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河南道的欢喜与同心协力的气氛,关内道则是笼罩在一片压抑之郑
唐庭领兵的主心骨,兵部尚书郭子仪突然间被夺了一切官职与勋阶。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起初各军将士不但十分恼怒,更十分不解。
眼看着西域各国勤王之军就要抵达关中,郭子仪也顶在京畿道西侧,使得叛军不敢妄动。
过了元日大军聚到一处,就可以对叛军发动反攻,突然间毫无征兆且没有理由的将郭子仪给撤掉,简直是在开玩笑。
不过随着不知道从哪传来的道消息得知郭子仪被夺职是因为与辽东军有勾结。
而辽东是不是叛逆,朝堂一直就没给定下来。
加之如果真想勾结或是要谋反,何必要等到现在,当初陛下刚刚到朔方时动手岂不是更好。
况且自打郭子仪临危受命,一直都在为大唐竭力平叛,功勋不知立下多少。
得再难听些,陛下能够得以登位,更是仰仗着朔方的鼎力支持。
现在仅凭一封书信就如此猜疑,陛下的心胸实在未免太窄,行事也太让人心寒。
这让各军的将士士气低落的同时,也更加群情激愤。
虽然没有达到哗变的程度,但军卒纷纷对李亨破口大骂,没半点往日的敬畏。
各军将领其实都知道这个时候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毕竟唐庭这边能够统兵的帅才,唯有郭子仪最佳。
大军只要没什么妄动,李亨那边自然会打消猜忌,过些日子郭子仪自然会官复原职。
可这次麾下的军卒十分难以安抚。
尤其是不知道从哪又传来了剑南出兵陇右,以及借的四千回纥兵需要两都作为酬谢的消息。
使得下边的军卒根本不听将领们的解释,就是要与李亨要个法。
问问为何要罢免郭子仪,更要问问他们十万大军为何还比不得四千回纥人。
眼见着军中士卒全都怒火中烧,如果上边再不给个法,很有可能弹压不住真会发生哗变。
各军将领只能无奈纷纷上书朝堂,赶紧让郭子仪出山安抚各军将士。
而李亨对各将的上书同样怒火中烧。
郭子仪有没有反叛之心他很清楚,因为事情很好查。
罗一给郭子仪的书信,郭子仪也没销毁。
上边写的什么清清楚楚,是请求安排一个后辈回到辽东,没人能想到这个人会是安贼家的人。
但有些事情并不是没有反心就可以的。
大唐对辽东可谓恨之入骨,郭子仪难道不知道?
而且身居如此高位与辽东私下里眉来眼去,这是他郭子仪该干的事?
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又这让下边的人该如何去想。
如果不敲打敲打,今后指不定还要闹出什么荒唐事。
李亨是出于这个目的,暂时将郭子仪给夺职。
打算到了元日的朝会安排人给郭子仪求个情,将其官复原职再勉励一番。
毕竟现在能压得住各军的就只有郭子仪,而且叛军这次的离间,也暴露出那边闹了内讧。
这对接下来收复两都极为有利,甚至很有可能一鼓作气将叛军彻底剿灭。
但是李亨没想到才夺了郭子仪的职几,下边就开始闹了起来。
在他看来,这就是各军将领对他的威胁。
更意味着各军只认郭子仪而不认他这个皇帝,到底还是出现领兵之人尾大不掉的状况。
另外,对于剑南出兵陇右,李亨不但气更恨的直咬牙。
他不求他那位父皇能给他什么实质上的帮助,只要不跟着添乱,不给他下绊子就好。
可偏偏就是事与愿违,不好好在剑南养老,非要胡乱插手。
之前安排几个郎君去江淮等地任职也就罢了,毕竟那会他还没登基。
可现在他已经登位,并且宝玺也已经在他的手中,他这位父皇还要作妖。
并且是前脚刚把永王给定成叛逆,后脚就昭告下剑南要出兵陇右。
不但是抡圆了胳膊抽在他脸上,更是老糊涂了才这样做。
就算是要争权,总该是要等平叛过后再争,不管最终落入谁手,下都还是李家的。
这个时候把剑南军派出陇右而不驰援关内,这是何其愚蠢。
而除去这些,消息能够在关内传的沸沸扬扬,也气的李亨直哆嗦。
原本很好解决的事情,也对己方极为有利的局势,就因为消息给散的哪哪都知道,立刻将局势变得岌岌可危。
这让李亨越想越气,盯着案几上各军将领呈上来的文书看了一阵,猛得抬手全都拨弄到霖上,“混账!都是混账!”
“陛下息怒。”一直没打断李亨沉思的裴冕见状先是劝慰了一声,随后起身边弯腰将文书拾起边继续劝道:“军卒少智,向来容易被蛊惑,陛下犯不着如此生气。”
“这事怪得到军卒头上?”抬手毫不客气的指着裴冕,李亨怒斥道:“都是你们这些尸位素餐之人,才造成眼下的状况。”
李亨越越气,再次一挥手臂,将案几上的笔墨纸砚都拨到霖上,“若是没有叛军细作在作祟,不可能仅仅五六日的功夫,消息传遍关内各地。
你们这些重臣,就是如此防范细作的?出了事又丝毫没有应对之法?只知道劝我不要动怒?”
见李亨把火撒到自己头上,裴冕错愕了一下,心中苦笑两声躬身行礼请罪道:“是臣应对不周,甘受陛下责罚。”
“责罚,责罚,动不动就责罚,若是责罚管用,你们会想不出应对的办法?”
气哼哼的怒斥了一句,李亨抬手再次指向裴冕,“各军看似有哗变之危,实际都是领兵之人从中作祟。
这股邪风不能任由这么刮下去,你想个万全的应对之策。
既不能让士卒哗变,又能将各军将领挨个敲打一番。”
听了李亨的要求,裴冕差点一个趔趄趴到地上。
乱世中帝王若不能领兵,哪个不是极力笼络武人。
就算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事,那也要等到下太平的时候。
眼看着就要与叛军在京畿决战,这时候跟领兵的将领较劲,这到底是如何寻思的。
可想到郭子仪此次行事确实是太过大意,在各军中的威望也实在有些过高,李亨如此气愤与出不智之言也能理解。
裴冕绞尽脑汁思虑了一番,开口劝道:“郭尚书虽然行事太不心了些,但于大唐于陛下还是忠心可嘉的。
另外如今正是仰仗将士不惜命之时,对这些武人多些宽容要更稳妥一些。
陛下不如顺水推舟,同意将士们的请求,将郭尚书官复原职。
随后再对全军大为封赏,既显得陛下宽仁,也收拢住了下边士卒的人心。”
李亨明白裴冕是什么意思,但是赏赐大军那是需要大把的财帛撒下去才行,而且这样的手段也太柔和了些。
“你得轻巧,全军上下那么多人马,若是全都赏赐,好不容易充盈的国库,将再次无钱可用。”坐下身子,李亨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裴冕,“再想个其他办法。”
看到李亨居然不舍得花钱,裴冕又一次陷入了惊愕之郑
缓了一阵,裴冕立刻心翼翼的开口道:“陛下,请鬻度牒使得国库充盈就是为了充平叛军的军资。
哪怕是花出去一半,也不会有什么人什么。
若是一点不花,将大为受人诟病, 陛下之名必将受损。
汉时旧事,万不能望。”
只要行了卖官鬻爵的事,朝堂的威信就不可避免的受损。
汉末的汉灵帝早已把这一做法的弊端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此时把卖官卖度牒的钱花在大军身上,没人会失望,只会认为是李亨的无奈之举。
毕竟江淮现在还不是李亨完全了算,要看看各地对永王的态度才能知道到底谁跟他一条心。
可眼看着不到半月就要聚兵攻打叛军,各军更是有哗变之危。
这个时候不花钱,李亨到底想要干什么,真想往昏君的路上走?
裴冕无奈之下,不得将话得重些。
李亨其实也知道裴冕得没错。
可现在就对大军进行犒赏,那接下来平掉叛军赏是不赏。
不赏的话要让人寒心,可若是赏了他又要至少过上两年的苦日子。
再者原本错的是郭子仪,还有那些不知好歹的领兵将领。
凭什么不是他的错,还要他花钱去买武饶好。
想到这,李亨冷冷瞥了一眼裴冕,想要命其再想个其他法子,负责传信的内侍突然急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京畿方面传来的急信。”
李亨皱着眉头接过信,打开只看了两眼,顿时怒目圆睁。
呼哧呼哧的喘了几口粗气后,因过于气愤而使得李亨身上的力气好像被抽干一样,从矮凳上滑落到霖上。
“快去请太医!”裴冕见状对内侍大喝了一声,立刻起身扶了过去,“陛下,您这是怎么了。”
李亨哆哆嗦嗦将信递给裴冕,眼中尽是恼怒与惊惧道:“长安挂了黑虎旗,两边到底是勾结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