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居浪巅(上)
    卯时刚至,玉剑台下就已围满了人群。

    与昨日相比,人群更加井然有序,八方通衢都被让了出来;场景也更加庄重,因为这已不是面向江湖的选拔,而是真正来到了台面之上,在国报上、在无数公文上的陈述上.写的都是少陇修册会将会在今天开幕。

    无数华贵的车马列在道旁,延伸不知多远,权贵、官员、名士在专设的观礼台上坐下来交谈着。而在一切的正中间,一条长而宽阔的大道直直通向玉剑台上,间或有一些青紫之衣、佩剑之人从这里径往台上。

    人潮如海,江湖弟子和良家百姓交错混杂,当地百姓们在官员经过时指点议论,江湖人则在剑者入场时指点畅谈。

    隋大人为选剑会奏报的文书正合大唐如今对江湖接化而非管制的倾向:“夫朝廷立于百姓之上,江湖起于黎庶之中,朝廷与江湖一治一乱,见则相斥,但以百姓为桥,则百事可成。”

    在这种拥挤的环境中,两个群体很自如地就聊到一起,百姓们新鲜好奇地询问江湖客们各种问题,江湖散人和门派弟子们也忽然发现,原来即便没有登上台子,也能收获如此多的关注和目光。一个个皆挺直了腰杆,一时觉得腰间的宝剑就是自己的脸面。

    而几乎全城的说书人都来这里立下了摊子,人潮之中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小高台,他们端坐其上,讲说着本次选剑会的天才剑者,有些选手本来就已声名卓著,他们的故事就尤其受欢迎。

    昨日公示的巨大金幅依然垂在玉剑台外壁,上面每一個名字都在朝晖的照耀下清晰可见。

    修册的规程已经毫无遮掩地公布传阅了:

    以这面金幅为底本,从下往上,一个位次一个位次地重议姓名,直到玉剑台上之人达成一致。若有难决之处,则两剑者便当即从玉剑台飞下,就在万众瞩目的中心剑台上一决高下。

    外壁的另外半边,已垂下了另一条同样大小形制的空白浅黑之幅,议成的名次将以金笔一个个写在上面。而在结束之后,亦有依照后面剑者表现重议前面名次的最终环节。

    总之此次少陇金册的编订所求,正是“每一条定名,皆在万众之前;每一次变动,都条理光明”,务求册成之后,人人信服、无可置疑。

    然而这条所求其实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因为在明亮的日光和无数人的注视下排在第一的那个姓名变得越发扎眼。

    裴液。

    在一整晚的传播之后,这两个字带给了越来越多的人惊愕和茫然。

    它那样突兀,又那样强硬,而无论是“观群英”还是“后日完册前出场”,都透着太不寻常的意味——仿佛他就是高出所有人一个层次,简直近乎傲慢。

    人们四处挖掘着这个名字的消息,最终只有一个说法得以比较广泛的证实——这人好像是来自北边深山的一个奉怀小县,乃是今年博望州的秋比魁首。

    “我当时就在博望州参比的,他真的很厉害,魁赛上随手就击破了一位六生的意剑,然后他自己还会一招意剑。”

    这是杜五娘处贩售的消息,采自一位博望武者,不过后面其人又补充道:“但那个裴液是四生,这个六生的话我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人。”

    一个偏僻之州的武比秋魁?二十天跨越两个脉境?

    没有准话出来,因为谁也没见过这个人、谁也不知道他现在何处,问那博望武者他长什么样子,武者的回答也录在了情报上:“穿一身青衣服,长得就是.十七岁男娃的样子。”

    除非其人二十天不换衣服。

    议论固然越演越烈,修册会依然在正常行进。

    剑者们一个个登上玉剑台,无数道目光注视着这些得列金册的天才,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两个月,他们的姓名会传遍整个少陇。

    ————

    裴液穿着一身青衣服。

    走过来时,就有些吃惊这里和昨日那沸腾的江湖气简直不像一个地方,百姓多了,官员多了,秩序也井然起来。

    今晨起床就有甲士候在外间,下楼车马已然备好,但到了这里他却没有再去那间阁子,屈忻疑惑地看向他,裴液摆了摆手:“你眼神好,你去。”

    实际他是想进入到这欢腾的气氛中,和四周的人们聊聊天——看热闹就得一边聊一边看,而屈忻显然不是个很好的.不是个聊天对象。

    高非攻依然暗中随护,裴液肩着黑猫往前走着,在语声纷乱中四顾寻找着位置。

    然而来得晚,竟然几乎没有余位了,他正考虑跃到檐上,一个语声忽然从旁边响起:“那个.你没位子吗?要不坐这里?”

    裴液一转头,一片蓝白剑服,却又是飞燕剑门一行。

    他们依然是占的昨日的位子,而那位少女正有些犹豫地看着他,身旁刚好有处空位。

    “啊多谢多谢。”裴液连忙感激地走过来,这地方确实好,遮阳、视野开阔,不远不近处还正有一位说书先生。

    飞燕剑门门服整齐,气质出挑,周围的人都不来近前拥挤。

    “好巧,又见面了。”裴液含笑坐下,“昨日我见贵门两位师兄得列剑册,恭喜恭喜啊。”

    任子昕闻言微笑一下,却没有说话,抬起下巴向长街示意了一下。

    裴液转头看去,一道蓝白身影正走从正道走来,其人面容深刻端正,衣襟干净,鬓发整齐,行止从容,一手握着佩剑,和一位青衣官员谦声交谈着,往玉剑台而去。

    身后说书人正含笑道:“这位玉树临风的公子,正是‘陇西七剑’飞燕剑门的朱问远真传,剑列五十一,人称【剑解风语】。昨日若有人在第一擂这里观剑,应当记得他那手飘折精妙的《乌衣剑》,足列此擂前十。他在一擂连胜四人,而后只败给了一人.”

    “苏行可!”

    “不错!”说书人抚须道,“只败给了如今剑列第四的【龙颔取珠】苏行可!”

    众人惊叹,裴液听得旁边已有人小声好奇道:“啊好像就是这家的门服啊”

    任子昕微微昂着头,矜持笑道:“可惜还是没能排进五十以内,我和齐之师弟也都没打过别人。”

    裴液拍手,赞叹道:“已经很厉害了——最后一场碰上苏行可也太倒霉。”

    “就是!!”任子昕一下觉得这陌生少年亲切了不少,“真不知是怎么排的,这不就是把师兄送上去输嘛!”

    裴液想这说不定是隋大人拍板.赞同点头。

    毕竟坐的人家的位子。

    任子昕控诉完,轻松了不少:“嗯你也是来打擂的吗?”

    “啊,不是。”

    “.奥。”

    正在这时,身旁人群忽然响起一阵剧烈的欢呼,不少人都直接站了起来,说书先生也同时含笑道:“来了。”

    裴液好奇看去,却见三辆几乎一模一样的青色车马停在了尽头,墨裙精髻的南观奴正从上面下来,人如兰花,细剑如花藤。

    说书人漫声道:“‘青花车,踏雪马,剑凋九百七十二,数遍桃林无一花’,这位便是传说中的落英山真传、【眠花数蝶】——南观奴!金册之上剑列第七,暂时超过齐名的【明珠守】戚梦臣一位,不过论定都是‘小疑’,今明两日修册会,两位仙子十有八九要真正试剑一场!”

    身旁围观者的情绪明显高涨了起来,不停地探头拥挤。

    “我看看我看看!”

    “她那柄剑真好看!”

    “真有那么好看吗,看不太清脸啊。”

    “你说他们肚子里长了树,是不是皮肤也变好”

    裴液本来见过南观奴几次,那时也没有想盯着人家看,但这时众人一拥挤,他也忍不住随之探头,仿佛想看看这张脸是不是有什么新的变化。

    “人家靠剑排上的这个位子,又不是靠脸,真的是。”任子昕有些不满地嘟囔一句,偏头笑道,“你知道吗,她昨天遇到齐之师兄练剑,还指点了他几招呢——她的剑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裴液及时把目光挪到南观奴剑上,仿佛从没看脸,回头好奇道:“有多厉害?”

    任子昕看一眼他腰间的剑:“你也练剑,应该懂的——她已在‘灵’境四年了。”

    “唔!那确实厉害。”

    任子昕轻叹道:“我还期待她能拿个第四呢没想到才第七。”

    裴液安慰道:“前面的人太厉害了嘛。”

    “也是,那苏行可那么厉害,竟然才排第四。”

    而这时这位天赋惊人的少年正从长街上走过,人潮一阵阵地欢呼起来,但今日他却没有四顾含笑了,沉目按剑向玉剑台走去,仿佛有什么压在头上。

    裴液点点头:“毕竟只露了一场,可能战绩上还是崔子介和向宗渊要更胜一筹。”

    又好奇道:“你说崔子介和向宗渊究竟谁厉害?”

    “伱觉得呢?”

    “我还以为是崔子介,听说他们差了五岁呢。”

    任子昕摇摇头,笑道:“非也!江湖上爱说崔真传天赋高,这倒不假,但向宗渊公子在十八岁的时候,其实也已八生灵境了,这些年据说是随祖师潜心修习《凋花册》,厚积薄发之中,不能用年龄来判断剑赋。”

    “哦!”裴液恍然,“那看来修册会还是颇有考虑的了。”

    却听任子昕蹙眉道:“却不知道那个裴液是个什么人。”

    “.”

    “父亲说修册会列位其人,必有缘由,但这人听都没听过,凭什么就胜过这么多英杰才俊?”

    旁边也有人附和:“不错,就算剑赋再高,总得像苏公子一样露露面吧?凭什么什么都没有,只用一个名字就直接拿了第一?”

    “.确实有些难以服众。”

    “对吧?何况他至今一面都不露,依我看,要么是攀附心虚,要么是傲慢无礼.总之多半是个无耻之徒。”

    “啊?!那倒也不一定.吧。”

    “嗯?”任子昕蹙眉偏头。

    “那个,修册会不是说他重伤未愈.我想那确实也挺疼的,可能确实打不了那么多场,只能最后到场切磋一下。”

    “.那倒也有一点可能。”任子昕勉强认可,偏头道,“诶,对了,一直没问,我叫任子昕,你叫什么名字?”

    “.”裴液怔了一下,“啊,我叫.那个,张思彻!”

    “哦,幸会。”

    “幸会幸会。”

    辰时终于到来,在无数人的翘首以盼中,那清朗的声音读了一篇庄重的《玉剑台修册序》,议位就在欢呼中开始。

    第一条所议正是排位七十二的蔡无直,纵然修册会给了“议定:无虞”的定评,论剑会上也没人提出位次不当,其人还是自己提请了向七十一位的挑战。

    于是修册开始的第一场剑斗就此开始,然而只用了七招,蔡无直就败于对方之手。

    清朗的声音传遍全场:“第一议:蔡无直,七十二提七十一,落定。诸方无疑,列位七十二。”

    于是这条名字从黑底的最后一栏浮现出来,就此落定。

    没有多少人嘲笑,身居“无虞”的倒一,仍愿意再往前争一争,总比抱着脸面和矜持令人叫好,其师门并无挂碍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第二条议剑紧接着开始。

    裴液坐在谈笑的众人中间,身后说书人正按着倒序细讲着每一位剑者,他抬头望着那高高的玉剑台,看不到上面的人影,也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只是忽然有些开始期待议到最后几条的那一刻。

    因为身边关于“裴液”的议论其实从未停止。

    “裴液”两个字依然清晰地挂在金幅的第一栏,无论是质疑的、好奇的、期待的,还是嘲讽的、挖苦的,甚至辱骂的总之即便议剑已经开始,这个话题还是牢牢占据着每一个空隙。

    裴液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挤占了如此多的利益,有些甚至根本不存在——一个人说若没有这个忽然出现的裴液,说不定自己就是七十二名。

    总之他成了一轮最强大光明的众矢之的。

    裴液在第一个时辰恍如未闻,甚至还觉得有些好玩,但随着时间渐去这个话题仍未停下后,少年难免开始有些升起闷气,尤其当意识自己所处只是几十人中间而这里有近二十万人之后。

    他们都正在这样谈论“裴液”吗?

    忽然真的很想打赢。

    而就在这从未断绝的议论中,一个惊天的消息开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流传起来。

    ——就在巳时,少陇仙人台向江湖公布了“欢死诡面”一案,向整个江湖提醒警惕这个危险的组织。

    那骇人听闻的事情竟然就发生在九月的崆峒,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些细节令所有人震撼难言,而在一众难以想象的惊人名号中.“裴液”两个字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出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