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8章 课本
    听到老娘的质问,郭壹自是不会将实情告诉她,那传国玉玺真的在他手中,眼睛眨了眨便笑道:“哎呀……娘哎!你咋知道我没见过传国玉玺呢?我师父教我的时候,什么没教过啊?不要是传国玉玺了,连盘古开神斧、轩辕剑、大禹九鼎都见过,何况是秦皇玉玺?”

    清宁瞪了他一眼,眼角余光瞥了下旁边的孟崇周等人,便又问道:“你便是见过,又从哪弄来的的传国玉玺?还盖了那么多,难怪能把皇帝给气吐血!”到这里不禁紧张地看着他,语无伦次的问道,“儿子……不会是……不会是……真的……那传国玉玺……真的在你手上吧?”

    旁边的孟崇周等人听到清宁把石敬瑭给气得吐血时,心里都是一阵极其的爽快,可一转眼再看看身材已与成年人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上一些、但脸色仍然稚嫩的郭壹,心里又暗暗叹息。

    只听郭壹撇撇嘴巴道:“我我见过是在师父传艺时让我见的图形,不是真的传国玉玺!只要见过,随便找块萝卜便能刻一下,盖在纸上就是了!老娘你见过的那玺印便是这么来的!”

    “你……你混蛋!”清宁一听,都有点气急败坏了,抬手便朝他脑门儿上狠狠拍了一巴掌,“还随便找块萝卜就刻了……你好大的能耐啊!现在你给我再刻一个出来,让你老娘见识见识!”

    她这一巴掌打的有点重,郭壹哎哟叫唤一声,身子摇晃了一下,随即站稳,悻悻地捂着脑袋嘟囔道,“画就画……你看着啊……”朝周围踅摸了一下,看到院子角落里一块朽木,便走过去拿了过来,随后从腰间将带鞘的匕首拔出来,端详一下,挥手噌噌几下将这段朽木连砍带削,不多时便将这段朽木正中最好的木心部分给弄成一个两寸见方、高约四寸的长方木块,随后便将木块攥在手中,右手持匕,在那木头上雕刻起来。

    清宁不觉瞪大了眼睛,她还不知道这儿子会这门手艺呢。郭壹给李静姝、张琳、连翘、苏叶等人刻的木雕像,她虽看到过,却也没留意,只以为女孩儿家的玩具,不定是从哪儿买来的呢,连问都不曾问过一句。

    孟崇周、郭成义、梁晖等人也是一惊,心这位大侄子还会的真多!就他们这些人虽然都识字,也能写些东西,甚至郭成义因为是军中文官,还曾跟名家练过一段书法,却也只是写的好一些,但刻印……那在这个时候虽然是工匠,但也是极其专业的工匠,不但字要写的好,还得是写的好的反字!当然也会有一些工匠虽不识字,却会雕版、刻印,却要人先把需要印刷成书的文章、印字,都先写好了,他们才能刻制。

    不多时便见郭壹收起了匕首,将那木块递给清宁:“好了,阿娘你看看。”瞅她一眼,又好奇的问道,“阿娘你到底见过没见过传国玉玺啊?”

    清宁伸手接过来,一听郭壹好奇的问话,顿时又瞪起眼睛来,伸手又给他脑门儿上一巴掌:“你都见过的东西,老娘还能没见过?老娘见过的东西多了,老娘吃过的米比你吃过的盐都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长!你个屁孩儿只怕是连你老娘见过的世面一半都没有!”

    清宁是这么了,但她又怎么可能见过传国玉玺的实物!当初她被选入宫,不过才是个十二三岁的毛丫头,在后唐宫中待了几年被遣送回原籍时也不过才十七八岁, 途中因遇到了郭威,便不顾父兄劝阻,一心一意、死心塌地的嫁给他;再后来郭威从军,先在后唐禁军之中,结识了九位志同道合、义气相投的义兄;之后与刘知远等人再入石敬瑭麾下;后来随石敬瑭反唐攻入京师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自尽,传国玉玺从此不见下落;再后来因武丽云向石敬瑭传出消息她找到了传国玉玺的线索,还与郭威一起乔装打扮,在外奔波了好几年,为石敬瑭寻找这件对于皇帝来绝不可少的重宝,直到找到了郭壹、武丽云等人,却连传国玉玺上的一点玉屑都不曾见到。当然她此时有些恼羞成怒,怎会在儿子面前认输。

    郭壹当然看出了她内心想法,却也不能揭穿她,眼珠儿转了转,心念一动,撇撇嘴巴,伸手从怀里掏出手枪来晃了晃:“阿娘,这个你见过没有?”

    清宁一怔,仔细瞅了瞅:“这是……”随即脸色一变,抬手又朝他脑门儿上拍了一巴掌,“老娘当然见过!先前你在家里就做过的东西,虽然大有点不同,但不还是一样的?”

    郭壹被拍的又晃了晃身子,急忙把手枪收回。看清宁脸色不悦,只要他再用这种口气话,那肯定还得挨收拾。面对这位不管如何他都无法反抗的老娘,认怂是他唯一能让她消气不收拾的策略。既然想通了,便不再逞强与清宁对着干,仍然趴到她膝盖上,苦着脸撒起娇来:“阿娘,你这左一巴掌右一巴掌,专打我脑袋,你就不怕把你儿子打傻了啊?”罢便装出一副嘴歪眼斜、要流口水的傻模样,“喔喔喔……娘……喔喔喔……”

    清宁先是一怔,随即被他逗得噗嗤一笑,可立即又敛住笑容,伸手在他脸蛋儿上狠狠拧了一把:“混子,就会插科打浑的耍赖!哼!老娘不吃你这套!”

    郭壹只觉脑门儿被拍的文一下,都有些眩晕的感觉了,但见她被自己逗笑了,知道她心中怒气已经消失大半,便唉哟了一声,随即叫苦道:“哎呀呀……真打傻了啊……”见清宁敛起笑容,又急忙换上笑脸道:“那阿娘吃哪一套呢?儿子一定给你弄来!”

    清宁瞪了他一眼,啐道:“呸!老娘吃你哪一套?你明知故问!”瞥一眼旁边也被逗笑的孟崇周等人,压低了声音道,“老娘就想你老老实实的待在老娘身边,等你长大了,翅膀硬了,随你飞哪儿去,你老郭家的崽儿自有你阿爷来管,老娘才懒得管你呢!”

    郭壹索性趴在她膝盖上撒娇:“就让你管就让你管……儿子哪怕是一百岁了……也让你管……”

    清宁啐道:“呸!就会这些浑话来骗你老娘!还一百岁了还让你老娘来管你……哼!只怕不等一百,你老娘我就要被你给气死了!”

    此时他们在这院中了好一会儿话,那教室里正在上课的许多孩子都看到了,李静姝自然也发现了,朝外边瞥了一眼,让跟随着她的大牛、眉豆儿等人看着,自己急急忙忙的跑着出来,走到清宁近前,低着头红着脸蛋儿施礼:“……娘……你……来了……”

    清宁正了正身子,脸色严肃地看着她,上下打量着。只见李静姝此时已经换上了普通的灰色麻布衫裙,如果不看她那张倾国倾城的脸蛋儿,几与这山里的普通女孩儿无异。她面容虽然仍如前般俏丽明艳,但很明显消瘦了一些,脸色红润也有些粗糙,很明显是吃了些苦的。她本想数落她几句,可看着她那怯怯的神情,却又有些不忍。转念间便回想起当初自己与郭威的相遇之事来,心里不禁感叹着,这是个比自己还要胆大的女孩子啊!

    当初清宁被遣送原籍途中与郭威结缡,之后的这些年来,她都为自己在那时的决心和选择而感到颇为自豪和自得的,不想如今这样的事情却发生在她儿子和义女的身上,虽让她颇为感慨,却又让她不知道该些什么才好。打量了她半,方才问道:“你在这里……就是教这些孩子读书?”

    李静姝一颗心儿扑通扑通的跳着,紧张的都开始出汗了,但清宁不话,她也不知道该什么好。听到清宁终于开始询问,语气并不严厉,似乎并未生气,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便仍然低着头答道:“是。哥哥编写的教材,他先教会了我,我再来教这些孩子。”

    清宁又问道:“你这里一共多少孩子?怎么还有女孩儿? 难道一直都这样在一起上课?”

    李静姝答道:“一共一百一十七个,男孩儿女孩儿大约各半。本来我是想让他们分开上课的,可是哥哥上课不用分开,下课分开就校”偷偷瞥了一眼郭壹,见他也正偷偷地看着自己,朝自己使了个鼓励的眼神,胆子便壮了一些,便又接着道,“女孩儿来上课……听都是义军中的孤女,没了爷娘的。男孩儿有的也是孤儿,有的是义军将士的孩子。”

    清宁听了不觉皱了皱眉,思索一下又问道:“你都教了些什么,拿来我看看。”

    李静姝答应一声,便转身回去拿课本。

    郭壹轻轻道:“翠姐儿有做老师的赋,这些孩子无不服她,就教了这几,那最不开窍的也已经认识百十个字、能数上数会算数了。”

    清宁白了他一眼,撇撇嘴巴没理他。

    旁边孟崇周等人一直静静的坐着,听他们话。就连一直怪话不断的梁晖,此时也老老实实的坐在郭成义身后,瞪着一双环眼,转动着脑袋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并不插话。

    李静姝很快便把课本拿来,放到清宁身旁的石桌上。

    清宁便一本本的拿起来翻看。一共是六本薄厚适中相当于后世十六开的册子,还做了封面,封面上分别写着语文、数学、常识、物理、化学、历史。语文还好,她还有看懂一些,那《常识》课本上的写上为什么会下雨、大地上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白黑夜之类的,她掀了掀便觉得有些迷糊了;至于数学、物理、化学,她更是看得云里雾里;等到看到《历史》课本,第一页便写着朝代歌,即从传中的盘古开地始,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一直到隋唐这些朝代,编成了几句歌谣。后边的她又仔细翻看了几页,便翻到了最后的大唐,从唐高祖李渊创建大唐、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他的皇后武则再到后来的中宗、睿宗……被朱温弑杀的唐昭宗和唐末帝,都有简略的描述和点评。

    这本《历史》课本的大唐一节里,虽然对唐明皇等饶荒唐有所批驳,但总体上对大唐是称颂的,而且大唐的一些着名人物、事件,连她都没听过,却在这本薄薄的册里全都有了简短的叙述。她不禁抚了抚额头,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郭壹,心这真是她的儿子?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事情?难道他真有个神仙师父?一眼瞅见他那英武俊俏的面庞,急忙又摇头,心里暗自好笑,这儿子可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虽然中间失散了好几年,可到底是不是她儿子她这个母亲还是能分得清的,不由得暗自好笑起来。自己的儿子越这样越明他的赋不凡,以后可能会是个能与他阿爷比拟的英雄豪杰!自己这次来,也只是听他在这里,过来看看而已。母亲想儿子,那不是经地义的吗?何况上次郭壹从上飞走,清宁还以为此生再不能相见了呢,所以情急昏迷,大病一场。至于她先前听郭壹在这里,那怒火冲,一心想着见到他之后,先重重的打一顿,甚至要打断他双腿,让他再不能上蹿下跳的狠话,不提也罢!

    清宁双手慢慢翻着课本,心里却在思考着,怎么处置这个让她头痛不已的儿子呢?想了许久,目光不禁又朝一直坐在旁边微笑,并不打扰他们娘几个话的孟崇周等人瞥去,心里更有些烦躁了。很明显丈夫的这几个义兄是想把儿子留在这里帮他们的,但看他们这情形却又不像是请来了一个帮忙的晚辈,倒有点像是以他为主的样子。一念及此,清宁不禁暗自一惊,难道他们这些人真的打起了儿子的主意,要奉他为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