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到达第二个年头的时候,吐谷浑的最后一位国主慕容诺曷钵,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而吐谷浑的鲜卑政权,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国主的丧礼就在城南的「东来寺」中举行,那就是当年吐谷浑举国之力修建的寺院,如今已经成为吐谷浑的佛门圣地。
不仅万千佛教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更是吐谷浑皇家卫队秘密的修炼场所,由那位阿来国师亲自统领。
另外,原本狭长的「伏俟城」也得到了扩建,规模已经有原来城池的两个半大小,轮廓是仿照长安城的样子,却要比长安城小的多。
慕容诺曷钵国主的过世,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原来那些被魔族残杀过后,幸免于难的慕容一族男子,却在过去这两年里彻底消失匿迹了。
有的据说是远走他乡,去了东方的大唐择地而居,有的则是离奇的死去,却又无人知道他们究竟死于何种原因。
好在慕容诺曷钵病逝后,身为一国之后的大唐弘化公主尚在,在阿来国师和宰相狄仁杰的共同扶持之下,弘化公主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吐谷浑的话事人。
当然,弘化公主最大的「爱好」还是在皇宫里吃斋念佛,这位本就有着不俗文学底子的大唐公主,竟然将手边的佛经悉数注解了一遍。
慕容诺曷钵逝去,整个吐谷浑除了这个国号以外,就彻底与鲜卑族再无瓜葛了。
而在这三年当中,宰相狄仁杰展现出了超人的执政能力,吐谷浑无论是在军事、政治、农牧业、商业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更加可喜的是,狄仁杰颁布的优渥条件,吸引了不少来吐谷浑寻求发展的大唐人,纷纷自荐或通过考核进入「伏俟城」中。
真正有能力者,狄仁杰更是授予其相应的官职,就算是综合能力差一些的读书人,也被安排在「伏俟城」开办了学堂。
穿唐服、学唐礼、说唐语、写唐字。
三年时间过去,吐谷浑满朝文武,半数以上已经被唐人占据,就算是剩下的另外那一半吐谷浑人,也是经过学习大唐文化制度,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再次进入朝堂。
吐谷浑的飞速发展,可能对大唐的影响不大,却诱惑着整个吐蕃东北部的牧民。
甚至有些小型的部落,趁着吐蕃境内政局的动荡,无暇北顾之时,偷偷地举族迁徙到了吐谷浑。
没办法,狄仁杰给出的条件太过优越了。
不仅免费为这些吐蕃人提供成熟的牧场,更是以吐谷浑政权的名义,承诺他们但凡牧场所出,皆能够被高价收购。
而对于那些小部落的头人们,狄仁杰甚至为他们在新扩建的「伏俟城」中,免费提供了精美的房舍,适龄子弟更是能够到吐谷浑官办的学堂去免费读书。
如此种种,可是只有吐谷浑自身的官员们,才能够享受到的权益啊。
这些吐蕃的小部落,不说那些最普通的牧民,就算是小部落的那些头人们,都不敢说确保每年都能丰衣足食啊。
如今,进入了吐谷浑,来到了「伏俟城」,他们却过上了做梦都想不到的生活,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有些聪明的头人,甚至主动交出了自己族中健壮的奴隶,只身带着家人们入驻了「伏俟城」。
更有一些孔武之辈,通过层层考核,加入了吐谷浑的新军之中,获得与吐谷浑人、唐人一样的待遇。
有了这些人和部落的投效,三年时间,狄仁杰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吐蕃东部、北部偌大的一片疆土,已经成为了吐谷浑的实际控制区。
三年时间已过,整个吐谷浑一片欣欣向荣,而
民风、民俗也逐渐向着大唐靠拢,这个时候,弘化公主突然提出想回归大唐。
「贵人,哀家自觉留在这里已无大用,离开大唐也数十年了,如今吐谷浑国主已去,而哀家那可怜的两子一女也惨死在魔族之手。」
「哀家比不得贵人有神通妙术,年过五旬垂垂老矣,我大唐讲究叶落归根,哀家想要回大唐了,不知贵人......」
这位「贵人」也真是够可以了,三年多了,这位可怜的弘化公主,愣是不知道此贵人的名姓。
「好吧,既然你想回去了,本宫也就不再留你。只是你乃吐谷浑的王妃,又是我大唐的公主,这该有的排场,本宫自然不能亏待了你。」
「不过,希望你回归大唐之后,对于吐谷浑的一切,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本宫希望弘化公主一辈子就烂在肚子里吧。」
吐谷浑已经稳如泰山,的确不再需要这位弘化公主来撑场面了,原本弘化公主提出归唐,这位贵人眼中还闪过一丝杀机。
后来细想了一下,就再次恢复了正常。
她不仅要放这位弘化公主回去,更要派出庞大的使节团到大唐、到长安去,风风光光地来一次国拜。
「哀家明白,虽然贵人不曾透露姓名,也不曾道明同大唐的关系,但是哀家却能够看出来,贵人在吐谷浑的所作所为,都是对大唐有利的,或许贵人在大唐的身份比哀家还要尊贵百倍......」
许是马上就要离去了,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不少的「贵人」,弘化公主眼神中透露出耐人寻味的光芒。
果然,皇家的女人没有一个简单的角色,即便这个人在大的变革面前,毫无反抗的余地。
那贵人倒是被弘化公主这番话给惊到了,不过,恰恰是因为听到了弘化公主这番话,她的心反而更平静了下来。
离开大唐快七年了,小太平也长到了六岁,长安城屡屡在她的梦中出现,她却不知道那里这几年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从来自大唐的那些客商和学子口中,得知大唐这几年也是发展迅猛,内有一杆佐世朝臣殚精竭虑,外有忠勇将士镇抚边疆,大唐依然是人族最大、最强的国度。
只是,听说大唐之主已经好几年不曾露面了,但凡有大型的祭祀活动,多是退隐的太上皇李世民带着小太子在张罗着。
唐皇李治,又到哪里去了呢?
吐谷浑要想彻底吃掉吐蕃,单凭这几年的积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这位贵人打算同大唐做贸易,她在大唐经营了那么多年,花费多少心思拿下来的关系,似乎也该动一动了?
那是一个明媚的午后,吐谷浑的使团要出发了,车马人群、商团护卫,兼有上好战马五千匹,牛羊数万只,绵延出数十里地去。
吐谷浑有几处天然的牧场,比起大唐来,那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这五千匹战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拿到长安城去,随便一匹都能卖得五百两纹银,那可是五千匹啊!
可是,那位贵人给使团的命令却是,一匹战马都不准收钱,这是她给大唐国主的贺礼。
大手笔啊——
有那没远见的官员听说之后很是不解,他们不敢前去「明堂」让贵人解惑,却也有人问到了当朝宰辅狄仁杰那里。
狄仁杰笑而不语,内心对贵人和唐王李治的关系,就更加好奇了。
使团出发之日,也是弘化公主离城之时,而弘化公主本身就是这次使团名义上的主使。
「伏俟城」中还是有不少当地的百姓前来相送,毕竟在那些上了年纪的人心中,这就是他们最后的王后啊。
使团人员的配备也很有考
究,有拜会长安朝廷的吐谷浑官员,有促进通商的吐谷浑商队,还有部分佛教随行人员。
当然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派出数十人专门伺候和保护弘化公主的,这些人会长期留在大唐,做着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这三年下来,吐谷浑效仿大唐的「丽竞门」,也建立了一个机构,名字叫做「梅花内卫」。
由那位贵人直接统领,连狄仁杰都不是太清楚,此机构的人员架构和来源,倒是阿来国师在里边担任总教习一职。
此次吐谷浑使团出访大唐,「梅花内卫」成为最关键的核心所在,超过机构半数的人,或前或后,相继随行前往。
「怀英啊,咱们的使团已经出发了,他们会将吐谷浑的优渥条件散布出去,你就着手准备招募来自大唐的人才吧。」
「切记,无论文武、不讲出身、不计过往,只要对方有一技之长,统统都可以招到吐谷浑来。」
「有愿意举家前来吐谷浑者,无论金银、牛羊、牧场或者房舍,按照其才情大小,细细甄别,都可以不吝赏之。」
在任何一个时代,人口都是最重要的,有了人口就有了人才,吐谷浑的底子还是太薄了。
「主上放心,虽然吐谷浑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大唐,但是,如果能给臣十年时间,吐谷浑必然会成为这个世界上,仅次于大唐的存在。」
一身所学,满腔报复,得遇明主,夫复何求?
......
「主上,咱们也要一个包厢,还是就在这大堂散座呢?」
李治三人进入「玉烟阁」,举步来到了二层,这里的视野还真是开阔。
当然了,也是这三位并非凡人,眼看着夜幕都降临了,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视线而已。
「咱们只有三个人,随便找个地方坐就行。那里,靠着窗的就挺好——」
李治又是喜欢摆谱的人,就指了一处靠窗的位置,正好能够坐下四个人,而那张桌子的正对面,就是那间热闹非凡的「茱萸泮」了。
太阳刚落山,「玉烟阁」两层楼早已掌起了明灯。
室内的廊道和大堂里是牛油大蜡,时有哔哔啵啵的声音发出,而廊檐外却挂着一拉溜「气死风灯」,离着多远就能被看到。
二楼的那几间包厢可就讲究多了,点燃的都是精挑细选后的烛灯,外面还罩上了各式各样好看的灯罩。
而那间「茱萸泮」里,更是有数盏琉璃灯,既保证了视线,又平添几分典雅,光影透人、美轮美奂。
「呵呵,要说我等三人都已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龄,而子安和元之二人,双十年华,正是意气风发之时,不如就由你们二人开开场吧——」
「茱萸泮」包厢里,拢共坐着十几位,看情形以其中五人为首,三老两少,他们彼此之间以字相称。
李治听了半天也是一头雾水,一时间也没弄明白这些人到底是谁。
不过,有「破妄金瞳」在身,李治能看出这几位都是不凡之人,尤其其中的一位年轻人,早已文道大成,都有了「金丹期」的修为。
而坐在正中间那位尚未发言的道人,却最是引起了李治的注意,此人面容消瘦,一身灰褐色的道袍,手拿拂尘、背背宝剑,修为已经到了「真仙」后期境界。
此人是谁?
李治没来由觉得此道人很是眼熟,他一定是在哪里见过,可惜年代太久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二公谬赞了,学生虽然文章写得还算是马马虎虎,可这诗词一道却非所长,倒是子安兄时有佳作,当以佐酒。」
说话的是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位,也是李治最为看重之人,此人无论面相
、气度还是命格,居然有宰辅之资啊?
这些年来,李治的修为境界日益精深,虽然没有专门修行过占卜、推演之术,有了「破妄金瞳」看人至少也能看得七七八八。
只是这二十来岁的年轻宰辅,又会是谁呢?
「师尊,这里的酒菜还算不错,虽然比不得长安城的三大明楼,也算是难得之物了,尤其这条鱼,味道甚是鲜美。」
李治这三人同行,白素贞既是晚辈又是唯一的女性,不自觉就承担起斟酒布菜的角色,还象征性地替李治试了试菜。
「呵呵,你啊,哪里学来的坏毛病,难道还担心这世间能有放倒为师的毒药不成?」
三人早已无需这些口舌之欲,不过,既然到酒楼来了,总不能干坐着吧。
于是乎,白素贞就拣了几样「玉烟阁」拿手的菜肴,有要了一坛子长安城有名的「虾蟆陵酒」助兴。
有诗云: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纷纷半醉绿槐道,蹀蹀花骢骄不胜。
虾蟆陵是长安城西的一处著名酿酒地,在大唐享有很高的酒业声誉,比后世的茅台镇有过之而无不及。
虾蟆陵附近多出名酝,当时号称「郎官清」或「阿婆清」,而大唐的酒有清、浊之分,清酒品质高于浊酒,郎官清、阿婆清则正属于清酒也。
「主上,您似乎对那‘茱萸泮中的人很是在意?」
三人同桌,李治自然是坐在了主位,而小白龙和白素贞则左右相陪,李治正对面就是那「茱萸泮」包厢。
秋分时节的天气,即便是夜幕降临了,这「玉烟阁」中的温度还是不低,那「茱萸泮」包厢的帘子半挑着,李治能看的清清楚楚。
「怎么,你认识那些人吗?」
李治也浅斟了两杯,真别说,这「虾蟆陵酒」倒别有一番滋味,清冽微香、淡而有味。
「其他人倒是不认识,不过中间那位老道人,曾经到过当年的‘晋王府门,属下曾经见过一面。」
「他乃是袁天罡道长的徒弟,名字叫做李淳风,据说是在‘钦天监任职,不知何故竟然在此间遇到了。」
经过小白龙这么一说,李治还真就记起来了。
可不就是李淳风吗?
他还是八九岁的时候见过一次,那时候的李淳风还正值壮年,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跟在袁天罡身后的小徒弟,如今竟也须发皆白了。
「敖师兄,你去将同李淳风打个招呼,尽量别暴露我的身份,那两个年轻人应当是来参加秋闱的,如果能够跟他们搭个桌是最好的。」
李治堂堂一国之君,自然不能主动跑到对方的包厢里蹭吃蹭喝去,就算是真想去,那也得等对方来请。
请的少了还不行,请的没有诚意还不能去,这就是罪恶的封建等级制度,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嘿嘿——」
小白龙嘿嘿一笑,顿时就明白了李治的意图。
可是,我敖烈是什么人,西海龙宫三太子,「大罗金仙」的境界,跟在您身边一副随从的样子,您又不想暴漏身份?......
「这不是李道长吗?还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没办法,谁让李治是君主呢,小白龙也只好站起身来,硬着头皮去「尬聊」。
「啊,您......原来是敖......那个先生......」
李淳风等人正在推杯换盏呢,冷不丁小白龙挑帘进来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淳风。
李淳风当时就傻眼了。
他认出小白龙了吗?必须必的!
他是什么身份境界,小白龙又是什么身份境界,别说是他,就算是他师傅袁天罡,比起小白龙差的都不能以道里计。
小白龙是只记得这位李淳风只去过一次「晋王府」,还只是在府门外候着袁天罡了,并没有进到府中去。
李淳风可不止一次见过小白龙,只是他总是站在不显眼的位置罢了,要知道小白龙大战魔族的惨烈场面,长安城是个亲眼见证过的修行中人,恐怕一生都难以忘记。
可是,李淳风吭哧了半天,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小白龙才是。
如果正常的称呼,应该叫小白龙「敖三太子」才对。
可是这里离着长安城很近,在座的就有一位现任的官员,一位离任的官员,还有两位来应试的举子,你冷不丁来一句「三太子」,让他们怎么想?
李淳风又不确定,这位龙族三太子愿不愿暴漏自己的身份,他可是知道这位奉了唐皇之命,好像到天庭去了,今日突然出现在这里?......
「哈哈,李道长无需客套,我跟你师傅和我跟你之间,咱们各论各的。今日我是跟着主上一起来的,恰巧路过这里,正好看到你在这里,就进来打个招呼。」
好嘛,这小白龙也真是实在,或者说,他的身份和经历,还真没有让他「委曲求全」、「虚与委蛇」的时候。
说不让暴露李治的身份,你一句「主上」,那是恨不得全酒楼的人都知道吗?
好在,整个「玉烟阁」之中,貌似只有李淳风一人认识他小白龙吧?
「啊?您......您的‘主上?」
这还了得?李淳风闻言赶忙站了起来。
可不是吗,透过被撩起的帘子,李淳风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冲他微笑的唐皇李治。
此时的李治,恨不得给小白龙狠狠来两下,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最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会吗?
貌似、可能、也许......小白龙真的不懂人族这一套吧?
地位最高的李淳风都站了起来,其他人还能坐着吗?
「李仙长,您是遇到熟人了吗?不如请进来一起吧?」
这个时候,坐在李淳风左手边那位被称为「庭芝兄」的说道,温文尔雅的气度,刚过不惑之年,正是为官从政最佳的年龄。
「啊......好,贫道这就去......」
李淳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短短的几步路,脑子中一直在盘算着。
李治只是对他面熟,李淳风那可是真真切切认识李治的。
「陛......主上,您怎么来了,好久......没见到您了。」
是啊,一别数年,可不是好久没见了吗?
李淳风差点一声「陛下」叫出来,猛然想到小白龙就称呼为「主上」,索性他也有样学样。
「哈哈,确实好久不见了,这不刚刚回来,顺道溜达溜达,也正好看看蓝田百姓今年的收成如何。」
「看到李道长在那边饮酒,似乎在座的都不是凡俗之辈,不知可不可以......」
李治看到李淳风如此激动的模样,想来这老道此时的脑子,估计都未必能想到请自己过去。
没办法,他这个上杆子的只好来「暗示」一下了。
「啊,这......主上请,贫道本来就是来请您的,掌柜的,快把你们店里最好的酒,最贵的菜肴全上一遍。」
「二楼今夜就不要再接客了,贫道包下来了,今日‘玉烟阁所有的花费,都算在贫道的账上。」
好嘛,也不知道李淳风平日里的养气功夫都哪里去了,抄着大嗓门一阵子喊叫,看到「茱萸泮」包厢中那几位都是瞠目结舌。
这还是最重仪态和修养的李仙长吗?
......
「诸位高贤,在下李九,同李道长乃是远房的同宗,打扰各位酒兴了。」
李治倒没有对李淳风如此失态的做法反感,反而觉得此人倒也有几分纯真。
进到「茱萸泮」来,先是抱拳一礼,尽量把姿态放低一些。
「李......贵人说哪里话来,今日本是鄙人做东,宴请几位朋友,不想竟然能够遇到贵人,快请上座。」
见到这种情景,就算是个傻子,都不会去想着个叫李九的会是李淳风的同宗后辈。
那位「庭芝兄」急忙将李治让到了主位,众人又重排了座次,倒是小白龙和白素贞二人自动地坐在了靠门的位置。
「方才听诸位在谈论诗词,想来诸位都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之人,不知今日可有佳作?」
重排了酒宴,看到在座之人都有些拘谨,索性李治接着他们方才的话题说道,眼神却停留在那两位年轻人身上。
「李贵人客套了,在长安城,在整个大唐要真论起诗词来,那要首推当今的陛下,他老人家虽然所作诗词不多,哪一首不是传世之作啊!」..net
先前,那位被叫做「子安」的原本还想在席间露上一手,这个年代本来就流行「行卷」,今日在座的有在中枢的官员,也有离任的文坛大佬,更有像李淳风这样身份特殊的人物。
如果真能被这些人看重了,对年轻人的仕途绝对是有利无害的。
可是,当李治坐到主位上之后,不知为何这位「子安」也好,那位自谦不擅诗词的「元之」也罢,都没有了人前显露的心思。
而「子安」这一番火果果的「表白」,虽然原来在座那些人觉得理当如此,可是小白龙、白素贞以及李淳风却强忍着没敢笑出来。
「咳咳,这个作诗写词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哪有一人盖全唐之理?」
「在下觉得,如今的大唐人才济济,上至耄耋老叟、下至黄发垂髫,都能吟诵一二,未必就没有人能写出盖过当今陛下的诗词。」
李治可不是在作秀,这绝对是他的真心话,哪怕作为一个「文抄公」,他也得对大唐井喷式的诗才敬佩不已。
可是,他的这番话,在座这些人还真就不知道该怎么去接茬。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将目光对准了李淳风。
没办法,谁让这位贵人是您请来的呢。
问题是,这位贵人那得有多「贵」啊,居然敢在国度之畔,天子脚下说出这番话来?
「这位先生说的有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两句诗文,都能将不少才子比了下去。」
这时候,一个稚***孩的声音传来。
李治这才发现,在那位「庭芝兄」的身旁,还跟着一个粉装玉琢般的小丫头,看年龄能有五六岁?
尤其方才的大声说话,此时看到众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她,顿时又羞红了小脸儿,只是一双大眼睛呼扇呼扇的,一副「无辜」的模样。
看到眼前这个小女孩,李治没来由想起了自己的女人「离洛」,当年分别的时候,怕不也是这么大的年龄吧?
「李贵人勿怪,这是在下最小的女儿,被家父娇宠惯了,平日里也认得几个字,就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看到李治望向自家小女与众不同的目光,那位「庭芝兄」赶忙致歉道。
他可不认为,凭借自己的官职,甚至再加上自家老爷子在朝中的影响力,就能比得上李淳风。
李淳风对此人都毕恭毕敬的,如果自己的小女儿出言不逊得罪了这位贵人,「庭芝兄」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呵呵,李某再是不才,也不能同一个孩子计较,况且还是如此聪颖乖巧的小丫头。」
「不过,不知这位仁兄能否成全,让此女拜在下为师,做我的第三弟子呢?」
非是李治一时兴起,而是他惊奇的发现,眼前这个五六岁的小丫头,同他当年遇到的「白骨夫人」,后来的白灵一样,居然也是世所罕见的「纯阴之体」。
这样的体质如果好生培养一番,将来的成就真就是不可限量啊,晋身「大罗金仙」那是手拿把攥的事情,好一好也是一位「准圣」之资啊。
「这个......」
「庭芝兄」倒是被李治这突如其来的一句给问住了。
这个小丫头的确是他最小的女儿,从小就跟在她祖父,也就是「庭芝兄」老爹的身边。
今日这个局,就是「庭芝兄」张罗的,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想让李淳风道长收下这个小女孩。
没想到,酒宴刚刚开始,还没说到正题呢,半中间跑出一个抢徒弟的来。
「庭芝兄」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自己的女儿是「纯阴之体」,只是这孩子打小就聪慧无比,学什么都很快,远超常人。
如今的大唐,修行之风早已日浓,原「晋王府」那帮神仙们他够不着,李淳风这个游离在外的「漏网之鱼」,就成为「庭芝兄」最好的目标了。
「庭芝啊,这你还犹豫什么啊?这可是你们家祖坟上冒青烟了,还不快快让你家女娃娃过来拜见——」
看到「庭芝兄」还在那里纠结,李淳风都恨不得上前去扇他两巴掌。
如此比天还大的好事,这还有什么可纠结的?
李淳风也知道这位的心思,想让这个聪慧的女娃娃拜在自己的门下,凭借着对方老子跟他李淳风的关系,平日里收了也就是收了,更何况这小丫头看起来还真是个不错的苗子。
问题是,现在有李治这位大佬的「横插一杠子」,他李淳风还敢收吗?甚至他都不自觉多看了那小女孩两眼,是不是自己的眼力不够啊?
「啊......丫头,去拜见你的师傅吧——」
别人的眼光「庭芝兄」可能还不相信,李淳风在他们这些人心目中,那可是绝对的神仙级人物。
当然了,如今的李淳风已经是「真仙」后期修为,被称为神仙自然是应有之谊。
「是,爹爹,咯咯咯......」
小丫头似乎早料到自家爹爹会同意,在李治提出这个要求之时,已经从胡凳上跳了下来。
「师尊在上,请受弟子上官婉儿三拜——」
五六岁的小丫头,声音清脆,像模像样的拜了三拜。
「哈哈哈,好徒儿,起来,快快起来!」
等对方三个头磕完,李治急忙站起身来,双手把小丫头抱了起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嗯,你方才说,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