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五十五章 见面礼
    盛连成跟吴老越聊越近乎,吴秉忠吴秉义时不时的插句话,大家伙儿越唠越高兴。

    闲谈间,吴秉忠对盛希康也是颇多赞许。

    并对盛连成说,等着吴玉华毕业工作之后,两家找个合适的时间,就把亲事定下来。

    这话一出,亲事基本就成定局了。

    那边,张淑珍忙把吴玉华叫到了身边,从自己手腕上撸下来金镯子,直接戴在了吴玉华手上。

    “玉华,婶子这趟出来的匆忙,没给你带什么见面礼。

    这镯子你戴着,就算是婶子给你的礼物了。”

    那镯子不用说,自然是盛希平年前从南方带回来给张淑珍的。

    这镯子是在港城买的,折算下来,大概是小两千。

    “哎呀,阿姨,这镯子太贵重了。”吴玉华惊呼出声,忙要把镯子再还给张淑珍。

    作为吴家人,吴玉华这点儿见识还是有的,那镯子一看就价值不菲,吴玉华哪敢收?

    “阿姨,之前希康已经给我一块手表了,说是你给我预备的礼物。

    我收了手表,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收这镯子。”

    张淑珍伸手握住了吴玉华的手,“那块表不算,咱娘俩这是头一回见面儿,这是见面礼。

    婶子也没别的东西,就这能拿得出手,你要是不收下,可就是看不上婶子了啊。”

    吴玉华求救似的往盛希康那边看去,想让盛希康帮她说句话。

    这镯子属实太贵重了,她不能收啊。

    盛希康接收到了信号,赶忙开口,“妈,你看你,见着未来儿媳妇也不能高兴成这样儿吧?你再把玉华给吓着。

    那啥,玉华上学呢,戴块儿手表还行,哪有戴金镯子的?

    镯子你先收起来吧,等着我俩订婚的时候,你看着给安排点儿啥。”

    说实话,盛希康也让自家老妈这大手笔给吓了一跳。

    金镯子啊,以他现在的工资,不吃不喝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买得下来。

    “你这混小子说啥呢?你妈送出去的东西,还有再要回来的道理?

    玉华,别听他的,婶子给你,你就收下。

    你要是觉得上学戴不合适,那就留着,等以后工作了再戴。

    实在不喜欢,那就留着压箱底儿,金子,不管啥时候都有用,女人手里啊,就得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张淑珍是铁了心要把镯子送给吴玉华,谁说也不好使。

    “弟妹,谢谢你对玉华这么欣赏,可是这镯子,我们真不能收。”这时,旁边的喻文兰开口了。

    饶是喻文兰见多识广,也被张淑珍这么阔气的出手给吓了一跳。

    喻文兰知道盛家有钱。

    吴毓丞年前分红虽然没跟家里人吐露实情,可是从这小子花钱大手大脚上头,吴秉忠夫妻也能猜得到。

    这一年,盛希平和吴毓丞他们做生意,没少挣钱。

    可是有钱归有钱,一出手就给个大金镯子,属实是出乎喻文兰意料了。

    毕竟,吴玉华和盛希康现在只是处对象,盛家已经给了块手表,这就够可以的。

    “嫂子,我可是从心里认定了玉华,就是我们家的媳妇。

    这镯子,我已经送出去了,咋地也不能再要回来,就这么地吧。

    玉华,婶子给的,你就痛快儿收下,不要紧。”

    张淑珍握着吴玉华的手,说啥也不让吴玉华把镯子摘下来还给自己。

    “伯母、玉华,我妈既然给了,让玉华收着就是。

    等着玉华跟希康订婚,让我妈再给凑两样儿,咱凑成三金。”

    那头,盛希平一看这情形,笑呵呵劝道。

    “哎呀,不用不用,可别凑什么三金,那得不少钱呢。”喻文兰一听这话,连忙摆手。

    这年月,谁听说过订婚要三金的?即便是首都,也没有这样儿的啊。

    “哎呀,瞅你们办点事那個费劲。”这时候,正跟盛连成聊得热火朝天的吴老开口了。

    “玉华,你跟希康是不是真心相处?是不是要嫁他?

    你要是真心要嫁,那你就收着,反正将来都是你们的,肉烂在锅里。

    你要不是真心跟希康相处,没打算嫁给他,那你就别要。”吴老一挥手,干脆说道。

    “爷爷,我当然是真心跟希康在一起了。”吴玉华被爷爷这话闹的满脸通红,嗔道。

    “那就得了呗,收着,收着,这可是你未来婆婆给的,好好收起来,千万别弄丢了。”吴老笑了起来。

    就这样,吴玉华谢过了张淑珍,小心翼翼将镯子收好。

    正巧,保姆进来,说是晚饭已经预备好了,问什么时候开饭。

    喻文兰看了眼吴秉忠,随即笑道。

    “盛家兄弟、弟妹,还有侄儿侄女,今天是咱两家人第一次碰面,原本应该安排个饭店,好好招待各位。

    不过,我们家老爷子还有秉忠都不爱出去吃,所以我特地请了城里有名的私房菜大厨,来家里给做的菜,咱们在家吃,更随便些。”

    像吴家这样的人家,留客人在家里吃饭,才是最高礼节。

    “对,对,这厨子我挺喜欢的,做菜不错,一会儿你们都尝尝。”吴老笑呵呵的说道。

    就这样,盛家人留下来,一起吃了顿饭。吴秉忠兄弟,还跟盛连成小酌了几杯。

    考虑到盛连成他们明天上午还要坐车回老家,所以谁也没多喝,就是意思意思。

    吃过晚饭,众人又闲聊一阵,时候不早,吴秉忠打发俩儿子,开车送盛家人回旅店。

    等盛家人走了,保姆收拾东西,这才发现,盛希平带来的礼物。

    “兰姐,你看,这些都是什么?”

    保姆发现那几个盒子里的东西,有的她不认识,赶紧跟喻文兰说。

    喻文兰过去一看,也哎呀一声,忙把吴秉忠也叫了过去。

    “希平这孩子可真是,送这么多珍贵药材,也不说一声儿。”

    吴秉忠一看,好家伙,人参、雪蛤油、鹿茸、灵芝,都是很珍贵的补品。

    “希平这孩子有心了,也不知道他从哪儿淘登来这些好东西。

    得,东西好好收起来吧,等着问问医生,看咱爸能吃哪种?正好给老爷子补补身体。”

    另一边,盛连成一家子回到了旅店。

    “老大,回头我给你两千块钱,你得空再去港城的时候,给青岚买个镯子。

    我今天把镯子给了玉华,才想起来青岚,咋地也得给她补一个。”

    盛希平把父母送回房间,正要转身走呢,被张淑珍拽住了。

    盛希平一听就笑了起来,“妈,青岚啥都有,金首饰我都给她买了。”

    这老太太一天天的,可太有意思了。

    张淑珍闻言一愣,“你就骗我吧,还给她买了,那咋没见她戴呢?”张淑珍明显是不太相信。

    “她嫌那玩意儿太显眼了,回林场戴着,明晃晃的太出风头。”盛希平摇头失笑。

    “那也不行,你是你,我是我,我得给我儿媳妇买个。”

    张淑珍可不管大儿子说啥,就是执意要给大儿媳妇再买个镯子。都是一样的儿媳妇,必须公平对待。

    “得,回头再说啊,等着把老家的事办完再。”盛希平犟不过老妈,只能无奈答应了。

    晚上,盛希康也没回宿舍,干脆跟盛希平住一间房。

    一晚安睡,第二天众人早早起来,还没等吃早饭呢,旅店的工作人员就过来敲门,送来了火车票,说是吴家交代的。

    昨天闲聊的时候提起过,盛云芳盛云菲姐妹俩马上就要开学了,不能耽误返学校上课,所以二人就不跟着一起回老家了。

    盛云芳回沪市,正好跟盛希平他们坐一趟车。盛云菲则是坐中午去羊城的火车,跟吴毓丞一起走。

    至于盛希康,他有工作了,不好请假太久,等盛希平他们回去,要是觉得盛光耀老爷子真的不好了,再给盛希康打电话。

    吴家人心细,记下了聊天内容,然后特地安排了人,把车票给订好,一早给送来,就怕耽误了盛家人的行程。

    从首都到兖州,十来个钟头,人家直接给买的卧铺。

    车票是上午十一点左右的,原本打算今天上午去吴家拜访,小坐一会儿就出发去车站。

    这年月出远门就是如此,不管你多着急都没用,没火车就走不了。

    既然不用那么赶了,索性吃完饭再休息会儿。九点半左右,众人收拾好东西,出门坐车直奔火车站。

    到了车站发现,吴秉忠夫妻领着孩子,已经在火车站了。

    “哎呀,老哥,你这也太客气了,提前让人帮忙买了票,又过来送站。

    这,多不好,给你们添麻烦了。”盛连成一见吴秉忠,很是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有什么?你们难得来一趟首都,我们尽一下地主之谊罢了。”吴秉忠笑笑。

    那边,喻文兰把一些东西递给了张淑珍,“这是些吃的用的,你们带着。路上十来个钟头呢,车上的盒饭不好吃。”

    吴家人一番心意,张淑珍也不好拒绝,只得收下。

    “希平啊,到了那边,要是有什么不好解决的事,你就给莪打电话。

    我在那边也有几个好友,只要能办的,肯定帮你办明白。”吴秉忠拍了拍盛希平肩膀,嘱咐他。

    “哎,谢谢伯父。”盛希平也没说别的,点头应下来。

    “哥,云菲等会儿跟我一起走,你放心就是,我肯定安安全全给她送到学校。

    公司那边你也不用担心,我肯定守好了。”那头,吴毓丞向盛希平打包票。

    众人闲聊一会儿,时间就到了,广播里喊着检票,于是盛连成领着妻子儿女,一行人检票进站。

    上午十一点发车,晚上快十点,火车到了兖州,盛连成领着媳妇和大儿子下了车,只剩下盛云芳自己,继续坐车前往沪市。

    临下车前,张淑珍再三嘱咐闺女,路上要当心,又把不少吃的东西都留给了盛云芳,这才依依不舍的下了车。

    十点来钟,肯定没有往霄云寺集去的客车了,所以盛希平他们只能找了家旅店住下。

    正月初十早晨,三人坐上客车,一路晃悠着到了霄云寺集镇下车,然后步行十来里地,回到了大赵庄。

    “老二,弟妹,希平,恁回来咋也不给家里来个信儿?俺让希正他们去接恁啊。”

    盛连义得知弟弟、弟媳妇还有大侄儿回来了,急忙迎了出来,一见面便说道。

    “哥,俺回到林场,一听说咱大病了,急忙就往回赶,哪还顾得上给家里来信啊?咱大怎么样了?”

    盛连成一见大哥,便急切的打听父亲情况。

    “不好,咱大已经下不来炕了,大夫说,就是熬日子。”盛连义叹了口气,眼泪在眼圈儿里转悠。

    老人岁数大了,早晚有这一天,可是作为儿女,哪怕是心里有准备,也还是接受不了。

    盛连成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就进了屋。

    一看老父亲躺在炕上,比前几年他回来时,消瘦憔悴了许多,人也没什么精神了。

    “大,大,俺是二小儿啊,俺回来了。大,你睁开眼,看看俺。”盛连成扑到了炕前,哽咽道。

    “老头子,快睁开眼看看,是咱二小儿回来了,还领着淑珍和希平呢。”

    盛韩氏比起以前来,也憔悴了好多,她慢慢挪到丈夫身边,在盛光耀耳边,大声说道。

    不知道是儿孙回来了,老爷子有心灵感应,还是老太太这一嗓子管用。

    炕上昏昏然睡着的盛光耀,慢慢睁开了眼睛,混沌无神的双眼没什么焦距,只愣愣的看着天棚。

    “大,是我啊,二小儿。大,你看看我。”

    盛连成见父亲如此,不由得悲从中来,上前握住了父亲的手,哽咽道。

    炕上躺着的盛光耀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细微的声音,“二小儿?”

    “是,是我,大,是二小儿回来了。”盛连成坐在炕沿上,握着父亲如枯木的手,落泪道。

    盛光耀点点头,“二小儿回来了?好,好啊。”

    声音依旧微弱,看得出来,老爷子确实是油尽灯枯,快不行了。

    “哥,咱爷这样,找大夫看了么?没去医院?”盛希平低声问了问身旁的盛希正。

    “咱村的大夫说了,咱爷这病去医院也没用。”盛希正叹了口气。

    盛光耀快八十了,早年间吃了不少苦,身子早就熬垮了,能到这个岁数已经不容易。

    老爷子清醒的时候就说了,不用去医院白花那些钱,就让他安安稳稳在这铺炕上走得了。

    “哥,村里大夫在哪儿?我带来些人参啥的补品,问问大夫,给咱爷吃些行不行?”

    盛希平看着爷爷这模样,心里头难受。

    他也不知道人参有没有用,哪怕能让爷爷的精神好一点儿,他心里也能好受些。

    盛希正一听,赶紧打发了人,去把大夫请来。

    不多时,一个背着药箱的人进门,盛希平赶紧过去,跟对方交谈,询问老爷子具体病情,现在用什么药,人参可不可以吃。

    “俺跟你说实话,人参这时候也不一定管用,顶多就是让老爷子舒服点儿,精神好些。

    反正恁手里要是有,用点儿也无妨,图个心里安慰。

    要是没有,就别寻思了,那药挺贵还不好找,县里差不多能有,反正俺这儿是没有。”对方这么说道。

    盛希平一听,点点头,只要吃了不会使病情加剧就行,好歹算是他们尽心了。

    于是,他又打听了其他一些滋补药品能不能用,反正这趟他带了不少东西,能用的就给老爷子用上。

    这下,把那大夫都给听傻了,连连点头,说可以用。

    就这样,盛希平拿出自己带的红参和鹿茸,交给盛希正的媳妇,让她想办法切片、炖汤,给老爷子服用。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大家伙儿心里也都明白,老爷子就是在熬日子。

    可盛希平一番心意,拿出来这么多名贵的滋补药材,大家心里也存了一丝希望。

    万一能有点儿用处呢?哪怕是缓几天,让老爷子多留些日子,也算是他们尽孝心了。

    于是,盛希正的媳妇再张淑珍的帮忙下,炖好了烫,喂老爷子服下一些。

    人参本身有回阳救逆之效,和鹿茸搭配,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补益心肾。

    反正盛光耀在喝了几顿之后,精神明显比之前好了不少,也不是总那么昏沉沉睡觉了。

    白天清醒的时间长了许多,说话似乎也有了力气。

    如此一来,众人心里倒是都升起些许希望,或许老爷子能挺过这一关。

    盛连成更是高兴不已,悄悄问盛希平,带来的参茸补品还有多少,能用多久。

    “爸,东西还有一些,应该够我爷用十天半个月的。

    要是不够的话,我这就打电话回去,让大哥再帮忙淘登一点儿。”

    红参是从大碱场淘登的,也没多少,总共就二斤来的,还分了一半给吴家了。

    这两年盛希平总在外面,也没机会进山打猎,那鹿茸还是以前花花给送回来的,家里不缺钱,就没卖留了下来。

    也不多,就一对上好的二杠茸,其中一支给了吴家,这支带了过来。

    “算了吧,这些东西不好淘登,你可别为难玉江了。”盛连成摇摇头。

    身在林场这么多年,儿子又是个会打猎的,盛连成啥不懂啊?

    眼下鹿还没长茸呢,上哪儿淘登好鹿茸去?总不能让刘玉江去药店买吧?那跟从这头买还有多大区别了?

    “有这些就够了,真要是有效果,十天半个月你爷就能好。”盛连成这话说的,连他自己都没啥底气。

    父子俩都明白,人参鹿茸炖汤,也不过就是让盛光耀舒服、精神一些罢了,对于病症,未必就有多大的效果。

    他们,只是尽儿孙的一点心意,尽量让老爷子好受点儿。

    三口人就这么在老家住下来,尽心尽力伺候盛家二老。

    在公社的盛连杰,自从老父亲生病后,隔三差五的就回来看看。

    得知二哥二嫂还有大侄儿回来,赶个礼拜天,领着妻儿回来团聚。

    盛希平的大姑、四叔等人,也都找了机会回来,一家子见面,自然是高兴无比。

    可是每每想起老爷子的病情,大家伙儿又少不得唉声叹气一番。

    远在烟台的盛希允,不知道怎么听说盛希平他们回来了,也特地领着儿子赶了过来。

    这几年盛希允倒腾木材、苹果、海产品啥的,挣了不少钱,老家这边多少也知道一些。

    但是大家伙儿并不知道,盛希允是跟着盛希平做生意挣钱,他们要是知道,怕是早就去找盛希平了。

    毕竟老家这边日子不好过,家家户户也没多少地,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个钱。但凡有个挣钱的门道,谁不想往里钻啊?

    “二叔,俺弟弟跟希允大哥他们,好像挺熟悉啊?他们咋认识嘞?”

    盛希正瞅着盛希允父子跟盛希平一见面特别熟络的聊天,好像还说着什么生意的事情,有点儿奇怪,就凑到盛连成身边,小声打听。

    “哦,有一年希允去东北,找俺们来着。

    他们单位要从松树镇进一批煤,他跟那边没啥认识人,是恁弟弟出面帮忙联系的人,给他卖了一加挂车的好煤,俩人就这么认识的。”

    盛连成留了个心眼儿,没跟侄儿说太多。

    儿子在外面做生意挣大钱的事,回来这些日子,盛连成夫妻从没主动提。

    当然,他们一家子回来,不论穿戴等方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日子过的肯定很好。

    张淑珍那耳朵上还带着金耳环,手上戴着金戒指呢,老家这些人哪见过这个啊?

    家里这些人也拐弯抹角的打听,盛连成就说,这是儿媳妇出去念书的时候给买的。

    不是说盛连成夫妻心眼儿小,连自家亲戚都防着,主要是不想给盛希平给惹麻烦。

    这要是老家的人知道了,盛希平在外头做生意,一年挣不老少钱,人家开口说是让盛希平带一带他们,咋回?

    说不行吧,这是骨肉至亲,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回头让人家说,二房日子好了,心里头没有老家的人。

    可要说行吧,老家这几个侄儿都没多少文化,见识也少,就怕帮不上盛希平什么忙,反倒还添乱。

    两口子都知道,大儿子在外头做生意不容易,不光是辛苦,还要各方打点,万一哪里出岔子,生意就毁了。

    他们夫妻帮不上儿子啥,最起码别给添乱。

    要是盛希平主动提起,让堂兄弟去给他帮忙,那盛连成夫妻肯定没二话。

    可要是儿子不说,他们绝对不能瞎胡乱说,到处揽载,那就是坑自家儿子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盛希正心里似乎还有些疑惑,却又不知道从何问起,只好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