。

    以前在宫里时,皇爷总念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好,长久不了。

    所以,皇爷对皇子、皇女的教育十分严格。

    就是希望皇子、皇女的能力,至少能配得上他们轻松得来的地位。

    皇家尚且如此。

    她觉,普通人家更要如此。

    张武跟着殿下,只要不出意外,一个好前程,肯定少不了。

    但张家其他人,不能全靠张武。

    这样张武累不说。

    而且,张家人没有相应能力,却因张武轻松得到了超越能力的身份地位,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或许会给张武带来灾祸。

    现在教导弟弟妹妹学知识,明礼守义,将来也能帮衬张武。

    这样的家族兴盛,才是真正兴盛。

    ……

    “你看殿下和王妃,讲究那些口腹之欲吗?殿下和王妃大部分钱财,都花在了孩子们学知识……”

    她就没见过殿下和王妃贪图奢靡享受。

    殿下、王妃也没因此而不快乐。

    相反,活的十分轻松惬意。

    不知为何,她还有种感觉,王妃现在越来越像娘娘了。

    身上总有一种,玄之又玄,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气质。

    ……

    “朱紫巷的权贵,你了解的不多,但我跟在娘娘身边,很了解,除了少数几家,其他家都极尽奢靡,就连晚上府门挂灯笼,都要挂八个……”

    娘娘曾私下说及此事。

    当时娘娘就表露,如果这些权贵之家,肯把用于奢靡享乐浪费的钱财,用于教育子弟就好了。

    殿下、王妃。

    皇爷、娘娘,都这样说这样做。

    那她把大部分钱财,用于张家弟妹学知识上,就肯定没错。

    而且王妃和娘娘不是奢靡享受之人,也从不穿金戴银,却越来越受人尊重。

    殿下宠着王妃。

    皇爷虽然后宫嫔妃很多,可只有娘娘被皇爷放在心上。

    王妃和娘娘就是最好的例子,女人能否经营好人生,根本不在那些物质东西。

    有这么好的榜样不去效仿学习。

    难不成,学朱紫巷那些大妇?

    张武脸微红,有些愣怔看着明霞,明霞话落好一会儿,才回神,“以后,咱们家你做主,我在外面跟着殿下,家里的事情,都由你做主!回了家,也听你的!”

    他知道自己捡到宝了。

    明霞长得好看。

    且跟着娘娘,肯定学了不少东西。

    士绅家知书达理的女子,也比不上明霞,他能娶明霞,真是张家祖坟冒青烟了。

    可没想到,这个宝,有点大。

    砸的他晕晕乎乎。

    明霞不由被逗笑。

    张武以为明霞不相信,顿时急了,“等会儿我写信,就和爹娘说这件事,爹娘肯定同意!”

    爹娘老实巴交,除了会伺候庄稼。

    其他真的什么都不懂。

    就冲明霞是皇后娘娘身边人这一条,爹娘就肯定会特别尊重明霞,愿意听明霞的。

    而明霞,也的确有这个能力!

    明霞笑说:“那我可当真了,不过,你回家后,家里的事情,我们两商量着决定怎么样?”

    离宫前,娘娘教导,做女人遇事要坚强,待人要柔……

    她都牢记在心。

    ……

    东宫。

    太子妃寝宫。

    常氏肚子高高隆起,已经蹲不下来,只能把朱雄英放在桌子上,站着给朱雄英整理衣服。

    边整理边叮嘱:“雄英,还记不记得,娘以前反复叮嘱的?”

    朱雄英点点头,“娘和四叔都说过,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管,四叔还说,小孩子要做好小孩子的事,学习时认真学习,玩闹时痛痛快快玩闹。”

    常氏不由笑了,宠溺摸了摸小脑袋。

    点点头,继续,“你四叔是咱们家最优秀的,娘不敢奢望你把四叔的本事全学会,但娘希望,我家雄英能认真跟着四叔学做人、学做事,记住娘的话,外面人说什么,都不要理会……”

    她担心,有人心肠歹毒,对雄英说四弟和太子爷的事情。

    ……

    这天早晨,朱元璋罕见休朝。

    很多个家庭,早早起床,做着各种各样临行前准备。

    ……

    徐府。

    过了五更天。

    家丁打着哈欠,打开府门。

    府门打开瞬间,两个家丁愣怔了……

    春晓、民丰坐在台阶下,身边还停着一辆毛驴车。

    “春晓小姐,民丰少爷,你们怎么来了?”家丁回神,忙沿阶跑下去。

    这可是姑爷和小姐的学生。

    当初督查朱紫巷各府时,他们见过。

    春晓、民丰被家丁称呼的十分难为情。

    民丰笑着说:“我们给师傅、师娘和同村弟弟妹妹送点东西。”

    前天师傅、师娘经过江宁时,他们才知道,师傅师娘要去福建。

    昨天准备了一天,紧赶慢赶,总算赶上了。

    “快进来,快进来。”

    家丁招呼带领下,入府、往朱棣、徐妙云所在阁楼而去。

    阁楼内。

    天色渐亮时。

    朱棣、徐妙云已经收拾妥当。

    朱棣刚去看孩子们返回别院。

    “姑爷,春晓小姐、民丰少爷来送姑爷和小姐!”

    闻声,转身,就见家丁带着两小家伙,牵着一辆驴车靠近。

    徐妙云听到动静也出来了。

    两人等两孩子抵达,看两孩子发梢晨露。

    就明白,肯定是赶夜路来的!

    朱棣瞪了眼,“在江宁时就交代你们,不要往金陵跑,我说的话,都成耳旁风了!”

    两孩子,大晚上赶夜路。

    多危险!

    春晓立刻躲到徐妙云身后,探出头,笑道:“师傅,我们就是给你和师娘,送点路上需要的解暑茶,都是王师傅盯着,我们亲自配的,而且我们也不是自己来的,王师傅派人送我们来的……”

    话落,求助看向徐妙云,“师娘,我们知道错了。”

    徐妙云没好气瞪了眼,看向朱棣。

    她知道,两孩子赶夜路,四郎这回是真生气了。

    “春晓、民丰知道错了,这回就算了。”

    哼!

    朱棣黑着脸哼了声,警告道:“这是最后一次。”

    ……

    趁着金陵百姓还在睡梦中。

    朱棣一行人乘坐十几辆牛车、马车离开金陵城时。

    百姓不知。

    但朱紫巷,整条巷子,各府各家全都知道。

    前燕王府。

    大门内。

    两颗脑袋,一大一小,透过门缝看着徐府外,热闹景象。

    娜仁托娅微微抬头,看着上面的大脑袋,“小姐,今天你不出去,表达对朱四郎不舍,死缠烂打,一哭二闹三上吊,表示想跟着朱四郎一起离开?”

    死缠烂打?一哭二闹三上吊?

    乌云琪格听闻后,脸瞬间变黑。

    低头,气呼呼瞪着娜仁托娅。

    “今天是人家朱四郎和徐小姐脱离金陵这个是非窝的好日子,我们就不去给人家添堵了,而且,他要离开好几年,这对咱们,是件好事!”

    娜仁托娅站直,双手环臂审视乌云琪格。

    乌云琪格恼羞成怒握拳挥舞:“你这是什么眼神!”

    “小姐,你是不是动心了?”娜仁托娅狐疑审视,“小姐,其实经过这段时间了解,我觉朱粗鲁挺不错的,你要对朱粗鲁真有想法,就抓住机会,我观察四婶儿徐妙云,也不是个不能容人的女子……”

    啊!

    娜仁托娅话未说完,突然通呼一声,耳朵已经被乌云琪格揪住。

    “小姐,轻点儿,要揪掉了!”

    “小声点!”

    ……

    徐妙云、朱棣乘坐的马车,经过府门时。

    徐妙云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含笑扭头。

    朱棣脸臭臭转头,“你看什么?我脸上长花儿了?”

    “没!”徐妙云忙忍笑摇头,避开朱棣臭臭的脸。

    ……

    车队驶出朱紫巷。

    各府纷纷开门,一大群人涌出府门。

    “总算走了!”

    “这回走了,最好再也别回来了!”

    “可不,他走了,这大明应该能回到以前的大明了吧?”

    “听说,此番还要剿灭倭寇,倭寇藏身海上,可不好剿,若是……”

    ……

    李善长站在人群中,目视车队离开,听着周围议论,微微皱眉。

    从议论中,不难猜测。

    恐怕,朱四郎尚未抵达福建。

    有关朱四郎的消息,就已经传到沿海倭寇耳中了。

    ……

    日上三竿。

    京营外。

    五百多将士,骑马伫立。

    前方停靠着几十辆马车。

    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骑马站在一起。

    朱元璋扭头看了眼后面,五百肩扛明黄剑式肩标的精锐,收回视线,“去了福建,剿灭倭寇,立足东番,父皇准许你壮大这支队伍,规模上限两万吧,等你再回来时,你大哥差不多就要北征灭元,到时,带一万精锐回来……”

    老四要在东番立足,要征讨四海之地,非大明邦国。

    总要有自己的军队。

    把老四打发去外面闯荡,总不能不给一些特殊权力。

    ……

    朱元璋说着,余光看了眼朱标,话锋一转,叮嘱道:“当然,你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据他所知,东番就有很多汉民。

    而倭寇海盗中,也有很多。

    甚至,只要老四有本事让倭寇给他卖命,倭寇也不是不行。

    总之,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大明境内招兵。

    这些兵,就有归乡之情。

    他担心,这些兵,将来撺掇老四回中原。

    上位者被下面人绑架这种事,并不稀奇。

    朱棣一直耐心听着。

    片刻后,朱元璋停下来,笑道:“你们兄弟说吧。”

    话罢,策马离开,给朱标、朱棣留出空间。

    朱标审视着朱棣,笑着拍了拍朱棣肩膀,“大哥北征时,等着你带兵回来帮大哥。”

    朱棣笑了,点点头。

    “记住,最少一万精锐!”朱标再次提醒一句,往左右看看,神色渐变严肃,“去了福建,一定要小心,可能你没到福建,关于你要去福建,以及剿灭倭寇海盗的消息就已经到了福建……”

    老四在金陵得罪太多人了。

    督查百官,狠狠出血。

    春闱考,百官本想捞一笔。

    可老四没藏拙,又让百官损失了一笔。

    都不需要调查,他都十分肯定,老四去福建的消息,恐怕早已向福建传递了。

    ……

    “倭寇海盗,不光是外敌问题,更有咱们大明内部问题,沿海的商贾、士绅……”

    海禁的反对声为何不大?

    说白了利益!

    地方少部分豪强,在海禁政策中,勾结倭寇海盗,能赚到丰厚的利益。

    海禁政策下。

    这部分有能力的地方豪强,做的就是独家生意。

    这可比放开海禁,获益更大!

    ……

    朱棣认真听着。

    其实就是黑色垄断。

    明朝后期,想开海禁,都有一大帮人,打着祖制的幌子,抵制开海禁。

    什么祖制。

    无非就是一旦放开海禁,长期形成的黑色垄断群体,利益受损罢了。

    等朱标说完,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在福建,等大哥北征消息!”

    “到时候,一定带一万精锐回来!”

    “好,大哥等着!”

    ……

    兄弟二人约定好后。

    朱棣一行人启程。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身后,目视朱棣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脑海不受控制浮现四个字:龙归大海!

    眼中忧虑之色一闪而逝。

    余光悄悄看向朱元璋。

    皇帝是否担忧,他不清楚。

    但大明的未来,他是真的看不透了……

    ……

    就在朱棣一行人出发不久后。

    数十只信鸽,从金陵城外,秘密腾飞,飞赴北方、西北……

    龙归大海之后,这本书的剧情就进入另一个阶段了。

    另外,前往福建途中,不会写,下一章就是直接抵达福建,过程简写。

    张武、明霞这对配角角色,我想试着写成电视剧,父母爱情那种,就是一种尝试,第一次写,这本书有各种不足,谢谢大家包容。

    最后,再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