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4章 刘表北上
    戚继光和甘宁带着五千战骑,向樊城极速前进。

    李孝恭也叫来了蒋钦和周泰。

    “二位将军,元敬和兴霸已经率军前往樊城,传令各部,将速度再提一提,我们一定要尽快抵达宛城。”

    “末将遵命。”

    荆王刘表,也确实调集了兵力,准备北上夺回樊城,乃至整个南阳郡。

    此战,刘表虽然没有亲征,但是派出了前将军蔡瑁、侍中蒯越,以及杂号将军文聘等数名将领,统率八万大军北上樊城。

    樊城的张勋,也在积极的布防,他坐镇南阳和刘表对峙多年,无论是战败还是归降刘表,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刘表看似风光无限,但其实权力受限,荆州士族瓜分着他的权力。

    以蔡瑁为首的武将把握军权,蒯良为首的文臣把控政权,刘表虽然算不上傀儡,但也不是完全的政由己出。

    他只能不断的权衡各方,在夹缝中扩大自己的势力,利用蔡瑁一系与蒯良一系的利益冲突。

    唯一算得上刘表嫡系的便是他侄子刘磐的两万兵马。

    可随着刘表两个亲儿子刘琦和刘琮的年龄增长,刘表的心思也变了,希望将自己儿子,也能掌控权力,帮助自己分担士族压力。

    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刘表的喜恶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刘表初以长子刘琦之相貌与自己甚为相像,十分宠爱他,但后来刘琮娶蔡夫饶侄女为妻,蔡夫人因此爱刘琮而恶刘琦,常向刘表进毁琦誉琮之言。

    刘表宠耽后妻,每每信而受之。

    刘表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同样得幸于刘表,亦与刘琮相睦。刘表和蔡夫人打算立刘琮为继承人,而蔡瑁、张允则为其党羽。

    蔡夫人根本就没为刘表生下一儿半女,刘琮和她没有血缘关系,而刘琮丧母,被过继给了蔡夫人。

    刘表也有立刘琮为太子的想法,故而这一侧北伐,让刘琮也随军,希望能混个功勋,好给他培养些自己的班底。

    至于刘琦,刘表准备把他打发到地方上去,远离中央,坐镇一方,以免日后被荆州派系给轻易弄死。

    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纵使不喜,也不至于看着他死。

    襄阳与樊城,虽然间隔襄江,但不足百里,大军正常行军,用不了两日就能抵达。

    八万荆州军,借助战船,渡过襄阳后,蔡瑁留下五千人驻防,保证粮道和后路,随后大军杀向樊城。

    蔡瑁虽然极善水战,但陆战并非不校

    他也算是洞悉南阳局势,目前曹操与袁术在淮南展开决战,江东孙坚隐隐有北上的动向。

    魏王李烨的主力,远在河北,而河内的雷豹军团根本无力南下。

    此时必须要在他们反应过来前,拿下樊城、宛城,甚至是整个南阳,否则就再无机会了。

    蔡瑁洞悉荆州军的弱点,水战强悍而弱于陆战,如果在南阳和魏国或者梁国的强悍兵马正面交锋,很难打赢。

    但是只要在他们抵达前,打下数座重镇,据城而守,再凭借荆州的富足,进行死守,他国也难以攻克。

    樊城城外

    蔡瑁大军在南门外二十里,扎下了大营。

    蔡瑁安排刘琮负责扎营之事,自己亲自带着五万兵马,兵临城下。

    蔡瑁身披战甲,站在车架上,喊道:

    “张勋,你家仲氏,占着我荆州南阳郡数年,如今袁术落败,尔等还不归降吗?”

    “笑话!”张勋怒斥道:“我乃仲氏大将军,岂会归降于区区刘表!”

    “那本将军就砍下你的首级,夺下樊城,传令,进攻!”

    蔡瑁一声令下,战鼓共鸣,荆州军推着攻城器械,发起了对樊城的进攻。

    “弓箭手放箭!”

    张勋拔剑,弓弩手迅速展开反击。

    “冲车!进攻!”

    蔡瑁直接派出了冲车,南阳郡非常大,樊城不过是一个前线要塞,不能消耗太久。

    “给我顶住!”

    “全军冲锋!”

    蔡瑁和张勋算是卯上劲了。

    蔡瑁的兵力虽然多于张勋,且士气占优,但是樊城乃是中原重镇,易守难攻。

    蔡瑁猛攻半日,也只能是堪堪上了城楼,就被张勋带人给打了下来。

    樊城北面,戚继光的五千战骑已经抵达了朝阳城,朝阳城内不过数百守军,几乎是不战而降。

    戚继光率军入城暂驻,并下令封锁全城。

    斥候来报:“将军,樊城已经开战,蔡瑁五万大军,猛攻张勋。”

    “知道了,退下吧。”

    “诺。”

    甘宁询问道:“元敬,我们是否出兵,突袭蔡瑁,驰援樊城?”

    “不急,他们还有的打,城中粮草,尚能支撑几日?”

    戚继光倒是另有算计,樊城不能被蔡瑁攻下,但也不能给张勋留下多少和大魏扯皮的筹码。

    甘宁已经事先去搜查过朝阳府库了,但情况不太乐观:

    “将军,府库内的粮草只能维持我军三日,不过城中百姓倒是……”

    甘宁还没完,就被戚继光打断:

    “魏王令,不到万急,不可劫掠百姓。”

    这个年代,军队打仗,劫掠被攻控百姓是常态,还是那句话,不能以现代的思想来衡量古代。

    李烨只能在不影响战局的情况下,尽量庇佑这些未来的百姓,故而大魏军令,不到万急,不可随意劫掠百姓。

    但如果形势需要,可以事急从权,军队将领有临阵处置之权。

    军中的不良人和百骑司成员,都会负责暗中监察各军情况,而且军中也设有专业的监察官员。

    监察官员,只做记录,不涉及军事,不得阻碍统军将军决策。

    即使统军将军下令劫掠百姓,监察官员也只有记录和上报的权力,并无阻碍权。

    一切都得以战场的胜利优先,具体的是非功过,等打完仗再算。

    毕竟,征战在外,大魏得优先对自己的士卒负责,眼下是争霸战争,不是收回国土的复国之战。

    复国之战,百姓拥戴,而争霸之战,他国百姓凭什么拥戴你?

    打不了胜仗,对其他诸侯国治理下的百姓再怎么爱护,有用吗?又不是你的。

    那些百姓,在他国治下多年,除非他国严重失德,否则不会因为你军队攻城不劫掠,就对你心悦诚服。

    他们可不一定认同你的一统理念,在他们眼中,你就是挑起战争的侵略者。

    收复民心,不在一时,要看的是长久的治国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