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0453【宋金脸都不要了?】
    黄帝历,3823年。

    正月初二。

    一场大雪,笼罩了开封府。

    雪很大,不到半个时辰,地面便蒙上了一层积雪。

    站在垂拱殿中,看着殿外愈来愈大的雪,韩桢喃喃自语道:“今岁的第三场雪了啊。”

    一旁的刘昌轻声道:“瑞雪兆丰年,今岁定然又是一个丰收年。”

    “你不懂。”

    韩桢摇摇头,语气有些无奈。

    后世人只知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殊不知北宋末年,同样处于小冰河时期,并且比之明末更冷。

    一个王朝的覆灭,从来都是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绝不仅仅只是皇帝昏庸。

    若论昏庸,宋真宗比之赵佶有过之而无不及。

    仅仅只是一次泰山封禅,让山东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同样,一个王朝的兴盛,也有着诸多因素。

    仅贞观年间,李二凤就多次兴兵,灭dTZ、高昌、吐谷浑、薛延陀、中天竺、龟兹等六国。

    灭了六国啊,结果愣是没把刚刚建立的唐朝打崩溃,反而还打出了一個贞观之治。

    李治上台后接着打,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

    国内经济非但没崩,反而比之贞观年间更上一层楼,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汉武帝刘彻灭匈奴,耗空了祖上几代人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底,差点没把大汉搞得四分五裂。

    之所以如此反常,除开拥有李靖、李绩等一众名帅悍将之外,最重要的是气候!

    唐初时,全球气候忽然回暖,变回了商朝时期的样子。

    陇右是府兵屯田之所,河西走廊是水草丰沛之地。

    更别提河东、河北了,那是大唐之粮仓!

    从流传的古画与壁画中,就能窥得端倪。

    唐朝,尤其是唐初和中期的仕女图,都是身着轻纱,衣着暴露。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热,温度高。

    你再看北宋时期的仕女图,一个比一个包的严实。

    南宋初年,江南杭州西湖都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可想而知温度比之唐时低了多少。

    唐时的温度,比之宋末足足高了三度。

    三度,许多人或许不知道这是个甚么概念。

    就这么说,全球气温高三度,黄河流域的河南、陕西、山东便成为亚热带,类似于后世的广东和云南。

    这三处成为亚热带,你知道粮食每年得多产多少万石么?

    而唐时的江南,则相当于后世的东南亚。

    河南为什么叫豫?

    因为他娘的商朝时河南遍地都是大象。

    遍地大象的环境气候,不用多说了罢?

    除开粮食产量高之外,冬天压根冻不死人。

    牧场随处可见,水草丰沛,牛羊数量惊人。

    唐朝最鼎盛时期,仅战马就有70万匹。

    70万匹战马啊!

    唐朝的画作中,但凡是个人就骑着马。

    这,才是李二凤与李治,打了那么多次仗,灭了那么多个国,国内经济非但没崩,反而越打越强的最主要原因!

    气候!

    原本的冰河时期,到了唐初之时忽然回暖了,变回了上古殷商时的宜人气候。

    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中记录了一次令人惊掉下巴的事情,甘肃庆阳的小麦大丰收,结果农民却卖不了粮食。

    为何?

    因为全国所有地方都丰收了,不缺粮食!

    正因如此,杜甫才写下了那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后世人以为唐朝百姓过得惨,是直接把明清百姓的惨状给套了进去,其实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人家唐朝的中原百姓,生活在亚热带,稻米一年三熟,是明清小冰河时期能比的?

    唐时长安的冬天,无冰无雪。

    李隆基在长安皇宫种了几颗橘树,每年结果百颗,味美甘甜,与江南上贡的柑橘别无二致。

    要知道,春秋时期,晏子可是说出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样的名句啊。

    但到了唐末,一切又变了,温度再次降低,直到宋末达到了最低点,并一直持续了近千年。

    金人被辽国欺压了上百年,何为近十来年才暴起伐辽?

    不就是冷的实在受不了么。

    连西湖都上冻了,北方得冷成啥样?

    韩桢为什么不考虑定都长安或洛阳,就是因为这两地在唐朝时,因气候和水系可以轻松承载一国之都。

    但是到了现在,气候剧变,已经不行了。

    关中别说丰收了,甚至都已经不适合种粮食了。

    后世西方人一直嚷嚷着谨防全球变暖,只不过是为了抑制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工业罢了。其次就是,全球变暖对海洋型国家没好处,但对中亚东方的国家来说,那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中原、山东、河北变成亚热带,陕甘宁雨水充沛、沃野千里,新疆郁郁葱葱,绿洲遍布……

    只需稍稍想象一下,就能明白全球变暖,对东方的好处了。

    现在知道数千年历史,为何唯有开元盛世这一个盛世了罢。

    人家那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独此一份儿!

    而现在,韩桢将面临小冰河时期。

    按照前世的记忆,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气温会断崖式下跌,最终跌至谷底,并持续整整一百年。

    地球气温的周期性变化,没法改变,但韩桢却觉得人定胜天。

    既然陕甘宁种不得粮食,那就打!

    打下东南亚和印度,让这些地方成为新的粮仓!

    再加上从美洲搞来红薯、土豆、玉米,他就不信喂不饱国内这么多张嘴。

    刘昌知道,陛下又在思索大事。

    就在这时,殿外一名小太监踩着积雪,一路小跑而来。

    见状,刘昌立刻迎上去,压低声道:“小声些,莫要惊扰了陛下。”

    小太监呈上一份蜡封密奏:“刘总管,樊楼有密报送来。”

    “我晓得了,退下罢。”

    刘昌接过密报,转身走进殿中。

    正当他犹豫着要不要开口时,韩桢从沉思中回过神,问道:“何事?”

    “陛下,樊楼密报。”

    刘昌说着,将密报呈上。

    接过之后,韩桢迅速扫视了一眼,而后下令道:“宣军部、内阁以及户部主官入宫!”

    ……

    谢鼎与刘宓二人身披大氅,顶着满天风雪,快步行走在皇城之中。

    今日原是休沐,他二人正在家中过年,得了旨意后,匆匆赶来皇城。

    “谢相可知因何入宫?”

    刘宓微微喘着气,一阵阵白雾,自他口鼻中飘出,迅速消散在风雪中。

    谢鼎摇摇头:“不知,不过如此紧急,应当是大事。”

    闻言,刘宓面色担忧道:“难不成是宋金两国动手了?”

    “选在此时动手,也未必没有可能。”

    说话间,两人穿过大庆殿,一路来到垂拱殿。

    刘昌早已等在殿门前,见到二人,立刻迎上前:“陛下在书房中,两位相公这边请。”

    “有劳了。”

    谢鼎拱拱手,而后问道:“刘总管可知陛下召见吾等所为何事?”

    “咱家也不晓得。”

    刘昌苦笑一声,压低声音道:“不过应当关乎宋金两国。”

    谢鼎与刘宓露出了然之色,心头有数了。

    在刘昌的带领下,两人越过大殿,来到书房。

    “陛下,两位相公已至。”

    “进来。”

    推开书房门,一股热浪顿时扑面而来。

    史文辉、张叔夜、赵霆三人先一步到了,此刻正端坐在书房中,面色肃然。

    “见过陛下。”

    两人躬身见礼。

    韩桢招呼道:“坐。”

    “谢陛下赐坐。”

    谢鼎脱下沾满风雪的大氅,来到书桌前坐下。

    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轻抿一口热茶,顿觉身子暖和了一些。

    见人到齐了,韩桢这才开口道:“密谍司刚刚截获了伪宋的一份密报,宋、金、西夏三国打算于三月十五,不宣而战,同时发动突袭!”

    话音落下,众人面色一变。

    尽管之前已经知晓了伪宋联金伐齐的计划,却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选在三月十五,连夏收都等不及。

    若非密谍司立功,他们还真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这个时机选的非常好。

    三月初乃是立春,在接下来的百日之内,阴雨绵绵,气候潮湿,火器无法发挥最大威力。

    谢鼎皱眉道:“不宣而战,师出无名,宋金两国连脸面都不要了?”

    名正言顺,看似无用,实则很重要。

    就算是金国南下攻宋,也是以张觉为借口,指责赵宋不守盟约,同时派遣使节递交了宣战书。

    后世老美欺负某国,也得先将其定义为恐怖分子,占据道德制高点。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名正言顺的重要性。

    史文辉冷笑道:“这是存了速战速决的想法,待迅速覆灭我大齐,再联合三国史官,将我大齐定为钟相、方腊之流,平叛自然也就师出有名了。”

    “痴心妄想!”

    张叔夜怒斥一声。

    韩桢双手虚压,朗声道:“军情紧急,眼下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朕打算御驾亲征,先发制人!”

    他的性格就是如此,不管何时何地,都习惯掌握主动。

    先发制人,后发而制于人。

    以至于,韩桢用兵也喜欢弄险,其疾如风,侵掠如火,组合拳一套接一套,不会给对方丝毫喘息的机会,直到彻底赢得战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