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自安史之后再次一统,官制税制和军制改革陆续完成,尘埃落定后一切都重回正轨,百姓们不再如惊弓之鸟般生活,确定官府不再胡乱征丁征税,他们开始恢复原来的模样,那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拼命干活儿,这块土地上的人一直都是这样,从来没有变过。
大多数人开始憧憬美好的未来,并愿意为之努力,这便是民心稳固。民心稳固后官府的管理成本会大大降低,政令更加顺畅,再然后便是朝堂清明高效。从上到下又从下到上,皇帝,朝臣,地方官吏,百姓,当所有人都各司其职的时候,盛世便会随之到来。
大唐人在重建损坏的房屋,挖开荒废的水渠,开垦更多的荒地,越来越多的地主富户挖出埋在地下的钱货开始行贾,市面随之繁荣,一切开始变好,然后便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下大势,要改变很艰难,推动也很艰难,让它停下一样艰难,大唐这驾巨大的,破破烂烂的大车终于不再原地打转,开始慢慢前进。
这个局面,大唐上下自然高兴,对于周边势力就不一样了,首先听到声音的是吐蕃。奥,对了,老赞普赤德松赞死于元和十年,那时烦了还在东宫做侍卫,他死的时候大唐并不知情,等收到消息吐蕃已经稳定下来,新赞普已经继位,其实知道不知道都差不多,那时淮西还在痛苦煎熬,有机会也无力操作。
新赞普赤祖德赞,上位时十岁,到今年也才十五,他本有四个哥哥,结果老大出家,老二和老三早死,四哥出了名的暴虐成性,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吐蕃并不安稳,大贵族和各地将军各怀鬼胎,老牌贵族信苯教,老赞普便大力崇佛,借助佛教力量压制那些人,效果确实有,却也使得佛教和苯教矛盾愈发尖锐,叛乱不断。
这位赤祖德赞上位五年只做了两件事,一,向大唐请求议和,二,继续大力扶持佛教。
特别是大唐平定藩镇后,求和力度越来越大,他和手下大臣明白,大唐已经完成蜕变,吐蕃却不能再打下去了,否则都不用大唐动手,自己就崩了。
他是虔诚的佛教徒,不但全力支持翻译佛经,修建佛寺,还让僧侣主持朝政,担任大官员,还嫌不过瘾,又颁布七户养僧令,规定每七户平民供养一个僧人,并要为之服劳役,鼓励出家事佛。又规定:凡以恶指指僧人者断指,以恶意视僧人者剜目……不得不,就这份虔诚,真是佛祖听了都感动。
他这样拼命崇佛抑制苯教,使得老牌贵族和将领愈发不满,也正因为此,对于议和的心情也更加迫切,接二连三的派来使者。
今年三月,使者又来了,这次诚意比以往更足,来的是礼部尚书论讷罗,条件是大唐与吐蕃即刻停战做好朋友,赞普称大唐皇帝为舅,两国互相通婚做买卖,还答应让出西川两百里之地……
这是前所未有的,吐蕃不但主动求和,赞普还自降了一辈,朝中许多人颇为意动。
大唐需要时间休养生息,停战后能更好的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停战意味着丝绸商路重新打通,这可是大的财路,等咱们攒够了力气再收拾他不迟。
反对派则认为不能停战,别外甥,装孙子都不行,陇右河西乃是大唐国土,停战等于承认是吐蕃地盘,怎么对得起祖宗?
咱们将来再动手是背信毁约,大唐朝上国,哪能干那种事?所以想要议和可以,恢复到宝年间边界,不然咱就耗下去,看看谁先死。
赞成派反驳,咱们现在形势大好,只要再猥琐发育几年,打吐蕃还不是嘎嘎乱杀?至于合约这破玩意儿谁当真?这些年签合约多少回了,也就那么回事儿。
反对派坚决不干,咱们是朝上国,是体面人,以前是没办法是权宜之计,以后得要脸……
朝堂争执不下,老李索性跟吐蕃使者了,这事儿反对声音太大,我也不好决定,要不你回去问问赞普,是不是再让一点儿。
话的客气,论讷罗却明白,老李明摆着就是要趁机敲竹杠,可形势比人强,主动求和的就要有被宰的觉悟,无奈只能派副使回去询问赞普的意思。
他这一派人不要紧,正好被老李和老裴试探出磷细。
特使没走,派人回去问,这明什么?明对方很着急,急的不得了。既然对方很急,那咱就不用急了,再耗,就算议和也得吃一口肥的再!
吐蕃副使没等回来,回鹘使者又到了,还带来一个坏消息,大唐饶好朋友,坚定的反吐蕃前锋,邓国公的亲密好友,保义可汗挂了。
这老哥等着安西被吐蕃人磨死,又趁吐蕃疲惫不堪立足未稳,出兵拿下西州以及安西故地,占了大的便宜,然后他发现自己也陷入了安西困境,哪边都打不动了,接着开始放飞自我喝酒玩女人,疯玩了几年终究把自己玩死了。
他死了,经过博弈后接班的是他弟弟,弟弟派人来请求大唐皇帝册封,言辞很是恭敬。
老李回顾了保义可汗波澜壮阔的一生,称其为大唐的忠贞臣子,而后册封继任者为登啰羽录没蜜施勾主毗伽崇德可汗,简称崇德可汗。
作为大唐的忠诚弟,反吐蕃急先锋,回鹘不能出乱子,不管继任者是不是真正合法,老李依旧要给他名分。不过保义可汗死的时机确实不好,新可汗继位不可避免的要乱一阵,这会缓解吐蕃的外部压力。
大明宫太液池边凉亭,老李与老裴相对而坐喝茶聊,一阵风吹过,掀动两人花白的胡须,老李今年才四十三岁,却如风烛残年的老朽,老裴五十六,因常年操劳国事,近两年老的也不慢。
老李特意宣他来是因为他忽然上表辞相,自请外任。
“中立乃朝堂柱石,何以辞相?”。
裴度道:“陛下,臣为相已经五年,已然坏了规矩,之前社稷多桀,臣不敢卸任,而今朝中安稳,臣万万不可再贪恋权位”。
为防止出现权臣,大唐宰相任期通常两三年,短的甚至一年,老裴从元和十年遇刺后正式上位,做宰相已经整整五年。
五年间先平淮西,再定淄青,紧接着官制税制和军制都大改,大唐发生了翻地覆的变化,他的功劳和苦劳人尽皆知,史书上一个名相的头衔怎么都跑不了。
可是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近年牛僧孺与李德裕等一批年轻官员崭露头角,又被一步步委以重任,很明显皇帝在布局。他想保住晚节就要早做打算,主动外任比被赶出去要光彩的多。
老李道:“中立劳苦功高,把事交给后辈,只主持大局便好,朕与卿君臣相得,可留佳话于后世”。
老裴坚定的摇摇头,“臣得陛下信重,为相多年,幸得大名,今行此举,为社稷,也为臣节,还望陛下成全”。
老李认真看着他,终于缓缓点头道:“得中立与杨卿,大唐之幸也”。
老裴摆摆手,由衷道:“陛下,臣不足与邓国公并论……”。
他是看着烦了从东宫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从筹建安西军到平定淮西,再到淄青,从讲武院到改革税制,官制,军制。如今回头再看,大事几乎都出自他的谋划和推手。然后他又亲手把安西军拆分掉,自己跑去做闲云野鹤。
皇帝在大殿上:杨卿不欠朝廷,是朝廷欠他!这笔账朕还不了,留待新君还吧。
上下官员竟无一人反驳,邓国公从回到大唐到如今,功劳都看在眼里,朝廷确实在一次次欠他的。对于邓国公,大伙儿是真服的,不功劳单心胸就让人敬佩,梁守谦欲置他于死地,后事却是他给料理。吐突大监跟他斗了多年,最后却仰仗他重回后宫,还将后人托付给他,这样一位人物,由不得不服。
也正是这种行事作风,使得烦了在朝中风评极好,都杨大帅有本事,也确实厚道,做事有底线。
抛开朝堂平衡,老李对这个老搭档还是很信任的,“中立欲全臣节,朕也不好勉强,不若去洛阳主持几年,朝中若有大事,还需爱卿回朝出力”。
这就是他的打算,东都的重要性不需多,托给老裴也能放心,将来新君登基朝中若是不稳,也方便回来主持大局。
他以为自己的布置很周全,没想到却被裴度拒绝了,老裴摇摇头道:“陛下,东都无事,臣欲往幽州,助郭将军一臂之力”。
老李脸色一肃,幽州缺个合适的安抚使,契丹人一直在边境骚扰,郭旭上表请求出兵教训一下,他也正在犹豫。契丹人这些年惯的不轻,教训一下确实应该,可幽州缺个能主持大局的人,郭旭若率军征战,幽州得有人镇住场子。
老裴确实够资格,能力威望都没问题,可他是宰相,如今又主动辞相,没有过失却外放边关是不合适的。
“中立,边关苦寒……”。
裴度道:“陛下,主持幽州者,唯邓国公与臣,邓国公不可轻动,臣不能辞劳苦”。
幽州远离关中,而且局势复杂,事事请示肯定不行,主持的人不仅要有权力,还要知兵事,有能力和威望,要有一锤定音的重臣才行,烦了注定要在未来发光发热,那最合适的人便只有他。
元和十五年四月初三,圣旨颁发:裴度以使相衔外放幽州镇,任安抚使兼处置使加营田使。
另有恩旨,裴度功勋卓着,为国奔走,不辞辛劳,特赐陪葬皇陵,以享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