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李青的讲解,于谦如醍醐灌顶,对战争的偏见也随之消弭。
“于谦谨受教。”于谦心悦诚服,“尚书高见。”
直到这时,他才真正理解了李青的话:少,多看,多学。
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还得往更深更远处想……于谦决定抛开读书人、文臣的身份,以公正角度,更深层次的看待战争。
只是有一点他还是不理解,这位尚书为何要苦心竭虑的培养他。
于谦皱着眉,冥思苦想半,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抬头看了李青一眼,发现李青也皱着眉。
李青也有一事不明,那就是这一战的蹊跷之处。
想了许久,他也没个头绪,索性不去想了。
反正,这一战斩敌过万,收获大量的牛羊、骆驼等牲畜,且还俘获了大几千俘虏,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战果。
……
……
七日后,大军距离瓦剌部仅剩百余里。
毕竟是鞑靼降将的情报,朱棣也不想直接莽上去,于是,李青又当了一次斥候兵。
不同的是,这次是白赶路,朱瞻基也跟着他。
两人并驾齐驱,驰骋在大草原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青伯,你这里会是瓦剌营地所在吗?”
“很有可能。”李青回道,“那人都投降了,按理不敢公然行骗,况且还有那么多俘虏,即便他不怕死,也不会不顾那些饶死活;
而这处区域水草格外丰美,且有险可守,这一路行军,地势和地图也完全对得上,十有八九就在这儿了。”
朱瞻基点头:“上次夜晚作战,爷爷不让我上战场,这次改换白了,到时候非杀得瓦剌哭爹喊娘。”
顿了顿,“青伯,到时候咱们比一比如何?”
“比什么?”
“比谁杀的敌人多。”朱瞻基自信道,“虽然单打独斗我不是你对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战场厮杀我也不如你。”
“呵呵……行啊!”李青笑道,“赌注是什么?”
“一百两黄金!”
“成交!”
李青爽朗一笑,猛地挥了挥马鞭,“驾……!”
“青伯你等一下我,那是爷爷的马,你可别抽坏了。”
“多管闲事,又不是你的马。”
……
一路疾驰,很快就距离地图上标注瓦剌大营的地方,不足五十里了。
同时,头顶也合乎情理的出现了海东青。
李青射了几箭,没射中,索性也没去管它们。
朱瞻基也不在意,他们穿的是元人服饰,又只有他们俩,不怕会因此暴露明军。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两人放缓了速度,压低帽檐,扮做打猎的牧民。
期间,还遇到一支巡视的瓦剌军,由于距离尚远,对方虽然看到了他们,但并未多想。
还当是自己人出来打猎了呢。
临近中午,二人来到一处土坡上,极目远眺。
“青伯,那些白点儿,想来就是瓦剌的帐篷了吧?”朱瞻基有些不确定。
李青目力极好,他看得更真切,点头道:“不错,这里果然是瓦剌大营所在;
事不宜迟,咱们赶快把情报传送回去!”
上一次的意外,让他警惕心大涨,加上这次带着朱瞻基,李青不敢丝毫大意。
好在返回去的路上,无惊无险,二人下午申时便返回大营。
~
“真是瓦剌所在……”朱棣神情振奋,当即道,“传令:埋锅造饭,造两顿,再多炒些米,将士们吃饱就睡,子时起床,直接吃现成的,完事发兵。”
这样一来,赶到预定战场后,刚好是白。
明军战力犹胜瓦剌,加上白火炮命中率更高,可能的情况下,朱棣自然要把战斗时间放在白。
朱棣在军事上从来不吝啬,士兵们在战场拼命,自然不能让人吃差了,一次性就宰了上千只羊。
一碗米,一碗肉,再浇上肉汤,明军将士吃的嘎嘎香。
跟着皇上有肉吃!
战场之上,军心士气大于一切,若没了士气,一万人被五千人俘虏,也属正常。
吃饱喝足,将士们呼呼大睡……
午夜,士兵纷纷出营,向着瓦剌部进发。
……
半夜行军五十余里,旭日东升之时,明军距离瓦剌已不足四十里。
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这么大的阵仗,这么多的人马,想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瓦剌大营,几乎不可能。
明军遇到了巡视的瓦剌军,只有百余人,在发现明军的那一刻,他们魂儿都要飞了,立即马不停蹄地夺路而逃。
朱棣也没下令去追,一来是很难全部追上,二来,没必要。
这点距离,瓦剌没能力做出有效应对之策。
中午,明军距离瓦剌大营仅剩十里,斥候兵熟练地搭了望台,战士们取出炒米,开始解决温饱。
大战在即,没时间埋锅造饭了,只能先对付一下。
了望台上。
朱瞻基求战心切,上前请战:“爷爷,让孙儿带一支兵马吧?”
“好!”朱棣爽快答应,“朕给你五千骑兵,全权有你指挥,李青,你做监军。”
“……臣遵旨。”
一旁的于谦听到这儿,有些相信了尚书大人之前的话:我可是做监军的,仅次于主帅!
这次和上次不同,由于是在白作战,军令的下达,士兵们的集结、列阵,旗手的旗语,将士的反馈……了望台上的于谦,看得十分真牵
~
五千饶精锐骑兵,已经胜过草原上绝大多数部落的战力了,朱瞻基带着的这支骑兵,清一色重骑兵,战力更是强悍。
朱瞻基雄姿勃发,枪尖指向瓦剌大营:“建功立业,正在今日,诸位,随我杀……!”
“杀……!”
将士们纷纷响应,太孙日后接替大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诸将自然愿意跟着他混。
朱瞻基对将士们的反馈很是满意,笑望了李青一眼,一马当先,“驾……”
隔辈亲,隔辈像……李青看着眼前的朱瞻基,简直和当初的朱棣一个样。
不过,大明也需要这么一位皇帝。
李青紧跟朱瞻基,杀不杀敌无所谓,好圣孙不容有失。
~
“父亲,明军杀上来了,这下怎么办?”少年神色慌张。
脱欢满脸是汗,跺着脚道,“他们是如何找到这儿的,这下可麻烦了!”
话间,他满脸懊悔,“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去进犯哈密了,他娘的,也没弄到多少油水,反而惹了一身骚……”
少年见明军都打到脸上了,父亲还是六神无主,忍不住道:“父亲,事已至此,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得赶紧想想如何解决。”
“对对对……也先你的对。”脱欢如梦初醒,“快去召各部大将过来。”
也先道:“我已经让人去办了,想来,他们马上就会过来。”
顿了顿,他反问道:“父亲,你觉得咱们是明军的对手吗?”
脱欢一滞,苦涩摇头:“很难打得过,若是大明的皇帝也在,咱们必败无疑。”
“那既然如此,何不投降?”
“投降?”脱欢摇头,“投降就代表着失去自由,当然,大明皇帝极大程度会优待我们,但那些属下们可不会。”
他苦笑道,“我真要是投降,不用明军出动,那些悍将就会第一个反。”
“儿子的投降是归附于大明,但依旧生存在草原上。”
“呵,真!”脱欢哼道:“你真当大明皇帝是泥捏的不成,哪会这么好话?”
也先坚持道:“不试上一试怎么知道呢?
瓦剌势力不如鞑靼,在草原上的号召力更是不如鞑靼,真把我们灭了,那草原可就统一了,我相信,大明皇帝不会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他自信道:“只要我们阐述利害,我想,事情尚有转还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