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派系纷争,跟朱棣的燕国情况并不一样。
在燕国,朱棣是一国之君。
没有哪个臣子敢挑他的刺,除非是活腻歪了。
而且燕国的臣子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相当于他的左膀右臂。
不像大明臣子,派系繁杂,心思全用在勾心斗角上。
所以朱棣在燕国时,极少受到这种派系纷争的干扰。
但是现在回到大明来监国,无疑给朱棣出了一道难题。
朱棣不是畏首畏脚的人,主要是大明的臣子,很多人都是朱标的人。
这些人肯定会时刻警惕自己,并反对自己的决策。
但是他又不能将朱标的人给处理了。
那样一来,无疑是不给朱标面子的,让朱标下不来台。
朱元璋看到朱棣陷入沉思,并不急着催他立刻决定。
别看朱元璋在自己的众多儿子中,最喜欢朱标。
但是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儿子最像自己的还是朱棣。
看到朱棣就像是看到年轻时的自己,那时自己也不擅长处理派系争斗。
事实上,这也是朱元璋对朱棣的考验。
朱棣在燕国时,他的臣子听命于他,自然不敢违抗他的决策。
但是大明的臣子却不会惯着朱棣。
如果胡搅蛮缠,甚至是撒泼耍赖起来,就够朱棣喝一壶的了。
朱棣也是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试探性地开口,“父皇,儿臣确实不善于派系斗争。”
“如果父皇同意的话,儿臣想跟宋师商量一下,用实干派官员来压制别的派系官员。”
“这样处理,也不至于让大哥太没面子,更不会把那些反对我的人,逼到狗急跳墙地步。”
听到朱棣的想法,朱元璋微微颔首。
毫无疑问,朱棣的想法行得通。
实干派官员是朝堂的顶梁柱,如果他们愿意出手对抗,齐泰等人再猖狂,也蹦跶不起来。
况且宋隐和朱棣本就是师生关系,或许愿意帮这个忙。
朱棣见朱元璋没有反对自己的想法,顿时神色一松,着询问,“父皇,儿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无妨!”
朱元璋期待地看着朱棣。
朱棣神色有些犹豫,“父王,您觉得让宋师来制衡齐泰他们如何?”
“宋师性子淡泊,不愿意参与派系争斗。”
“以儿臣这点薄面,应该还请不到宋师。”
“不知道父皇能否出面,帮儿臣跟宋师一。”
听到朱棣对宋隐的评价,朱元璋神色微滞。
“这王鞍,哪里是性子淡泊?他根本就是想偷懒。”
“这事儿咱可帮不了你,你的想法可行,但是咱已经找过宋隐那王鞍,可是他跟咱打起太极,装傻充愣。”
“能不能服他来帮你?你自己去努力吧!”
“咱还想多活几年,还不想那么早被那王鞍气死。”
完,朱元璋深深地吸了口气。
一想起不久前他跟宋隐的过招,就觉得胸口一阵发堵。
朱棣一脸懵逼。
能把朱元璋气到不愿意面对,估计全下也就宋隐一人。
好在朱元璋也松口,让他自己去找宋隐,这样朱元璋也不会再疑心他去跟宋隐勾结了吧?
朱棣正思考,要如何去服宋隐时。
却听到朱元璋声音,“老四,你监国时,不用刻意针对齐泰他们。”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本事,只会夸夸其谈,甚至还会对你各种挑刺。”
“但毕竟是你大哥的羽翼,你大哥又不在京城,你动了大哥的人,多少让你大哥没面子。”
听到朱元璋的提醒,朱棣沉默下来。
这岂不是变相纵容齐泰他们对付自己?
但是朱元璋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到底,自己只是一个临时协助朱元璋打理朝政的藩王。
日后等朱标登基后,那些太子党就相当于是大明的新鲜血液。
所以他现在如果要打压齐泰他们,就不亚是打压整个大明的面子。
权衡之下,朱棣当即点头,“儿臣谨记父王教诲。”
朱元璋看出朱棣的为难之色,但是他却没有多作解释。
“今日招你进宫,就是为了告诉你监国之事已定。”
“回去后你早做准备,明日然后等咱通知,咱会择日在朝会上宣布由你监国一事。”
“儿臣明白了。”
朱棣起身告辞,心情郁闷地回府。
刚才跟朱元璋的一番话,让他知道,接下来自己监国的时候不见得顺利。
已经可以预见,太子党肯定不会支持自己的各种决策。
最大的助力宋隐,也未必肯帮助自己。
关键是,朱元璋还叮嘱他,不能动朱标的人。
由此可见,只要是涉及朱标的权益,即便对朱棣不利,朱元璋仍然向着朱标。
也可以,在这点上,朱元璋同样不会给朱棣助力。
朱棣原本就性子高傲,但是性情也非常爽快。
如果不是被逼到无奈,他实在不愿意各种勾心斗角。
所以朱棣是越想越气,觉得自己这个藩王监国,还未开始就惹了一身气。
进了府门后,朱棣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
一直在等候消息的姚广孝见状,暗暗心惊。
“怎么令下?难不成是皇上听信谗言,不让你监国了吗?”
朱棣当即没好气地叹了口气,“唉,倒也不是。”
“只是刚才跟父皇一通长谈,让本王监国,但是又给本王各种限制。”
“本王都能预见,等本王处理国事时,还不知道要受多少那些儒臣的鸟气?”
朱棣一边抱怨,一边将朱元璋对朱标的袒护,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告知姚广孝。
未曾想,姚广孝听完后,竟然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