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
赵云和张燕抵达了魏昌城附近。
赵云带着十几个人,骑着马来到城门前,对守城的士兵道:
“我是州牧大人派来的特使,快让你们的县令前来迎接。”
赵云还取出了一枚令牌,展现自己的身份。
守卫见状,立即去通知了县令。
此时的魏昌县令正在县衙里面打瞌睡,这个县令虽然能力一般,但也不是什么贪官污吏。
一个守卫冲了进来,喊道:
“报!县令大人,州牧大人派遣的使者已经到城门口了,要您前去迎接!”
“特使?”县令想了想,最近好像没听啊,但是县令本着谨慎的原则,还是决定去看看。
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县令就来到了城门口,见到了赵云。
县令心想:此人英俊神武,州牧大人眼光不错啊!
县令拱手道:“下官魏昌县令韩平,见过特使大人。”
“韩县令,不必客气。”赵云下马,拉着韩平,边走边闲谈。
韩平觉得奇怪,这位特使怎么一直把他往大门外面带?
不过,韩平也没有多想,虽然他仅仅是一个县令,但也是朝廷命官,特使还能直接杀了他不成?
赵云带着韩平离开城门口一段距离后,给随从的人使了一个眼神。
随从立即掏出一个火折子,点燃了一捆不知名的草,一道黑烟立即直直的升起。
“特使大人,这、这是怎么回事?”韩平心中突然有了一丝不好的预福
赵云拔出佩剑,架在韩平的脖子上,将他带到自己的随从身边,道:
“韩县令,我奉李州牧的命令,前来中山郡驻扎,选在了魏昌县,你应该不会不同意吧?”
韩平现在是欲哭无泪啊,惨兮兮的道:
“特使大人啊,州牧大人既然命令你们驻军,你们知会下官一声不就成了,下官还敢违抗州牧大饶命令吗?”
“这不是为了心谨慎嘛。”赵云可没有丝毫的放松警惕。
城中的部分守军也冲了出来,将赵云一行人给团团包围起来。
韩平赶忙阻止道:“你们不要过来啊!本官还在他手上诶,你们快退后,退,退,退!”
周围的军士见状,也向后退去。
不远处的张燕,见到升起的黑烟,立即下令道:“全军听令!出发!”
没过一会儿,张燕大军就抵达了魏昌城下,将县兵都给包围了。
赵云晃了晃手中的剑,道:“韩县令,投降吧。”
“哎呦,这怎么能叫投降嘛,下官本来就是州牧大人手下的官,哎,大伙,快放下武器,都是一家人,干嘛针锋相对嘛。”
韩平吆喝了好几句,周围的县兵终于是放下了武器。
张燕命令大军上前,将他们的武器全部收缴,并且将他们控制起来。
“嘿嘿嘿,”韩平笑着道:“那个,特使大人,是不是可以把下官给放了。”
“那就要看县令大人配不配和我们了。”
赵云将剑收回剑鞘,韩平则是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没有多余的动作。
至此,赵云和张燕顺利占据了魏昌县,并以此为根据,向外扩张。
张燕在韩平的协助下,开始实行李烨的改革方针,而赵云则是开始招兵买马,并且训练军士。
以冀州牧的名义招募兵马,招募的对象不仅仅是魏昌县,还包括了周围的几个县,以及流民。
赵云和张燕奉州牧府令的消息,接手魏昌县的消息,也被传到了中山郡太守古宁以及邺城的李烨手郑
李烨的心情自然是大好,以魏昌县为基点,再向中山郡不断扩张,可是非常的便利。
中山郡的治所·卢奴城
古宁此时正在大发雷霆,自从他被调到中山郡以来,就没发生一件好事。
境内流民成群,盗匪肆掠,他带兵和那些山贼土匪交战数次也没有剿灭他们,结果现在李烨那啬手下居然都不通知他一声,就驻扎到了他的辖区,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展。
赵云和张燕在拿下魏昌县后,也顺势控制了距离较近的几个县。
古宁现在愁苦不已,他可不敢出兵去讨法,因为他是太守,而李烨是州牧。
思索再三后,古宁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邺城,询问情况。
邺城
李烨这些日子,日常“上下班”,晚上就和乔婉或者乔莹一起培养感情。
至于古宁的那份长篇大论的书信,李烨的回复非常简单:
“中山郡,是冀州的中山郡;本官,是冀州牧,难道我做事还需要想你解释吗?”
简单的几句话,把古宁给“闭麦”了,至于向洛阳报告,也没多少用处,毕竟李烨的行为在冀州牧的职权之内。
要么就去找宦官,让他们去搞李烨,但是古宁也不觉得自己比财力可以比得上李烨。
古宁在一夜无眠后,决定:忍!忍一时风平浪静。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冀州在李烨的领导下,基本上是和平发育。
赵云和张燕的第九军也在不断的完善简直,李烨麾下部队的待遇比其他的军队要好不少,所以招兵相对容易一些。
特别是流民众多的中山郡,赵云和张燕广纳流民,赵云取其中青壮练兵,张燕收下被挑下来的流民,安置李烨的政令,发给田地,完善户籍,使他们再次成为在籍农民。
有霖,能吃饱饭,可以安顿下来,谁愿意当流民,流民的归途,不是被杀良冒功,就是饿死、病死、冻死……
因此,赵云和张燕实行的改革方略吸引了中山郡大多的流民。
古宁看着离他的地盘的那些流民,心情也是大好,这些流民留下来对他来可是负担,不如驱赶走。
驱赶流民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一个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流民,若是无法妥善安置的话,可是会引起骚动,造成动荡的。
古宁现在自己的府库里面都不充裕,哪里来的多余的钱去安置流民?
洛阳,此时正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赵府
不良帅来到了此处,会见一个手下,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赵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