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伴伴先起来。"
"你的意思,宫中会有人对朕不利?"
沉默了半晌,天子有些低沉的声音自暖阁中响起,案牍之后的朱由检第一次变了颜色。
如若不是曹化淳提醒,他竟真的将一些潜在的敌人忽略不计,忘记了这看似波澜不惊的紫禁城实则"深不见底"。
"奴婢不敢。"
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御马监提督曹化淳方才在朱由检的示意之下,自地上缓缓起身。
"曹伴伴所言不无道理,是朕忽略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朱由检本打算将腾骧四卫安插在皇城之外,如若抚宁侯朱国弼及恭顺侯吴汝胤真的铤而走险,欲行刺王杀驾之事,当由腾骧四卫将其镇压。
但听曹化淳如此言说,朱由检本是颇为坚定的内心,不由得开始动摇了些许。
"若是伴伴随侍宫中,只怕那些乱军便会愈发放肆了。"
相顾无言片刻,朱由检皱了皱有些发酸的太阳穴,终是将自己的担忧说出。
虽然腾骧四卫无法对抗整个京营,但只要驻扎在皇城之外,便能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勋贵心生忌惮,也能对"乱军"起到震慑的作用。
"陛下若是放心不下,奴婢便领部分人马随侍在侧,其余兵马交由参将黄得功统率,坐镇皇城外。"
近些天,他奉皇命整饬京营,对于腾骧四卫中的诸位将校也是有所了解,其中名为黄得功的这名参将最得他的欣赏。
为人勇武不说,领兵的才干也是可圈可点,算是一块埋没在腾骧四卫中的瑰宝。
"黄得功?"
闻言,案牍之后的朱由检先是一愣,随后便是面露恍然之色,他近些天一直忙着"站稳脚跟",倒是忘了这位战功显赫,为大明尽忠职守一生,最终以身殉国的"靖国公"正是出身御马监勇卫营。
"天子也知晓此人?"
见得朱由检如此神情,曹化淳也是面露狐疑之色,天子近些天并没有驾临豹房,如何得知这声名不显的黄得功。
"从兵册上见过.."
轻轻的摆了摆手,朱由检面色不改,但声音中却是充斥着一抹掩饰不住的惊喜。
见天子这般言说,曹化淳也是微微颔首,天子近些天令兵部核验兵册,自然也是瞧过腾骧四卫的兵册,只是没想到这黄得功居然"简在帝心",倒是好大的福气。
"如此,便依着伴伴安排吧。"
"纵然那些勋贵真的铤而走险,唆使京营士卒哗变,朕也不惧。"
许是为了安抚面前的御马监提督,刚刚还愁眉苦脸的天子忽然洒脱一笑,身上的些许颓势也是一扫而空。
"陛下?"
见状,曹化淳却是将眉头皱的更紧,有些不理解天子的信心来源于何处。
虽然承天门高耸,皇城外又有护城河,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那些乱军定然难以越过鸿沟,历代军中哗变,也没有进到皇城的先例,但只怕万一呐。
"曹伴伴不好奇,早就应该进京的白杆军为何突然没了动静?"
一瞧曹化淳的脸色,朱由检便猜出了其心中所想,不由得微微一笑,一脸神秘的说道。
嘶!
此话一出,御马监提督便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敢置信的盯着上首的天子,难怪他近些时日总觉得疏漏了什么。
此刻经由天子提醒,才猛然意识到,依着时间来算,秦良玉的白杆军早就应当到了京师才是。
迎着曹化淳有些愕然的眼神,案牍之后的天子缓缓点了点头,目光坚定无比。
眼下大明内忧外患不断,他必须抓紧时间,速战速战,尽快重掌兵权,否则西南土司安邦彦一旦卷土重来,朝廷的威信力便是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届时定然愈发难以撼动这些拥兵自重的勋贵。
至于地方边镇,也需要中枢有一支强而有力的军队震慑,否则便会出现"后世"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
朝廷斥资无数,打造的关宁铁骑及辽东军最后居然沦为了辽西将门的"私兵",对于朝廷的诏令也是听调不听宣,继而令得大明这头摇摇欲坠的庞然大物最终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统治。
如今辽沈已失,诸如祖大寿这等辽西将门已然有了"拥兵自重"的趋势,他断然不会重复"后世"的悲剧。
整顿京营,操练亲军,乃是势在必行之事。
...
...
长安大街的恭顺侯府上,乔装打扮的抚宁侯朱国弼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秘密进入了府中,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吴汝胤迎入了书房之中。
"这小皇帝愈发过分了,居然派那些番子来盯着本侯爷,这是逼着我等兵变呐。"
才刚刚踏进书房,不等落座,抚宁侯朱国弼便是气急败坏的说道,对于紫禁城中的天子没有半点敬意。
"这小皇帝的确是有些过了。"想起聚集在自己府外的锦衣卫,吴汝胤的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自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来,他们勋贵何曾这么憋屈过。
与眼前的朱国弼不同,他在京营中的"占役"虽然不多,但他却有自己的难处。
毕竟以天子咄咄逼人的态度来看,定然是要翻后账的,届时自己做的那些"龌龊事"便是无处躲藏,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想到这里,吴汝胤的目光便是坚定了起来。
"南直隶那边有消息吗?"
沉吟了少许,吴汝胤眼中狞色一闪,悠悠问道,终究是与中枢作对,底牌越多越好。
魏国公府执掌南京十万大营,若是能够从旁遥相呼应,定然能令小皇帝自乱阵脚。
"石沉大海。"
迎着吴汝胤失望的眼神,抚宁侯朱国弼缓缓摇了摇头,那魏国公府本就与他们京中这些勋贵关系不近,除了同出一脉的定国公府外,几乎没有人与魏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