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一十四章 读邸报
    一方清雅简单的阁子,几乎去掉了一切装饰,只有视野实在开阔,临风开台,那枚巨大玉剑端正地雕刻在对面,巨大宽阔的擂台就在低眸的正下方。

    裴液走上来时才发现整栋楼几乎全是和自己一样的看客,或为富商或为权贵,或为名门大派、传名大侠。

    其实整栋楼也正为下方这片场地而设计,裴液到达顶楼时,才发现几乎是四面开通,为了保留良好的视野,只在边缘围起阑干。

    好像本来顶楼只是一个巨大的平台,自己这间阁子是后来才隔出来的。而奇异的是下面十七层都几乎满了,这一层却全然空着。

    这阁子现下被自己占了,外面又是在等谁呢?

    脑子念头一掠而过,裴液也没太在意,倚在床前小榻上好奇向下望去。

    下方擂台已经空了,他看了一会儿,回头正想找人询问,已有一青衣书生捧了一盘厚薄不一、但摆放整齐的书本过来。

    “裴公子安。”青衣低头一礼,“上场张令问对秦用已经结束了,下场是明珠水榭的苏行可对五剑福地松文一脉的池龙云。将在一刻钟后开始。”

    他把木盘放在榻前触手可及的位置,一一道:“这是本擂及其他九擂的名册对阵;这是一百一十九位强手的基本消息;这边是一些闲杂读物,供您消遣。”

    “.唔,谢谢谢谢。”裴液一眼望去,确实井井有条。

    “裴公子若需解书,摇铃相唤便是,我就候在门外。”青衣书生作揖而别,又有一名青衣奉上清茗,两人安静退了出去。

    安宁,轻松,舒适,确实是与下方完全不同的环境。

    裴液抬眸看了看面前少女,见她只望着窗外,便也自顾重新倚倒,窗外热烈的气氛也渐渐降了下去,正待下一场重新激起。

    闲适之中,裴液拿起盘中书册翻看着。对阵整理得很是清晰,只是他半路来看,也懒得回顾前面;拿起剑者资料,也十分详实,但毕竟先见其剑才欲知其人,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也激不起他的兴趣,翻了两页还是放下。

    直到目光移向“闲杂”那一边,两份整齐崭新的小册映入眼帘,他随手拿起,却见一份是【少陇府报】,一份是【大唐国报】。

    “.”

    微微一怔,这真是阔别的亲切了。

    裴液放下手中茶杯,先打开国报,手感熟悉地翻过前面,一个個消息条目立刻挤入眼眶。

    【羽蜕雁飞,辛巳年秋冬凫榜已于九月初一刊发】

    下面一行小字“出入名位二百三十一,颜非卿跃居第九。”

    这里没有附带名册,但是有惯例的简评,裴液扫过一眼:“.颜非卿半年越位十九,观之仍有余力。谭氏曾言‘三十如死关,入后必一滞’,崔家明珠纠曰‘真麟儿未必如此’,如今证矣。与之同时,同出道门的【小白龙】姜银儿从六百六十七越至五百四十五,年方十六,上限亦有可观.”

    裴液看到这里立刻眼睛一亮,伸手便摇旁边铃铛。

    青衣很快推门而立:“裴公子何事?”

    “你这儿有没有下半年的鹤凫册?”

    青衣躬身:“您稍等。”

    合门而出。

    裴液收回目光再往下看,都是一条条消息:

    【琉璃剑主一月弈剑青桑谷、南宗、天山,诸派虚实,一剑照尽】

    【独拔华山,郁郁青城,两宗剑决将开,百里景已至蜀地】

    固然许多还是不曾了解的人与事,但裴液却觉得全都没有那么遥远了,他饶有兴味地读着,直到一个条目令其微一偏头:【少陇道选剑金册十月修订——崆峒老矣,看取明珠照落英】

    “.唔。”

    纵然只是国报上小小一方,也代表已是足以受整个大唐注意的江湖大事,裴液不禁挑眉惊叹,又想起隋大人临行前嘱托他养好身体,看来是早就想要他上去打两场露露面。一时不禁有些跃跃欲试。

    而这就是“江湖消息”部分的结尾了,再往后翻就是当年最痴迷的连载故事。

    裴液想起来最后一次看还是七月的《侠骨残》的第二十回,那是篇似结未结的回目,如今手上已是九月邸报,却不知是什么新故事。

    然而翻开一看却再次微怔。

    不是熟悉的形制,而是分成了两个栏目,当先竟然是一封简短的歉信。

    “惭告读者诸君,

    本拟八月完成《侠骨残》,然而事有突然,未能如期更新故事,实在抱歉。时至九月,《侠骨残》之终回已不合时宜,笔者决定暂且于此断更,十月之国报将另起篇章。

    但这并非代表《侠骨残》就永远结束了,我和大家一样期待着,在若干个春秋之后的某天,我能够把它真正的终回带给大家。

    希望到时候,大家还没有忘记洗吴仇这个名字。

    镜里青鸾,八月三十于神京。”

    “.”

    裴液怔了一会儿,也没懂这笔者脑子里在想什么,一时怀疑是越老人之事牵涉隐秘,他是被仙人台干涉停笔。

    但总之这篇就是这样了,再往下的第二个栏目也令他颇感新奇。

    【谈剑小记·序】

    “青鸾谓我曰,天下看剑者多,知剑者少,诚如是也。

    我至神京两年,先后观大唐武举、渭水论剑、剑院会考、南国问剑等一流剑者集会十七场,因觉天下剑才真如过江之鲫,犹如渴者投甘泉,出清河以来,始有目不暇给之陶然。

    然而,目遇剑影,惊叹称妙,耳听议论,喑哑嘲哳。或人云亦云,或臆造妄想,时呼雉为凤,又指鹏为云,始知学剑需赋,观剑亦需赋。

    又因之自视,疑真知剑者观我,亦如我观庸人,因从去年夏月始,每观一场剑,便写一‘评剑笺’,递交剑者,请论得失。

    写罢三百枚时,始信己亦为真知剑者,后出于兴趣又写二百余枚,渐渐搁笔。

    今得国子监惠赠此页国报,乃开一方园地行类似之事。泱泱天下,虽多披彩麻雀,亦有潜渊蛟龙,本栏每月将撷一剑者入报,与天下人共讲。

    既循观剑之赤心,亦足谈剑之兴味,愿,且乐此事,不失其真。”

    落款是“崔家照夜”。

    裴液正兴致盎然地想看看他这份邸报选的是哪柄好剑,门却已被敲响,是青衣拿了新的鹤凫册进来。

    裴液接过来,这时却见屈忻投目过来了,裴液一笑:“你想一起看吗?”

    又轻轻叹息道:“等我到了八生,一定能进这个。”

    “不必了,也没什么意思。”少女收回目光,又望向窗外。

    “.哦。”裴液暗自撇了撇嘴,心想这人看起来冰冰凉凉,其实也蛮小气。

    低头翻了两页凫册,还是漫声道:“不懂就要学嘛,我也没有笑话你的意思,既然于你医术有益,一会儿看剑时我肯定仔细给你评讲。”

    屈忻回过头,安静地望着他,竟然罕见地没有还嘴。

    裴液一笑低头,垂目翻页道:“所以——”

    “.”

    他手忽然定住,而后是僵住的表情,再然后是整个人静如雕像。

    他沉默地看着这页的第一条:“七十七,泰山药庐,【小药君】屈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