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3章 合作 回老家
    第543章 合作 回老家

    一听盛希平说,他喝过类似的水,许世彦和郭守业都有些惊讶。

    “克东,是不是离着五大连池挺近?”许世彦第一个反应过来,忙问道。

    “对,就是那儿。”五大连池归黑河管辖,克东归齐齐哈尔管辖,两地相距不算远。

    “那我知道了,非常好的一个地方,那里确实出产天然苏打水,而且是含硼的稀有冷矿泉,产量比这边还高。”

    许世彦说话时,语气里的羡慕,藏都藏不住。“可惜啊,离着太远了,不归吉省管辖。”

    盛希平对这些没啥研究,不过,他能听得出许世彦说这话时,语气里的遗憾。

    想一想,也就明白咋回事儿了。

    天然带气苏打水,那都属于是高档矿泉水,在国内没人认可,但是在国外,很多人喜欢。

    一参场利用眼前的这泉水,出口创汇,估计是挣了不少钱。

    这年月,谁还嫌钱多烧手啊?一参场在矿泉水上得了甜头,肯定想扩大发展。

    说是受人之托来说合,人家想要跟盛希平合作,在黑省那头,开个厂子。

    毕竟隔行如隔山,盛希平也不是十项全能,自己不熟悉的行业,还是要谨慎的,不然容易栽进去。

    “我知道你咋想的,你是想帮周叔一把,这多简单啊,合作一起干呗。

    过了几天,郭守业带着人,同盛希平一起,去了趟黑省,实地考察饮料厂项目。

    只是没想到,过了几天,郭守业来找盛希平。

    周明远二话没说,直接答应了合作的事儿。

    要说盛希平看不上卖水挣的钱,那就太狂了,但是他真的没想在这方面动脑筋。

    周明远代表了黑省林业系统,他们参与进来,旁人就不好说什么了,也没人敢从中捣乱。

    “哥,那这样吧,我先跟我丈人通个气儿,商议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意思。”

    盛希平一听就明白了,对方看中的是他在黑省的势力,才想着合作的。

    由盛希平和设计部一些骨干,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和审美,设计制作高档家具。

    不管啥年月,跨地区办事儿,都不太容易,得有本地势力的支持。

    但克东属于黑省,不在一参场势力范围,想啥都白搭,所以对方才这么遗憾。

    尤其像这种投资建厂做生意的,不分给本地一些利益,人家根本不可能同意。

    眼下已经是七月初了,盛希平答应陈瑞卿,今年秋天要去参加广交会。

    就这样,盛希平第二天回复了郭守业,那边一听,特别高兴。

    其实你不用找我,找我老丈人就行,你们不是有合作么?这事儿他出面办最好。”

    矿泉水行业不是盛希平所擅长的,他对这些也没太大兴趣,所以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盛希平跟着郭守业等人,在水源地四处看看,又去工厂里实地考察了生产情况,然后返回松江河。

    不得不说,郭守业最后几句话,真是说到盛希平心坎儿里了。

    你想啊,咱要是合起伙来弄個厂子,将来毛子那头的订单,就可以从黑省的厂子运了啊,也不用大老远的从咱这走,多方便?

    伱也不用老是担心我这头产量供应不上了。”

    这要是跟郭守业他们合作建个厂子,一来可以创汇,二来,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好事儿。

    晚上,盛希平给老丈人打了电话,说起要合作建饮料厂的事情。

    盛希平这回,只负责投钱、领分红,顶多管一下销售方面,其他的不参与。

    所以他把华阳总厂,两个分厂的负责人都叫到一起开会,把三个厂子的工作重心做了相应的调整。

    板材集中到抚松分厂,国内家具集中到铁力分厂,而总厂主要负责出口方面。

    有周明远在,还有盛希平背后的关系网,这事儿挺容易就办妥了。

    春交会上,吉省一家矿泉水厂创汇百万的消息,周明远在黑省也听了好多回。

    “弟啊,人家就是看好了老弟你这个人,才想着找你合作的。”郭守业一听就乐了。

    “郭哥,这事儿你容我想一想,主要是我对这方面不太懂,也不太感兴趣。

    同时,厂子生产的硬质纤维板产品,在省厅的检查验收中,达到了省优标准,省厅为其颁发了省优质纤维板合格证书。

    厂子里的工人,大部分来自林业系统的待业青年,管理方面,主要由郭守业等人负责。

    倒是周明远,眼下很需要点儿成绩,给他即将退休的工作生涯,添上漂亮的一笔。

    周明远和林业系统职工家属、郭守业和他身后的人、盛希平,三方投资,在克东建一处大型的矿泉水、饮料厂。

    “行,有消息了,你跟我说一声儿。”郭守业是个明白人,一听盛希平这话,就明白啥意思了。

    七月初,抚松分厂研制的微薄木贴面纤维板新产品,通过了省林业厅鉴定。

    主要产品就是天然带气苏打水、矿泉水、可乐,各种果汁饮料等。

    周明远本身就是松江河林业局出去的,现在跟一参场那头还有合作,他当然知道那饮料厂挣钱。

    所以,盛希平直接出主意,让郭守业去找周明远。

    投资的事情谈成,后续交给郭守业和周明远他们办就行了,盛希平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没工夫参与其中。

    再说,公司的业务已经很杂了,再涉足其他领域,根本顾不过来。

    周青岚带的班级,今年参加高考,高考过后,学生放假,周青岚总算可以松口气,休息一段时间。

    盛新华今年小学毕业,十号参加了小升初考试,之后学校举行了毕业联欢会,接着就放假了。

    这应该算是盛新华学生生涯里面最轻松的一个假期,啥作业都没有,可以随便玩。

    盛新宇四年级,盛欣玥盛欣琪一年级,假期作业也都不多,孩子们一放假,就喊着要回林场。

    “爸、妈,青岚暑假没啥事儿,不用带学生,新华这个暑假也没作业。

    我寻思着不能让孩子成天撒野,领他们出去溜达溜达。你俩有啥想法没?咱一起啊?”

    盛希平给父母打电话,商议出门玩的事情。

    趁着爹妈岁数还行,能走的动,带他们各处去走走看看。

    等以后他们岁数大了,就算有心想出去,也没那个体力了。

    “行啊,那你问问青岚和孩子们的意思,乐不乐意回咱老家那头看看?

    要是他们想去的话,咱就一起,回老家住几天,然后再去别处玩。”

    到盛连成和张淑珍他们这个岁数,很多人就开始惦记以前的事儿了,想老家,想老家的亲人,总想着回去看看。

    尽管老家那边,父母已经不在了,可他们还是动不动就念叨一番。

    所以,在盛希平询问父母意见时,盛连成就说,他想回老家一趟。

    “那还有啥乐意不乐意的?反正是出去玩,去哪儿玩还不行啊?孩子们都没回过老家呢,正好就回去看看呗。”

    周青岚也在电话旁边,听见公婆的话,当即就说道。

    周青岚没意见,孩子们啥都不懂,根本不管去哪里,只要有玩的就行。

    就这样,盛希平让父母先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一下,到时候他去林场接人。

    七月十五号,盛新宇几个返校听成绩,领了假期作业,盛希平开车回林场,接盛连成夫妻来松江河。

    十六号,一行人坐上火车,先去大连,在大连住两天,搁海边玩够了,吃够了,再坐上轮船过海。

    孩子们第一次坐轮船,就觉得哪里都新鲜,非得在甲板上玩,根本不愿意回客舱里。

    “哇,快看,有鸟,这是海鸥么?”

    孩子们见到有海鸟随着船上下飞舞,高兴的不行,连喊带叫。

    盛希平和周青岚并肩站在甲板上,海风吹拂着脸庞,二人含笑看着孩子们活蹦乱跳的样子。

    “新华,新宇,你们消停点儿啊,不许乱跑。”周青岚担心孩子,赶忙招呼他们小心。

    “知道了,妈妈。”

    盛新华大了,挺有哥哥样儿的,跟盛新宇一起,扯着妹妹的手,看船后面泛起的白色浪花,看天上飞过的海鸟。

    大连到烟台的轮船,差不多要行驶七八个钟头。

    刚开始孩子们还觉得挺新鲜的,又蹦又跳,欢呼雀跃。时间一长,孩子们便无聊起来。

    看着那海水和浪花也没意思了,而且越看还觉得有点儿晕。

    盛希平一看这样,忙领着孩子们到客舱去休息。

    上船之前,张淑珍和周青岚买了不少吃的,于是拿出来哄孩子们。

    这些小家伙吃饱喝足了,躺在床上迷瞪一觉,等他们再起来,时间就过去一大半,再坚持一阵子,就到地方了。

    “二叔,二婶,兄弟,弟妹,可算把你们给盼来了。”

    盛希允父子得知消息,早早到码头上等着,老远看见了盛家众人,忙挤到近前,热情的打招呼。

    “哎呀,这是俺兄弟家的娃?几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可真稀罕人。”

    盛新成和盛新越二人,也上前来,跟盛连成等人打招呼。“二爷爷、二奶奶,大叔,大婶,好久没见了。”

    盛新成盛新越俩人,前几年跟着盛希平走南闯北倒腾货物,后来做棉、麻等纺织品、绣品、花边等出口业务。

    这两年公司跟毛子那头贸易额逐年增加,纺织品需求量大增。

    哥俩在盛希平的支持下,回来办了厂子,专门加工各类棉麻纺织品。

    如今厂子效益很好,俩人也是成天忙的不见人影儿。

    要不是得知盛希平一家子过来,就连盛希允想找俩儿子都费劲。

    盛希允比盛连成还大点儿呢,前两年就退休了,如今啥也不干,就在家帮着照看孙子孙女。

    亲人见面,自然欢欣喜悦,只是这码头上人来人往不是说话的地儿。

    “大叔,婶子,走,咱回家去,家里你侄媳妇她们都等着呢。”

    盛希允父子上前来,帮忙拿了行李,一行人离开码头,坐上车往回走。

    盛希允家以前住的是单位公房,后来盛新成盛新越结婚生子,家里地方小不够住。

    盛希允就在周边买了五间房子,给俩儿子住。

    这不是盛新成他们挣着钱了么?去年就把隔壁的房子也买了下来,连同自家的一起翻盖了,盖成两栋挨着的二层小楼。

    正好把盛希允两口子也接过来,爱住谁家就住谁家。

    兄弟俩开着车,一前一后停在自家大门外,然后扶着盛连成他们下车。

    盛希允的妻子赵国芳,还有盛新成和盛新越的媳妇,听见动静都从屋里出来,众人见面又是一番寒暄热闹。

    一行人进了盛新成家,坐下来说话聊天,赵国芳领着俩儿媳妇,赶紧收拾了饭菜上来。

    饭菜十分丰盛,正好众人也都饿了,于是都坐下来吃饭。

    盛新成家四个孩子,盛新越家三个孩子,大的比盛新华小两岁,小的跟盛欣玥他们差不多。

    当然,盛新华几个辈分大,那几个得管他们叫小叔叔、小姑姑。

    小孩子不管那些,坐在一桌吃饭,不多时就熟悉了,互相夹菜,有说有笑,相处很融洽。

    吃过饭后,孩子们全都跑院子里去玩,大人坐在屋里喝茶聊天。

    盛新成和盛新越俩人,正好借机会,把厂子的情况,说给盛希平听。

    “二叔,我跟你说啊,以前我做梦都没想到,家里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你瞅现在,二层小楼住着,家里头又是冰箱又是彩电,出门两台汽车。

    真的,就这生活,以前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家里也没有啊。

    这都是托了俺弟希平的福,真的,我这心里头啊,老感激了。”盛希允陪着盛连成聊天,忍不住就感慨起来。

    这倒是实话,当初盛希允就是去东北,想要运一车煤,哪成想就此跟盛希平结下缘分。

    这些年先是倒腾木头、苹果,接着又是家电、棉纺织品,到如今俩儿子开了厂子,当了经理,风光无限。

    如今盛希允出去,旁人见了他老远就打招呼,以前单位那些领导啥的,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这些,都是跟盛希平沾了光,盛希允成天就说,没有盛希平,哪有他们家如今的风光?

    “都是一家人,那还感激啥啊?

    希平要是没有你们帮忙,生意也做不了这么大,都是互帮互助的事儿,你们也不用太往心里去。”

    盛连成听了这些话,心里头可骄傲了,当然,当着盛希允的面儿,总要客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