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057章 神曲
    薛平平便不再纠缠此事,转看着那教坊司的人,心说就这几个人毛还必须得宰相家公子发话?郭威这四品官的枢密院院判、兵部侍郎他们就不放在眼中?这谱摆得有些大啊,心中纳闷儿,可也不好说出来,就是说出来那做决定的也不是他们,不过是便宜便宜嘴巴,也不可能再将他们退回去再换上那些技艺高深的,微微摇头心说罢了,就用他们吧!便让他们分别表演一下,自己要看看他们所擅长的技艺,适合什么歌曲。

    待他们将自己熟悉的几首曲子演奏完毕,薛平平不禁皱起了眉头,明显的他们所演奏的曲子都是一些现下流行的曲子,与千年后没什么两样,都是情情爱爱之类,而且基本一个调调,与后世网络上那些调侃流行音乐随便串,根本听不出究竟是多少支歌曲串在一块是一个模样,显然时空虽有千年之隔,流行音乐却一脉相承,并不适合在晚会类项目或商业演出中演奏。他微微摇头,将自己事先写好的几首曲谱递过去,让他们看着试奏一下。却见为首的几个人各接在手中,捧着看了半天,也没说话,倒面面相觑起来,薛平平有些奇怪,便问道:“你们有什么疑问?”

    教坊司那领头的,即是位不入流的小官,也是位懂行的乐师,上前拱手一礼,小心翼翼地将那几页纸捧起问道:“敢问少公子,这是什么?”

    薛平平答道:“曲谱呀……”一语未完,便见那人一脸茫然,随即一拍脑袋,恍然大悟,不怪他们迷惑,是他们根本看不懂自己所写的五线谱,这年代的曲谱用的都是减字谱或工尺谱,而且如汉字书写一般是从右至左,从上到下竖写;而简谱、五线谱都是从左至右横写。

    减字谱用的字是在原有的汉字笔划上减少笔画,用来记录乐谱;工尺谱则是一套专用的汉字排列记谱,主要是“工尺”等字,故名工尺谱;这两种曲谱记录的都是指法,而不是后世通行的音符记录法;除了专门学过的,一般人看着这些曲谱,肯定头大几分,减字谱中的那些字都是似曾相识却根本认不得的,而工尺谱中的字或许认得,但排列在一起不是专业人士谁也弄不懂是啥意思,要不然那《笑傲江湖》中的许多人看了一本曲谱也不会将之当成武林秘笈了,什么五线谱、简谱之类还得不知多少年后才会出现。本来他还想着在这时代用的都是传统的五声音阶,所以所有选用的乐曲都是用五声音阶谱成的,却忘了将现代人常用的五线谱转换成这时代常用的减字谱或工尺谱,再说他也只是了解,知道有这两种古谱,并未专门学过,就是想转换也是力有不逮,而且更没那时间了,皱眉想了想便道:“这是我写下的曲谱,只是……算了,我现在演奏一下,你们能不能听了便记下来,然后演奏?”

    那中年乐师顿时眼睛里便冒出光彩来,急忙点头道:“这乐谱……小的们是看不懂,不过少公子若是能演奏,我们听了也能记住,当能复奏。”

    不光是他,后面那些人,但凡是会看谱的,个个都眼睛冒光,脸色急切。虽然他们不相信这么点的小孩子能弄出什么曲谱来,可听薛平平这么一说,他那曲谱明显是新谱,做为以此为生的艺人,他们平时会的曲谱少得可怜,一首曲子能演奏多少年不带换的,能得到新的乐曲曲谱传承,那让他们拜师也不在话下。

    这年代能作曲的音乐人,绝对比大熊猫更要稀少,只是要成为国宝不可能,反倒被人瞧不起,毕竟优伶在这时代都是贱籍,所以别看行院青楼多以此来招揽客人,但会唱会演奏不代表会作曲写诗填词,所以一旦有人愿意传授他们新曲,那都奉为上宾。

    如果文人会这些,有的谱了曲自娱自乐,有的则游戏风尘,这两类算是雅士,或能被人高看一筹;有的则被朝廷收罗去,太常寺所辖的太乐署、教坊司都是这类专业化的音乐机构,所以历朝历代的音乐人才,大都在朝廷的太常寺里,太常博士、协律郞都是管理音乐的官员。前文说教坊司管理青楼只是兼职,便是因此;教坊教坊,以教为主,它的主要职能是管理并要培养出朝廷各种典礼所用的礼乐人才,各种乐工乐师、歌舞艺人,数以百计,其中当然有色艺双绝的美人,但人家可不是民间的娼优之流,从来不做也不允许做皮肉交易,当然若是跟一些权贵私下里来往,那谁还能管得了?

    这年代的娼与伎是截然不同的,妓写作伎;娼才是后世人所共知的那个意思,伎则是指拥有一定技艺的专业人士,不分男女通称为伎,后来逐渐变为某行业女子专称进而演化成妓,卖艺不卖身就是这种。

    隋唐时期的教坊司有不少教坊曲牌曲谱留传下来,有些便成为后世熟悉的词牌词谱。这些曲牌都可以填上不同的歌词来演唱,到了宋代有些曲牌因不断被人填上新的歌词,就变成了词牌。如隋炀帝曾自制《水调》曲,传到宋时,宋人截取水调曲曲头转而填词,成为著名词牌《水调歌头》。唐玄宗时的教坊曲曲牌《清平乐》,传到后来也变成著名的词牌《清平乐》。需要注意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奉召所作《清平调》,与曲牌词牌的《清平乐》不是一回事,后人经常将二者弄混。

    宋代音乐比隋唐时期要发达的多,但会作曲的也不算多。要不然终两宋三百多年,也不会只有寥寥几百个词牌,即使后来再加上元明清的新创,总共也不过一千来个,但最常用的也就一百多个词牌,如忆秦娥、青玉案、满江红、沁园春、水调歌头、贺新郞之类。北宋时期的柳永柳三变,凭什么能让那些风尘女子奉为上宾?就是因为他既会写词,更会谱曲!那些曲牌词牌留传到后世,变化更多,有些便成为戏剧中的戏曲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