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8章亩产达到一石五斗!
    正说话间,远处忽然传来呵斥声。

    朱由检举目看去,原来是几名护卫拦住了一名小吏打扮的人,并正欲将其驱离开来。

    温侃将酸梅汤一口饮净后上前施礼道,“启奏圣上,微臣刚才指使下属去往田地间,扯了两把麦穗过来,让圣上分辨一下两者之不同。

    如今可能是被陛下您身边的禁军挡住了……”

    闻言,朱由检挥了挥手,禁军们迅即闪开身形,那名被吓得腿都软了的小吏脚步踉跄地行了过来。

    温侃迎上前去,闻言安抚几句后,结果那名小吏手中的两把麦穗转身而来,那名小吏面带喜色的退回到群僚之中。

    温侃近前躬身将两把麦穗呈上,王承恩上前接过后递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其实不用仔细分辨,正常人一打眼就能看得出来,两把麦穗有着十分明显地区别。

    其中一把麦秸更加粗壮,麦穗、麦芒也比另一把的要长大。

    朱由检仔细观瞧,发现两把麦穗的颗粒饱满度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用称量,便能看出哪一边是司农寺主导的试验田种植的小麦了。

    “好!好!朕虽也是未经农事,但还是能分辨的出哪一种麦子长得更佳了。

    如此说来,司农寺上下,包括大兴县可是立的大功一件,朕回京后自会下旨予以褒奖!”

    把十亩试验田与普通农田的夏收成果比对过后,朱由检与温体仁返回了京师。

    这次司农寺试种的田地大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了一石六斗,比普通农户种植的田地收成足足多了一半。

    真要如温体仁所提议的,要是在全大明各地推广这种技术的话,大明的粮食产量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增幅。

    这就是精耕细作带来的收益,比那种广种薄收的粗放式耕种要强出太多。

    问题是这还仅仅是第一年,其中还有很多经验和交于需要总结。

    等这套方式完善后,朱由检相信粮食亩产量还会有一定的提高。

    这在没有化肥、农药,优良种子的当代,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产出了。

    据朱由检所知,目前大明北地的粮食产量平均也就在一石左右,地力贫瘠的田地甚至只有七八斗的样子。

    试验田的模式在各地大力推广已成了当务之急的头等大事。

    朱由检并没有急于下令推广大兴县的模式,他在等待所有试验田全部收割完毕后统计出来的数据,只有这种全面的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万一司农寺上下为了表功,特意选择了一块地力最肥、长势最好的田地来糊弄自己呢?

    更坏的可能是,如果有人将其他田地里的收成暗地里运来,假做是试验田的产出呢?

    这种欺上瞒下的事极有可能发生。

    万一试验田并不成功,自己若是不经过其他途径调查而贸然下旨在全国推广。

    那结果就是既劳民伤财,也会留下笑柄,平白降低了自己的威信。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为了自己不被蒙蔽,在回京的路上,朱由检即刻命人传讯给骆养性。

    立即选择合适的人手,以不同的身份亲临大兴县,暗中观察和监视,看看真实情况到底是如何。

    数日之后,整个大兴县的夏收全部完成,又过了几天,打场脱粒也已完毕,司农寺在大兴县的千亩试验田的数据也收集完毕。

    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一石五斗!

    虽略逊于朱由检亲眼所见的那十亩田地的产量,但相比其他平均亩产一石左右的农田来说,这个产量的确令人振奋。

    据锦衣卫的情报来看,朱由检的疑心并没有任何依据,司农寺报上来的数据都是实打实地干货,没有掺杂一丁点水分。

    朱由检在得到了确凿可靠的信息之后,立即下令司农寺撰写此次耕种的具体方式方法。

    然后编印成册,刻板印刷数千册,以朝廷的名义分发到各地县级以上官府,开始在大明境内全面推广。

    为了防止有人可以追求文字的华美而不注重实效。

    朱由检特别强调书册内容力求文字简洁明了,不得引经据典,还要配上相关插图,以更加直观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流程呈现出来。

    在等待夏收成果期间,朱由检先后接到了郑芝龙和孙承宗的题本。

    孙承宗在题本中主要讲的是关于近十万汉人包衣的处置方式及思路,这与朱由检的想法大体相同,修路的确是大明目前急需要办的几件大事之一。

    但十万人堆集在从宁远到松锦这两百余里的大路上,不仅有些浪费,而且会给前线大军的粮食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