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7章 变化
    “其实在之前我也询问过漠北三部那几个汗王的意见……”吴成谈笑一般说着:“车臣汗说,只要我大熙点头,他们可以代劳,在草原上恢复当年蒙古的车轮斩,帮咱们将草原好好清理一遍。”

    “哈!漠北三部对同族下起手来真是一点不留情啊!”梅之焕哈哈笑了几声,摇了摇头:“执政,若是屠杀就能解决问题,这草原和中原之争也不会持续上千年了,汉唐祖辈就该把所有的事办完了,哪里还轮得到咱们大熙来劳心费力?”

    吴成点点头表示赞同,屠杀从来都不能解决问题,后世不少人都称赞满清灭族准噶尔部的行为,但准噶尔部灭了,西域就平定了吗?非但没有,清廷还陷入了长期的治安战中,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都没有把西域料理清楚。

    不仅如此,准部灭族导致的势力真空,让外域势力侵入西域更加顺利,而清廷为平灭准噶尔部和之后长期的治安战让清廷不得不依赖于地方豪强和回教势力的协助来降低治理成本,让渡了大量基层治理的权力,并且加大了对各族百姓的盘剥和压榨以维持军事高压和军需需求,导致西域各族百姓越来越倾向于各种会党和宗教的力量来抱团取暖。

    回教在西域的生根传播,便是在清廷灭亡准噶尔部形成势力真空之后飞速发展、进入高潮的,在之前西域百姓的起义和动乱还是世俗的力量占主导,但从此之后,西域的每一场动乱,乃至于陕西、甘肃等地的农民起义,都有宗教势力的深度参与。

    清廷的屠刀,到最后亲手为他们埋下了回乱的种子,灭亡准噶尔部不过十几年,西域又爆发出大规模的动乱,往后震撼整个大西北的同治回乱,追根溯源和康雍乾在西域的错误施政不无关系,清廷希望以屠刀解决问题,但动乱和敌人却越杀越多。

    “屠刀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执政,纵览古今,我中原王朝并不是没有将某些部族彻底屠灭的行为……”梅之焕继续说道:“但很快又会有另一波草原上的势力兴起,即便是迁移汉民过去,要不了几代也会变得说胡语、行胡事,不从根本上下手,草原和中原之争,是不会有解决的可能的。”

    吴成点点头,微微一笑,问道:“梅老此言,我深以为然,但梅老所说之根本,在于何处呢?”

    “执政是在考验属下……”梅之焕哈哈笑了一声,也不卖关子:“执政曾经就说过,这天下所有的问题,深挖其根源,归根结底都是经济的问题,这草原之上的事,自然也不例外。”

    “两汉之时,汉军攻灭匈奴各部,曾也大量移民于草原之上,然而大多数最后都被迫撤了回来,或者干脆变成了胡人,唐代征服突厥,也曾移民于草原之上,结果也差不多,我大明两百余年,历来就有不少汉民翻越长城逃入草原,北虏的归化城、四子城等城池便大多是汉民修筑,但这些汉民到最后大多也会胡化,何哉?”

    “因为草原迥异于中原,气候恶劣、降水稀少,在草原之上生活,除非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钱粮去开发农田和建设水利,否则是无法定居耕种的,必须追逐落雨和丰美的水草而行,只能进行游牧。”

    “中原王朝管理百姓,第一步便是编户,有了户口,才能征税、征兵、徭役,而百姓们需要朝廷的力量赈灾和保护,有此基础才会形成共同的文化,形成共同的民族。”

    “但在草原之上,这个基础却完全不一样了,牧民在草原上游牧,朝廷连他们去哪了都不知道,自然无力对他们编户管束,而牧民在草原上遇到危险,也没法求助于朝廷,只能自己拿起武器求生,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迥异于中原,又怎会认同中原的文化、形成共同的民族?”

    “汉民入草原则胡化,草原之民入汉地则汉化,根源便在此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吴成深以为然,历史上清初之时就曾组织汉民“走西口”出关入蒙八旗,但到了最后都成了“随蒙古”,无一例外全部蒙古化,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有了铁路和一定的工业能力,汉人能够在草原上定居生活,才停止了蒙古化。

    “执政说的没错!”这句话梅之焕听过不止一次,自然了解其中的含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大熙若要彻底平定蒙古,就不能忽略了草原上经济基础的变化,更不能忽略对其的引导和改造。”

    吴成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微笑着看向屋中的地图:“说起来,这件事上咱们也得感谢前明两百余年积累的经验,咱们也算站在前明的肩膀上过河了。”

    “执政说的没错,前明和蒙古诸部纠缠了两百余年,他们也是在摸索着一套治理草原的办法的…….”梅之焕微笑着点点头,也看向那张地图:“明初之时只知一味用兵,拉一派打一派,或者在草原上设立卫所,试图以卫所屯垦的方式汉化草原诸部,这些举措虽然接连失败,但明廷在此基础之上也算是摸索出了一条道路来。”

    “一则互市,前明和蒙古诸部的互市通贡与历朝历代还不同,除了商贸往来,还会派遣汉民工匠和官员帮助与明廷关系较好的汗部修筑城池庙宇、传授农耕纺织,比如隆万年间的通贡互市,俺答汗的居城归化城便是明廷派工匠协助修建,至明末时期,与大明通贡互市最为频繁的东蒙古诸部,已由原来单纯的游牧转为半农半牧。”

    “在此基础上,明廷便顺水推舟,协助乌斯藏的黄教入蒙古,青海的黄教圣地、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会盟之地仰华寺,便是明廷协助修建并赐名的……”梅之焕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跑得了喇嘛跑不了庙,黄教庙宇建起来,游牧之民跑得再远,也得回庙里参拜,加上半农半牧的生活,蒙古的定居之势已渐渐形成了。”

    “执政可知,如今东虏在蒙古统治最为深入的地方,就是从前和明廷互市通贡联系紧密的察哈尔土默特喀勒沁内喀尔喀鄂尔多斯五个万户,清廷推行的盟旗制,在东蒙古最为顺利,就是因为他们也同样是踩在前明的肩膀上!”