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94章 魏玄成,你不当人子!
    正当房玄龄准备站出来,压一压这股“歪风邪气”的时候。</br>一旁久久无言的,身兼门下省侍中,以及秘书监的魏征,突然起身,上前一步。</br>房玄龄见状刚松了一口气,就听魏征抚掌赞道:</br>“秦县男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作为,若不加以重赏,恐难服天下人心,也会寒了其他忠臣义士之心。”</br>“陛下此议,既是对秦县男的肯定,更是对天下臣民的一种昭示,表明朝廷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br>“臣魏征附议。”</br>房玄龄闻言双目圆睁,难以置信地望向魏征。</br>[魏玄成,你不当人子!]</br>魏征的话刚落,全场寂静,所有人全都望向了李世民。</br>面对魏征突如其来的支持,李世民面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错愕,但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br>他扫视了一眼群臣,心中暗忖:秦明之事,已然成为朝堂焦点,众人的反应却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更没想到的是魏征居然会对此表示赞同。</br>这其中应该是暗藏着一些他不知道的事。</br>李世民暗自记下,刚才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文官。然后,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br>“诸位卿家所言各有道理,蓝田县男不仅成功遏制了天花疫情,挽救无数黎民百姓,还研制出了防治之法,使得我大唐从此摆脱天花之患,其功至伟,足以匹配郡公之爵。”</br>“陛下且慢。”</br>眉头紧锁,内心焦急万分的房玄龄,突然上前一步,朝李世民拱手行礼,恭敬道:</br>“陛下,秦县男虽功绩显著,然其年少,骤然封郡公,恐引起朝野震动,不利于其长远发展。”</br>房玄龄字斟句酌,言语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br>“我朝历来注重循序渐进,尤其是对于年轻才俊的提拔,更需审慎。臣以为,不妨先行给予适当封赏,待其日后积累更多功绩,再行晋爵不迟。”</br>“若陛下担心亏欠有功之臣,可以在其他地方弥补一二。”</br>李世民闻言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br>“房爱卿说的弥补是何意?”</br>房玄龄轻咳一声,拱手道:</br>“陛下,臣听闻坊间有好事者,编排了不少秦县男的风流韵事,这其中还波及到了皇室公主和郡主。这对秦县男,以及皇室的名声,都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br>听到房玄龄这话,早就和房玄龄串通好台词的李世民,不由得怒发冲冠。</br>他环顾四周群臣,厉声道:</br>“什么?坊间居然有人败坏有功之臣的名声,甚至还牵连了朕的女儿,以及宗室之女?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朕要宰了他!”</br>说到这里,李世民怒吼道:</br>“李君羡何在?”</br>随着李世民的话音刚落,百骑司首领李君羡,小跑着来到李世民跟前,单膝跪地,颤声道:</br>“末将在。”</br>李世民双目赤红,右手颤抖地指着李君羡,喝问道:</br>“你来告诉朕,房相所言是否属实?”</br>脑袋低垂的李君羡,嘴角狠狠一抽,苦涩道:</br>“回陛下的话,房相所言句句属实,秦县男在坊间确实有不少风流韵事。”</br>李世民闻言怒气一脚,将李君羡踹翻在地,怒气冲冲地说道:</br>“混账东西!这么大的事,你之前为什么不上报?”</br>李君羡囫囵个地爬起来,重新跪倒在地,颤声道:</br>“末将该死!”</br>李世民冷哼一声,怒道:</br>“你确实该死,朕恨不得现在就将你大卸八块。”</br>“不过你先告诉朕,宫中都有哪位公主被牵扯其中,影响了名节?”</br>听到李世民这话,李君羡心中腹诽不已。</br>[好嘛,这脏活累活,我李某人都按您老的意思办了。到头来您不夸我几句也就算了,还要把我李某人大卸八块?]</br>[我李某人,招谁惹谁了?]</br>[他娘的,这百骑司的活,真不是人干的。]</br>李君羡吐槽归吐槽,这些话是万万不敢当着李世民的面说的。</br>他心知肚明,今晚的事关系重大,不敢有半点疏漏。</br>于是乎,李君羡小心翼翼地禀报道:</br>“回陛下,坊间传闻涉及了长乐公主殿下、豫章公主殿下、巴陵公主殿下、东阳公主殿下、临川公主殿下、城阳公主殿下、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殿下、河间郡主之女丹阳郡主,以及其他几位宗室之女。”</br>“但末将调查发现,这些皆为谣传,并无实据。秦县男在长安期间,恪尽职守,未曾有任何不轨行为。”</br>李世民越听脸色越黑,最后更是黑成了锅底。</br>[混账!朕让你随便说几个公主,没让你把朕待嫁的女儿一股脑地全说出来!]</br>[还有,晋阳她还是个孩子啊!你这白痴长没长脑子啊!]</br>这次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恨不得现在就喊人,将地上这个蠢货拉出去砍了。</br>众目睽睽之下,李世民只好压下满腔怒火,按照剧本,咬牙切齿地问道:</br>“既然是谣传,为何会让它流传开来,影响到我皇家的颜面?”</br>李君羡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解释道:</br>“陛下恕罪,长安城人多口杂,加之百姓对秦县男事迹的好奇与仰慕,难免有人捕风捉影、以讹传讹。”</br>“百骑司已尽力追查源头,但散布谣言者众多,一时难以根除。不过臣已下令加强管控,严惩造谣生事之人。”</br>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br>这时房玄龄知道是该是自己上场了。于是,他上前一步,拱手道:</br>“陛下,老臣以为秦县男的谣言,之所以屡禁不止,皆因秦县男尚未成家所致。故而,臣提议,陛下不妨在皇室中则一良配,赐婚给秦县男。”</br>“这样一来,既能使坊间流言不攻自破,也能体现皇家对功臣之臣的眷顾,使其能在朝堂立足,更能安心为我大唐效力。”</br>“房爱卿所言极是。”</br>李世民故作深思,随即朗声道:</br>“秦明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功绩,朕亦有意将其接入皇室,以示恩宠。然婚姻大事不可儿戏,更何况此事还牵扯到皇室女子名声。”</br>“故而,除了要征求秦县男本人意见外,朕也需要和皇后商议一番。”</br>他略微沉吟,而后转向群臣,询问道:</br>“房相提议之事,诸位卿家以为如何?”</br>现场一片短暂的寂静后。</br>门下省侍中王珪,突然站起身率先开口说道:</br>“房相所虑不无道理,但我朝亦有因功即时封赏之例。秦县男此次之举,实乃挽救大唐于危难之际,其功绩足以震撼朝野,若不及早给予充分认可,恐挫伤忠勇之志。”</br>“臣以为,可先予郡公之爵,待其回京后,再行详细考核其事迹,如有不符之处,再行调整亦不迟。”</br>“此外,赐婚一事乃陛下家事,臣等并无异议。”</br>此言一出,又有几位大臣相继附议,赞同王珪的观点。</br>李世民见状眼睛微微一眯,深深地看了王珪一眼。</br>沉默片刻,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朗声道:</br>“诸卿所议,朕均细细听取。朕决定,先行册封秦明为蓝田郡公,待其返京后,由三省六部联合审查其具体功绩,再行细致定夺。”</br>这一决定得到群臣一致赞同,宴会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br>百官们纷纷畅谈秦明的事迹,赞叹之余,也不禁感慨大唐因有这样的能人志士而繁荣昌盛。</br>一片喧哗声中,唯有这些天一直赋闲在家的长孙无忌,独自一人坐在喧闹的人群中,一脸平静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br>不知在想些什么。</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