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是两个国的兵力很差,赵国陈馀的队伍大约有十几万战士,韩信这边兵员不足,只有三万多战士,且大多是老弱病残的士兵。”
“两国怎么比?一个几乎没什么战力,一个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
“或许也因为兵力相差太多,觉得能赢的赵军,开始自大了。”
“当时战前,李左车给陈馀出了一个计谋,让他率领三万大军从小路去截断韩信的粮道,然后让陈馀不要与韩信交战,不出十天,韩信就会兵败,但这个计策陈馀不听,陈馀认为自己兵多占据地利,不需要用偷袭的方法来打败韩信。”
“陈馀不仅没听,而且对于井陉这个天然的地利都不知道利用,井陉是进入赵国的一条狭窄的通道,这条路两匹马无法并排通行,也就是很狭窄,对于这样的地形,最好的办法就是伏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但是这些陈馀统统没有做。”
“韩信派出人不断打听消息,并且还得知了陈馀没有采用李左车的计谋,还通过不断地侦察,韩信知道了陈馀没有派伏兵或者任何阻击部队,这等于放手让韩信通过井陉了。”
“在这种形势下,韩信背水列阵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术思想为本,成功打败了比自己多数倍兵的赵王歇。”
“此战过后,韩信一举成名,该战也被永远地记入史册。”
“当时的背水一战非常凶险,过程是我无法用用言语来形容的,但凡出一点错误,最后失败的就是韩信了,也是陈馀的愚蠢成就了韩信背水一战的千年美名。”
朱元璋:我记得当时的赵国军营没留军吧!
刘彻:所以说这个陈馀愚蠢至极,一个将军连个脑子都没有,任何战争,不到紧要关头,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全部投入战争的,除非立即能决出胜负,这是军事常识,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我都想知道这位是怎么当上将军的!
刘协:再加上陈馀不接受李左车的建议,这是被韩信算死了陈馀这个人没有作为,才敢出如此大胆的谋略。
杨坚:但凡采用李左车的计谋,军营里留人,这些情况出现,失败的就是韩信了,这可真是骄傲自大!
赵匡胤:背水一战成功最关键的原因是对手陈馀的愚蠢,只有敌我双方主帅谋略水平相差较大时,才有成功的可能,韩信的对手是陈馀,所以他能成功,如果韩信的对手是李左车,结果就不一定了!
“韩信的谋略也是不可忽视的,环环相扣,把赵军主力吸引在河边,然后利手暗手拿下营垒,再里应外合打败赵军,最终成功,整个过程是不可复制的,因为时间、空间、对手都是无法复制的,当然也就没人能成功第二次了。”
“擒魏、破代、灭赵、到了后面的降燕、伐齐,韩信一代战神的美誉已成。”
“这时候的刘邦就开始忌惮韩信了,不过刘邦此人攻于心计,这个时候,很多有识之士看出韩信是左右大局之人,如果自立为王则天下三分,刘邦怎么可能让韩信从他手中流走,直接大封特封,加官进爵,好兄弟相称。”
“别说,很管用,直接让韩信更加忠心了,所有人都清楚谁拉拢到韩信谁就能赢,项羽也不例外,最终请能言善辩的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可不管武涉怎么说,韩信终不为所动,表达了“虽死不易”的忠诚。”
“武涉走后,韩信的心腹蒯彻也来劝他,最终也没能劝动韩信。”
“也正是韩信的留下,才有了大汉的天下!”
“刘邦因屡战不胜而心力交瘁,便提出“中分天下”和项羽讲和,项羽答应了,并把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回汉营。”
“但,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下,刘邦利用项羽东撤之机突然发起攻势,同时约韩信、彭越南下合围楚军。不过刘邦急躁冒进,最终大败。”
“面对曾经在巨鹿之战以三万人马大破秦军四十余万,在彭城之战以三万兵马打败了五十六万汉军的战神项羽,所有人都认为只有韩信才是项羽的真正对手。”
“刘邦请韩信担任汉军的统帅,指挥七十万大军和项羽的十万人马PK,这也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役——核下之战!”
“刘项两家在鸿沟议和之后,刘邦背信弃义,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进攻,并与韩信相约一同追击项羽。在得到刘邦封他为齐王的承诺后,韩信亲率三十万人大败楚军于垓下。”
“大战前夕,刘邦因屡屡战败提出议和,与项羽平分天下,订下“鸿沟盟约”。”
“项羽依照约定送还刘邦的家眷,引兵东归,然而在西返的时候,刘邦却在谋士的建议下,撕毁合约,在固陵反击楚军。”
“”结果,项羽霸王一怒,刘邦遭到惨败,只得坚守孤城,再次向大将军韩信求救。”
“自汉军出征以来,韩信战无不胜,不仅未得到任何封赏,每次打仗赢得的土地、兵力都被刘邦夺走。”
“然而胸怀大志的韩信并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始至终坚持心中的道义。接到命令时,他不计前嫌,立即挥师十万,南下解围,以雷霆之势一举攻占项羽的都城彭城,逼迫楚军仓皇退兵,解了固陵之围。”
“这时,韩信又与其他汉将,相继与刘邦会师,实力倍增的汉军气势如虹,一鼓作气追击楚军,直至垓下。”
“刘邦这才将兵权交给韩信,让他全权指挥战事,韩信曾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这一次他拥有70万兵力,终于有机会真正施展领兵能力,给予楚军致命一击。”
“一个是力能扛鼎、霸气冲天的王者,一个是料敌先机、用兵如神的兵仙。”
“秦朝灭亡后的那几年,与其说是楚汉的帝王之争,不如说是项羽和韩信的精彩对决,一场垓下之战,最终为这段历史画上有力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