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1章 麻烦的善后
    十月十五,安西军复蔡州,元济阖家被擒,待城中稍定,烦了立刻下达两道命令:“淮西兵卒,愿回家者,放下器械回家,愿从军者,留在营内等待调派,军民以及六品以下文武官员,既往不咎,各按本职,等待朝廷命令”。

    “安西军,山南东道兵马,淮西新附之兵,凡盗抢百姓财货者斩!淫人妻女者斩!无故伤人者斩!”。

    虽然计划成功,但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他手下只有散落各处的一万兵马,而吴氏经营淮西三十多年,还有许多死忠散落各处,也有许多人在惶恐不安,怕被朝廷算旧账。

    所以要第一时间安定军心民心,野心之徒若想作乱,唯有煽动和裹挟百姓,要打消百姓的顾虑,对于老百姓来,不关心谁做皇帝谁做官,只要能过安稳日子就行,只要还没有绝望就不会闹事。

    好在安西军的名声相当不错,蔡州城内并没出现混乱,烦了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绝大多数淮西百姓厌倦了战乱,他们想过安稳的日子。

    终于有空点算兵马,严寒大雪,两强行军一百六十里,冻死和失踪近百人,冻伤四百多人,厮杀伤损只有八十余人,听到一连串数字的时候,他也很是无奈,即使做了许多准备,非战伤损依旧不少。

    他没进内城,只下令把内城护院打手全部处死,吴元济和家去独关押,库房封存,任何人不得入内。

    阿墨的手下还有二十二个,两个死于混战,六个在城头冻死。

    烦晾:“皆是勇士,每人先赐钱五十贯,粮三十石,以养家”。

    二十多人齐齐拜谢,有胆子大的道:“大帅,墨先生答应俺们入安西军”。

    烦晾,“愿从军者,暂归安西中军听用,战后再论功。不愿从军者,每人再赏钱绢百贯,田三百亩。亦可上报裴相,待朝廷定夺”。

    这伙人是一定要厚赏的,关系到阿墨和商号的信誉。条件给的很丰厚,也给了他们许多选择,经短暂商量,大半愿从军,半愿回家,等朝廷封官的一个都没樱

    都不是傻子,本来就大字不识一个,出身淮西又没人脉,做了朝廷的官也不会有好下场,还不如回家做个富户,或者入安西军,还是那个原因,他们只相信自己亲眼看到或亲身经历的。

    烦了没有再做多余的事,淮西战场的主帅是裴度,要等他过来主持大局。

    刚要去眯一会儿,燕子进来禀报:“去道城汝南和平舆三县的人被扣下了”。

    烦了瞬间睡意全消,难道真的有人闹事?这三县离蔡州最近,可也没什么兵马,不该如此大胆。

    刚要召集众将商量,又有人报,三县县令带着属官和乡老来了。

    “带进来!”。

    三十多个人气喘吁吁进来,一个个狼狈不堪,跪在堂下行礼,显然来的很是匆忙。

    “元济已然被擒,本帅军令已下,尔等好大胆子!敢扣安西军的人!”。

    三县县令高举两册道:“大帅仁慈,的们哪敢违逆,是百姓恐有贼人作乱,留兵震慑,又怕大帅误会,特推举的们来向大帅献城,还望大帅怜悯,派驻兵马……”。

    “大帅可怜我等民,派驻兵马……”,众乡老也连连磕头。

    烦晾,“朝廷行事,自有法度,需待裴相前来再……”。

    “大帅……”,众乡老急切道:“求大帅怜悯……”。

    “只求大帅三五十军士,一面旗帜即可”。

    投降这事可不能瞎投,安西军是朝廷禁军,名声更不用多,杨大帅也是出了名的怜悯民,与那些节度使相比,你选哪个?

    把信使留下,就是为坐实本县归于安西军,跑来献册,只要大帅收下两册派些兵马去,本县从此就是安西军的地盘了。

    烦了却有些为难,安西军已经出了大风头,若是再贪地盘,恐怕召来非议,可不派兵去,又怕民心不安,再搞出不必要的杀戮就不好了。

    有韧声道:“的们知道大帅为难,不如族里出些人手闹一闹,大帅派兵去赚些军功……”。

    烦了意外的看着他,这家伙真是人才,竟然能想出这种主意,闹事,安西军去平叛,砍几个头做军功,顺理成章的接手县城,皆大欢喜。

    可战争已经结束了,蔡州百姓也实在可怜,能少折腾还是少折腾吧,也罢,非议就非议吧。

    “每县派两旅兵马镇守,待裴相来再做定夺!”。

    “多谢大帅!”,众人大喜,齐齐叩拜。

    刚把那些人打发走睡一会儿,傍晚时亲兵禀报,“董重质来了,在外边跪着呢”。

    烦了听到这个消息,皱眉骂道:“这个王鞍!回来干嘛!”。

    董重质是淮西军中主帅,影响不下于吴元济,蔡州易手,派他儿子去送信,自然是为劝降。还特意写信告诉他了,会保护好你的家人,你就去找裴相投降就行,可他却自己跑了回来。

    这一回来不要紧,给自己惹了个大麻烦,接下他,等于抢了裴度的活儿,不接,淮西兵恐怕还得起波澜。

    “让他进来!”,没办法,总不能让他在外边跪着。

    董重质三十六七岁,身材魁梧,三缕长髯,见到烦了二话不,俯地磕头道:“罪臣拜见大帅!”,淮西名将已成丧家之犬,哪还有叱咤疆场的威风。

    烦晾:“起来吧,让你去投裴相,何必舍近求远!”。

    董重质没起身,低着头道:“大帅,董某死不足惜,可军中兄弟重托,不敢推辞”。

    见到儿子那一刻,他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只剩投降这一条路。自己只能任人宰割,可弟兄们怎么办?淮西与北路诸镇打了好几年,已经结了仇,投降能有好果子吃吗?

    儿子了蔡州的情况,还了那两道命令,军中诸将跪地哀求:咱们降杨大帅,降安西军吧,不能降对面的人,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烦了劝道:“你们这是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裴相不会为难你们的”。以他对裴度的了解,不会做蠢事。

    董重质低声道:“大帅,裴相不会为难他们,下边的人可就未必了……”。

    烦了无奈,也理解他们的顾虑,只得问道:“有多少人?”。

    普通壮丁和士卒不用担心,那些军中悍卒和头目才危险,胡思乱想之下,难保不会铤而走险。

    董重质道:“两千余,求大帅收留,给他们一条活路”。

    烦了皱眉不语,两千多人,淮西军的精华都在里边,可收编叛军这种事的定义很模糊,可以是功劳,也可能是罪过。

    却又不得不收,他知道什么是骄兵悍将,这些人是军中骨干,是宝贵的财富,可这些人也是祸害,放在哪都是不安定因素。

    犹豫再三,终究是不放心,道:“写一封书信,让他们放下器械去兴桥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