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张建国的许诺,刘岚松了口气,然后端着托盘去传菜了。
作为传菜员,不管要跑多少趟都是刘岚的职责所在。
只不过张建国出菜的速度太快了,刘岚来回不停歇的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
因为包间都在二楼,爬上爬下的确很累人,一般人可没这个体能。
也就是刘岚是个传菜老手,对自己要走的路有心理准备,不然很容易累到崩溃。
一次性要带四盘菜上去,然后一桌十个人,最起码要准备十个菜吧,不然肯定是不够吃的。
也就是说刘岚要来回跑十趟,还是连续不断的那种。
纵然刘岚是个老手,也有心理准备,可身体上的疲惫是真实存在的。
好在张建国答应最后传汤的时候会搭把手,这让刘岚长呼了一口气。
刘岚走了,张建国则是继续忙活。
终于,张建国只需要守着最后一口锅了。
等锅里的汤烧好,张建国的任务也就顺利完成。
这个时候,张建国也终于空下来,可以歇会儿了。
闲来无事,张建国看着一旁眉头紧锁的马华,笑问道:
“怎么,看你眉头紧锁的样子,是有什么事儿没想通?”
听到张建国的话,马华回过神来,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好像是刚才在思考什么事情。
张建国见状没多说话,只是默默的等待着。
面对张建国的注视,马华想了想后,咬牙说道:
“我刚才仔细看了一下你做饭的过程,发现有些地方和我师父做饭时的行为不太一样。”
张建国想了想,说道: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不一样才是正常的。”
说实话,张建国也没见过傻柱做饭,就包括上次和傻柱比划,双方是隔了很远,且背对背干活的,自始至终都没见过对方的做饭手法。
马华立马摇头说道:
“不是习惯,是做法,虽然我师父没教过我什么真本事,但我在边上打下手,有些东西看久了心里也有数的,只是我师父不教我,光靠我一个人看只能看个表面,但看不出具体的名堂。”
张建国笑了笑,明白了马华的意思。
他好奇的不是自己和傻柱之间的手法,而是处理食材以及烹饪的过程有很大的区别。【1】
【6】
【6】
【小】
【说】
比如同样是一道菜,傻柱是一个做法,张建国又是一个做法。
虽然到最后出锅时的菜看起来是没什么太大区别的,但实际上的口味要相差很多。
其实一道菜好不好吃,做法,调味手段,和食材的新鲜与否只是一部分,最关键的是处理的细节要做到位。
只是片刻的功夫,张建国就明白了马华是在好奇什么,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解释清楚。
因为张建国的厨艺已经融入自身,成为了肌肉记忆,属于浑然天成的那种,而不是张建国努力刻苦学来的。
说简单点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让张建国来解释还是有些麻烦的。
于是,张建国在确定这锅汤还要熬一会儿后,转而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接着说道:
“趁着汤还没熬好,你有什么想问的就直说。”
直接让张建国解释肯定不好平铺直叙,因为做好一道菜的要点太多了,不是张建国一下两下能讲清楚的。
除非马华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疑惑,这样张建国就能对症下药,给出最合理以及最简洁明了的回答。
所以,张建国打算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马华去安排。
听着张建国的话,马华张了张嘴,有些惊讶。
“张,张大厨,您真的愿意为我答疑解惑吗?”
在这个年代,会一门手艺就代表着肯定有饭吃,所以在各位大师翘楚的心里,技巧和手艺就是饭碗,轻易不能外传,不然就是教人吃饭,丢自己饭碗。
毕竟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自己教出来的徒弟会是什么心肠。
心好的人还会想方设法的孝敬师傅,倘若是心黑的,在学会了手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师父的饭碗给抢了。
这事儿不是开玩笑,而是屡见不鲜的事实。
所以,在听到张建国如此坦然的话语时,马华是懵逼的,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看着满脸震惊的马华,张建国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我如果不是诚心要回答你问题,又何必和你说这么多的?我看起来像是喜欢和人开玩笑的人吗?”
“再说我要防你是很简单的,又为何要让你来帮我打下手呢?”
马华听罢,当即摇了摇头,说道:
“不,我没说您是在开玩笑,说实话您是我见过最有风范的前辈!”
这是马华内心的实话,而且他是把张建国和傻柱进行对比过后得出的结论。
看起来傻柱还比张建国要大五六岁呢,结果两人对比下来,反而是张建国的气度更大,与他相处起来也更舒服,没有面对傻柱时的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
稍不留神就要被骂,有的时候还上手打,这让马华很是无奈和苦恼。
苦恼的是马华并不喜欢被这样对待,无奈的是他是诚心想学一门手艺混口饭吃的,但奈何傻柱就是不教真本事。
结果到头来,反倒是自己师父的对手如此坦诚相待,不仅让马华在边上近距离观察,甚至还提供答疑解惑的机会。
“行了,废话少说,你有想问的就问吧,趁着这锅汤还没熬完,我还有时间。”
张建国摆摆手,示意马华有话就说。
马华见状,也不再废话,当即深吸一口气,开始把自己的疑惑逐一罗列出来。
之所以要一口气说很多个问题,一方面是马华担心自己错过这个机会就不会再有了,二来是想着自己多说几个问题,等汤熬好了以后,张建国还会多给他解释一会儿。
总而言之,马华对这个十分难得的机会相当的珍惜。
而张建国也没骗人,听完马华的问题后就开始耐心细心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